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晨检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本原则:严禁非学校教师学生进入校园。所有师生进入校园必须配戴口罩。
检查原则:晨午检应对全体师生(不论是否缺课),一个都不能少。学校于每日上午和下午上课前,对学生和教师开展疾病症状的简单检查记录和报告,目的在于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传染疫情。
巡查原则:包括询问、观察和体检,做到“一看、二听、三问、四查、五测、六追踪”。
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红润,尚可,一般,差)、精神状态(好,较好,一般,差),发现学生面色和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通知校医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
二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
三问:每天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有疫情接触学生(有医疗和家长证明)要在家观察两周才可到学校上课,并上报。
四查:学生有无常见传染病特殊症状。
五测:测体温。
一、成立晨午检防控小组
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组长:校长、书记
副组长:副职
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
主要职责: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指挥和协调调度,提出防控措施并加强督促检查。出现疑似传染病或确诊传染病病症的师生上报、处置、追查,对消杀工作监督反馈,对学生活动进行巡视和提示,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风险排查、对传染病应对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和反馈。
二、晨午检报告、工作流程
1.入校检测,及时报告。所有师生进入校园前,由门卫室保安及值班老师在校门口用测温枪检测体温(体温﹤37.3℃),正常方可戴口罩入校;体温异常师生由校医复测并登记。对于发热学生立即上报校医及值班领导,并且隔离到临时留观区,联系家长,疑似发病立即送规定医院就医。
三、晨午检报告、操作细则
2.教师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有发热症状,马上隔离,家属陪同送医院就诊。
3.学生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有发热症状,马上隔离,立即通知家长送医院就诊。
4.学生患水痘、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方可复课。
5.学生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应劝其回家休息治疗,坚决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6.病愈返校学生、教职工情况,询问身体康复恢复情况,查看医院诊断证明材料。
7.各年级班主任每天要及时统计学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高度重视统计工作,认真履行疫情报告制度。
9.学校做好学生预防重大疾病教育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晨午检工作。要做好任课教师的预防重大疾病的教育工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情况要及时通知。
深圳无尘无菌室的检验规程:
1.深圳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深圳超洁净工作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精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61.6]文献标识码:A
本世纪初我国成功建立GIS,使得我国的工程测量技术开始进入现代化时代。沉降观测一直以来作为工程测量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物沉降情况,判断其工程设计施工是否科学合理。对于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精度要求就更为准确,保持观测的精度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
1沉降观测方式与精度要求
1.1沉降观测方式
1.2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首先,一般情况下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以DS3水准仪做准,针对大型建筑、重要建筑、高层建筑,应使用DSI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其次,为保证精度的准确性,观测时视线长度不会大于50m,使用统一水准尺,保持前、后视距距离相等;再次,先后视水准点应接于前视中各个观测点;最后,重现后视水准点,应注意前、后水准点两次不同的观测读数之差不应超过mm。
2影响高层建筑中沉降观测精度控制的主要因素
2.1仪器观测误差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会影响精确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水准气泡居中位时出现的误差、水准尺估读出现读数误差、视觉误差、水准尺倾斜。仪器误差是直接影响精度的原因之一,常见的仪器误差主要包括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和水准尺误差两种。一方面,仪器无法达到理论上完全精准,仪器即使在校正后还有残余误差,由于误差影响和距离是成正比情况的,可以通过观测使用时注意观测前、后视距离的方法,降低误差程度。
2.2外界条件
主要影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精度的外界原因如下:首先,观测过程比较长久,在漫长观测过程中无法保证仪器在稳定的位置,就无法得到精确的数据。当仪器随着观测点下沉的同时,观测点的视线和视角都会发生很大改变,如果忽视仪器下沉问题,会导致严重的误差。可按后、前、前、后这个顺序进行观测,有效规避误差发生的可能。其次,出现转点尺垫下沉,就意味着下一站的后视读数会提升影响精确度,可使用往返观测取成果中数的方法,提高精确度。最后,大自然对精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温度等。由于大自然的不可抗拒性,温度变化引起大气折光,当日照对水准管照射到一定程度时,水准管会出现内部温度升高的情况,气泡自然想温度高的一侧移动影响精度。在观测过程中,要适时进行折光活动。
3高层建筑中沉降观测精度控制策略
3.1准确布设水准基点和建立完善水准网
3.2准确布设沉降监测点
沉降监测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应出变形物的特征。为提高沉降建筑的精确性,要对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做统一细节规划,必须对高层建筑物的大小、结构形式、基础形式、支护形式、地质环境、基坑环境的那个因素进行考虑。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布设:第一,充分考虑施工中和施工后顺利观测,将监测点设定在深基坑及其下沉变化明显的地方;第二,考虑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进行布设,通常可以在锁口梁,以10m到15m之间为一个点,特别要注意在阳角位置和原建筑距离基坑近位置加密布设监测点;第三,考虑新旧建筑之间环境问题,特别是低层建筑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新高层建筑和原高层建筑之间的影响。要在建筑连接处和连接处两侧铺设监测点;第四,在震动中心假设监测点,例如,高层建筑中烟囱位置,最少不低于3个监测点;第五,依据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当基土情况不平均,可以对土压缩厚度变化情况适当进行监测点的设置;第六,当高层建筑宽度大于15m,应设立内墙体监测标识,特别是在承重墙上布设纵横线,并给监测标识留有空间,保持测量工具的使用;第七,在大型重型机械附近,要跟前机械的实际情况,对堆荷位置布设监测点。
3.3准确制定沉降观测周期
综上所述,针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中精度的有效控制,是一项长期系统全面的工程。通过对高层建筑沉降的观测,及时发现建筑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补救,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工程测量学的快速发展,沉降观测技术也会进入一个新时代,有理由相信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精度会愈来愈高。
参考文献
[1]王滨,郝煜.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问题[J].科技传播.2012(02).
[2]杨建荣,邓太平,魏良帅.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的设计与数据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2(01).
[3]赵籍滨.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4]刘兵.高层建筑物形变监测技术分析[J].新疆有色金属.2009(01).
【关键词】沉默权;必要性;限制
一、沉默权的历史发展
沉默权(therightofsilence)产生于英国,是英国资产阶级反抗封建司法制度的产物。17世纪的李尔本案件标志着沉默权的产生。
英国谚语“任何人都没有控告自己的义务”被认为是沉默权观念的雏形。17世纪的英国,英国王室特别建立星座法院审理约翰李尔本从荷兰向英国输入煽动性书籍一案,星座法院强迫李尔本宣誓作证,被李尔本以“任何人都不得发誓使自己受折磨,来回答那些即将令自己陷入刑事诉讼的提问,哪怕是装模作样也不行”的理由拒绝作证回答。李尔本因此以蔑视法庭罪被收押看管。两年后,议会了此判决,理由是任何人都不得被强迫宣誓回答使他们的生命或自由处于危险之中的问题。随后,被告人在接受审判时有权保持沉默成为一项制度。
20世纪60年代以来,沉默权制度在美国又得到进一步发展,联邦最高法院在“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一案中确立了著名的“米兰达规则”,将沉默权的保障措施扩大到警察侦讯阶段。
联邦最高法院明确规定:在羁押审讯之前,警察必须明确告知嫌疑人享有以下权利:(1)他有权保持沉默;(2)他如果选择回答,那么所说的一切都可能会被用作对他不利的证据;(3)被讯问时,他有权请一名律师在场;(4)如果他没有钱请律师,法庭有义务为他指定律师。
这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规则”的内容。米兰达规则把沉默权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沉默权成为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文化”的全球化扩张,对世界的刑事诉讼程序产生了迅速而持续性影响。沉默权不仅在许多国家国内法得到广泛确认,而且被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认可,成为国际人权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权和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之一。1996年12月16日,第21届联大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4条规定:“任何人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这充分说明,沉默权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犯罪嫌疑人的一项基本人权,作为刑事司法公正的标准之一,得到了普遍强调和维护;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已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
二、沉默权的含义
沉默权又称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目前我国法律中还没有对沉默权加以规定,学者们对沉默权也作出了许多不同理解。但通常认为,沉默权是指在无罪推定原则下,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讯问时,享有拒绝回答、保持沉默的权利。它是在刑事诉讼中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防御性权利。沉默权的基本要求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是否陈述享有不受强迫的权利;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是否陈述提供不利于己的陈述享有选择权。
笔者认为,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的重要任务之一,沉默权制度是保障人权的制度,从保障人权角度出发,沉默权的含义应当包括:(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司法人员讯问时完全自愿地说与不说,回答或不回答,不受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强制、威胁甚至变相折磨;(2)在讯问之前,司法人员有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的义务;(3)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讯问时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司法人员不能依此作出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控告和判决。
三、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沉默权制度是维护了民主法制建设,体现了宪法权利的需要
从理论上讲,执法者违法的后果往往比社会上一般犯罪分子违法的后果要大得多,如果执法者无视正当法律程序,执法犯法,那么公民的自由和人权都将无法得到保障,而有法不依,执法犯法的情形一旦出现,最终会将民主法制彻底摧毁。建立沉默权制度有利于防止执法者滥用权利,任意迫害群众,保障了司法正义性和公正性。
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既包括了表达的自由,也包括了不表达即沉默的自由,也就是说,沉默权是一种言论自由权,是一项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犯罪嫌疑人作为公民,其基本权利同样应予以保障。
因此,建立沉默权制度实际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宪法权利在刑事诉讼上的体现。
(二)建立沉默权制度是抑制传统诉讼模式弊端,实现司法公正、公平的需要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要求建立公正性的诉讼模式,公正性的诉讼模式是以控辩双方的对抗作为诉讼体制的基本构成,控方发动进攻,辩方组织防守,在案件未有定论之前,被控者仍应视为无罪的人。这种诉讼模式必然要求被告为自我保护作出必要防御,而沉默是众多防御手段中最基础的一项,沉默权可以加强被控者抗衡和防御力量,使刑事诉讼中诉讼双方地位平等,力量均衡。虽然建立沉默权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双方力量不均衡事实,但它实际上是赋予了被告人一个抗衡侦查和控诉权能,加强了被告方防御力量,增强了其与控诉方相抗衡能力,使诉讼结构趋于合理化。沉默权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效行使辩护权的基础,其建立与否反映了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状况和诉讼民主进步程度,无疑将会极大遏制因为司法权滥用而侵害公民权利,从而维护司法公正。
(三)建立沉默权制度是抑制刑讯逼供,重塑司法程序的需要
虽然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不轻信口供”和“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的规定,刑法也规定了刑讯逼供罪,但面对犯罪手段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犯罪人反侦查意识日益增强,采取合法审讯方法难以奏效时,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手段便得到了法律实践的默认,再加上《刑事诉讼法》第93条“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讯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既然法律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如实陈述义务,其反面影响就可能造成甚至纵容违法审讯,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口供,难免刑讯逼供,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虽然沉默权的确定并不能完全抑制刑讯逼供,但建立沉默权,并辅之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法律上免除有诱供嫌疑的“如实回答”义务,对于消除刑讯逼供,提高办案人员素质,重塑司法程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四)确立沉默权制度是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需要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规定使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得以确立。但是没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作保证的无罪推定原则是不充分的。无罪推定是指任何公民未经法定程序而由有权机关确定有罪之前,均应被假定为无罪。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举证责任应当由控方来承担,被告人没有自证其罪的义务。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均将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视为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我国学者也普遍认为,证据法上的无罪推定,首先解决的是举证责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保持沉默,不作不利于自己的供述,就不应当带来任何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当控诉方不能举出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时,即使被告方未能举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也不能认定其有罪。因为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如实陈述义务恰恰违背了无罪推定关于控诉方负举证责任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沉默权的实质就是反对自我归罪。因此,沉默权制度的确立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有力贯彻。
(五)建立沉默权制度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随着1998年10月5日中国政府对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签署,我国政府已签署数个国际公约或国际规范性文件。这些条约或文件均或明或暗的规定了沉默权内容。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条约一旦对缔约国生效,缔约国就有义务在其国内保证执行。既然我国政府经深思熟虑之后在国际公约或国际性文件上签字,就该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在国内立法或司法实践中贯彻沉默权制度。
四、结束语
在西方国家,被告人的享有的沉默权是一项宪法权利,但目前我国并没有在法律上明文规定这一权利。中国要依法治国,就应建立沉默权制度。要建立沉默权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要结合国情循序渐进,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这不仅是我国顺应潮流融入国际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司法进步和司法文明的标志,是对我国司法改革乃至法治进程的巨大促进。
[1]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关键词]试验区低压低效供液不足合理间抽制度
0引言
杏十二区复合驱试验区33口采出井,采油方式均为抽油机,下入泵径为83mm油井有4口,泵径为70mm油井有22口,泵径为57mm油井有7口,其中大泵径井占78.8%,又因为地层供液能力降低,生产压差减小,导致试验区存在一些供液不足的井,这些间抽井普遍的特点是低产液量、低流压、低泵效,甚至一些特殊井沉没度为零,出现干抽现象。为了提高泵效,解决油井生产动态中供排不协调的矛盾,提出对低产低压低效油井采取间抽的生产方式。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对如何制定合理的间抽制度进行研究,为试验区间抽井制定合理的间抽制度,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杆管泵的磨损,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合理的间抽生产制度对试验区提高油井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及降低检泵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间抽井工作状况及产液量变化规律
1.1间抽井工作状况分析
对间抽井来讲,刚开抽时,由于流压较高,地层供液速度较慢;随着动液面不断下降。油层的流动压差增大,因此地层供液量逐渐增加,但是地面计量产油量是下降的,泵抽液量与地层供液量最终趋向平衡。
在停抽的过程中,随着油层出液,油井动液面不断升高,这时井底流动压力增加,地层供液速度不断降低。
1.2关井时地层产液量变化规律
油井关井后,井口产液量为零,但是地层中的流体仍然向井底流动。地层流出液体全部用于增加油套环空内的沉没度高度,由于沉没度的增加,井底压力逐渐增大,生产压差减小。
1.3开井时地层产液量变化规律
抽油机井开井生产阶段,井口产液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地层流入井筒液量,二是抽汲过程中油套环空内排出的液量。
间抽开井时,井口产液量由两部分组成,地层出液量加上油套环空出液量,其中地层出液符合沃格尔方程,为一元二次多项式变化规律。
2实例分析
2.1油井概况
2.2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间抽开井后同样连续测量液面,发现沉没度下降很快,每2小时监测一次,刚启抽时测试为398m,流压4.9MPa,第一个2小时沉没度为156m,流压为3.1MPa;第二个2小时沉没度为36m,流压为2.5MPa;第三个2小时沉没度为13m,流压为2.3MPa,同时量油计算此时的日产液量为10t,日产油为2.2t,含水为78%,泵效10.5%。
刚启抽时测量的功图如图2a所示,启抽2、4、6小时后测试的功图如图2b,图2c,图2d,从功图变化情况来看,启抽前2个小时没有太大变化,功图图形饱满,解释为正常,连续启抽4个小时功图开始显现供液不足状态,连续启抽6个小时功图的形状和间抽停机前相似。刚启机沉没度、流压、产量、泵效均很高,刚启抽2小时之内产液量和泵效变化较慢,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值(50%左右),但随着继续抽汲,产量和泵效开始大幅度下将,连续启抽6个小时后该井的生产数据恢复到了间抽前状况。
最终确定X12-1-E3531、X12-2-SP3412和X12-2-E3433井的合理间抽制度。
3结论
(1)间抽关井时,油层内流体进入井筒液量全部用于井筒液面的恢复。开井时,井口产液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地层供液,二是油套环空的液量。其中地层出液符合沃格尔方程,为一元二次多项式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P228文献标识码:A
ControloftheKnownPointsPrecisioninGPSMonitoringofRegionalLandSubsidence
YangHuihui1)
1)InstituteofGeo-SpatialInformation,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210009
Abstract:Theprecisionofknownpointshaveagreaterimpactonthesolutionsofthebaselines.Inthispaper,basedontheGPSmonitoringofregionallandsubsidenceinChangJiangDelta,firstlyintroductingthehighprecisioncoordinateacquisitioninGPSmonitoringofregionallandsubsidence,thenjudgingaccuracyofthecoordinates,andcorrectingaltitudeofknownpointsofsomecoordinates.
Keywords:knownpointsprecision;GPS;firstorderleveling
关键字:起算点精度;GPS;一等水准测量
1引言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加之其具有工作效率高,人工劳动力少,受天气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日渐广泛。但获得高精度、具有实用意义的GPS定位结果,必须先进行基线向量解算,控制基线精度后平差得到定位结果。起算点坐标偏差是影响基线精度的因素之一,保证起算点精度是GPS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为例,探讨区域地面沉降GPS监测中起算点的精度控制问题。
2起算点精度对GPS基线解的影响
高精度基线向量解算是GPS控制网精度的重要保障,基线处理时需在已知起算点的基础上根据卫星位置和观测精度计算出基线向量,所以起算点精度直接影响基线解算精度。假设、为基线的两端点,其中作为起算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坐标向量分别为、,起算点坐标偏差与基线分量存在如下关系式:
(1)
式中:为起算点的坐标偏差,为对基线的影响,为卫星变化与几何分布的影响,用站心坐标系表达可写成:
(2)
式中:;
;
。
以上公式表明,起算点坐标偏差对基线解算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测站同卫星之间方向的余弦值有关;起算点坐标偏差尺度及不同方向上的坐标偏差也会对GPS基线向量产生影响。
3参考基准的精度校核
精确的起算点是基线解精度的重要保障,区域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中3个起算点为A020、BTRD和BTRG,通过同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均匀分布的6个IGS国际跟踪站进行连续同步观测,且观测以连续24h为一个观测时段,并且采用GAMIT软件和IGS精密星历一同解算,平差后得到起算点坐标。
已知2010-2013年间起算点A020、BTRD和BTRG坐标,并以2010年坐标为基准,用x坐标的数值差来表示2011-2013年间起算点A020、BTRD和BTRG在x方向上的变化,如图1所示;同理用y、h坐标的数值差表示出2011-2013年间起算点在y方向和高程h上的变化,如图2、3所示。
图1起算点x坐标偏差
图2起算点y坐标偏差
图3起算点高程h坐标偏差
比较2010-2013年起算点A020、BTRD和BTRG在x、y和h上的变化量,不难发现2013年起算点BTRD和BTRG高程起伏较大,其偏移量大于1cm,超出区域地面沉降中起算点的误差允许范围。为排除系统误差及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检核起算点高程确保GPS区域地面沉降工作的正常运行,需对2013年起算点BTRD和BTRG高程h作进一步测量。
4起算点的高程检核
4.1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分析
在同一参考基准框架下,由两期GPS测量平差结果,即可获得各监测点相应于监测周期的大地高变化量:
(3)
式中下标Ⅰ、Ⅱ表示观测周期编号,表示监测点的大地高。
在应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研究地面沉降时,地面沉降被定义为两期监测结果所获得的正常高之差,或者说是两期监测结果所获得的正常高变化量:
(4)
众所周知,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成立如下关系式:
(5)
式中,称为高程异常。式(5)代入式(4)有:
(6)
式(6)说明,应用两期GPS测量所获得的大地高变化量表示地面沉降,与应用两期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所获得的正常高变化量表示地面沉降,在数值上相等,即表示可用一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检核起算点高程。
4.2水准测量方案布置
A020、BTRG和BTRD是区域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中的起算点,根据2010-2013年间所测坐标结果发现,2013年起算点BTRG和BTRD存在高程异常。起算点及周边基岩标JZ01位置分布如图4所示:
图4起算点及基岩标分布
且通过一等水准测量等测量手段获得基岩标JZ01多期高程,其各期高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2008-2013年基岩标高程
通过一等水准测量,我们用BTRD与A020的高差判断起算点BTRD的高程;BTRG与JZ01的高差、BTRG与A020的高差判断起算点BTRG的高程变化;
4.3一等水准测量起算点高程变化质量控制方法
1)电子水准仪的i角检验
作业期间要求每天检测仪器i角并记录更新。新测定角值与原有i角值比较相差以上时,须再次进行i角测定,以确保i角值的正确性。当仪器i角值超过时应停止使用。
2)水准标尺的改正系数
表1为某一天水准尺校核改正系数,作业期间要求每天对水准标尺校核。
表2水准尺改正系数
3)水准测量的精度
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的偶然中误差和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的权中误差,不得超过表2规定值:
表3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的偶然中误差和权中误差
水准测量等级
一等
4)测站观测限差及路线闭合差限差按表3、表4规定执行:
表4测站观测限差
表5测站观测路线闭合差
5)观测方法的选择
后视标尺在一次测量任务中一直作为后尺测量,且在一整个水准路线上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奇数测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的观测顺序,且避开地面倾斜角较大的水准路线。
5总结
起算点坐标偏差对基线精度产生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地面GPS沉降监测的精度,我们通过6个IGS国际跟踪站进行连续同步观测测出起算点A020、BTRD和BTRG坐标,并且采用一等水准测量检核其高程。因2013年期数据由于系统误差导致起算点BTRD和BTRG高程偏差较大,我们舍弃当期数据,并以2010-2012年数据资料,为区域地面GPS沉降监测提供精确的起算点坐标。
参考文献:
[1]胡伍生,高成发.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边少峰.卫星导航系统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刘大杰,施一民,余晓红.GPS技术用于监测大城市三维形变[J].同济大学学报,1997,25(2):176~180.
[4]张勤,黄观文,王利,等.GPS在西安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15(6):828-833.
[5]周勇,彭云.GPS星历精度对基线解算的影响[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24(2):192-194.
[6]张全德,张燕平,测绘基准体系建设的探讨[J].测绘通报,2005,(4):1-4.
[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8.
[8]张全德.国家第三期一等水准网设计[J].测绘通报,2008(5):21-24.
[关键词]审计风险民事赔偿保障制度
一、提高审计收费标准
二、职业风险基金的建立与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职业风险基金进行修正与完善。第一,明确职业风险基金的计提范围,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无论采用合伙制还是有限责任制,均应提取并设立职业风险基金,第二,其提取比例的确定,可考虑与现行税法保持一致,将职业风险基金的计提改为在税后利润中提取;职业风险基金的总体规模可根据事务所的规模、人数、业务收入、经营风险和我国证券民事诉讼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一个规模,这个限额应主要与业务收入挂钩,即达到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后可以停止计提。第三,关于职业风险基金的管理,由于职业风险基金由税后利润提取,其性质属于所有者权益,原则上应由事务所自行管理,或上交地方注协代为管理,专款专用,账实相符,各级地方注协和证监会应加强对该项基金的监管,定期检查、监督。第四,对发生合并或改制清算的会计师事务所所提取的职业风险基金,应继续保留几年,待诉讼有效期过后再处置。
三、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四、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共同赔偿基金
综上所述,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高智能、高风险的行业,为了防范执业风险,并给社会公众以信赖感,事务所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保护注册会计师因过失引起的民事纠纷而陷入债务陷阱,既加强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生存能力,又能使受害者获得民事赔偿有了保障,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3]郭晓梅荣耀武:《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4]蒋尧明:《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审计研究》,2005(3)
[5]李明辉:《论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制度》[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
[6]姚欢:《论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赔偿》[J].《特区经济》,2006(1)
l学校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医务人员进行排查诊断。
l托幼机构应由医务人员亲自晨检,认真查问和登记,杜绝遗漏可疑病例。
l学校医务人员接报后要及时初步诊断和处理,需要送医院治疗的由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
l在非流行爆发期间
由各班班主任每天上报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要进行详细的询问,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及时上报给卫生室,由校医统一登记并按要求上报。
l在流行病爆发期间
发现有所流行传染病征候群的患病师生,由校医立即通知学生家长、报告学校,及时送医院诊治或在家休息治疗,有需要应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实行日报和零告报制度。
晨检要求:
?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
托幼机构晨检内容:
ü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ü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ü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ü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认真落实上级预防传染病有关会议、通知精神,做到上行下达,不折不扣。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校制定了预防传染病应急预案,成立了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各项应急工作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及时监督落实。切实做到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
二、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检查落实。
1、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在学校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时,就必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及时有序地把疫情报告上级,力争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不瞒报、不谎报、不漏报、不迟报,确保疫情准确无误地上级。并做好记录。
2、建立了晨检制度。我校加强了晨检制度。每天早上学生到校后,班主任首先检查学生是否正常到校,有无发热现象,其他症状。认真执行晨检制度,有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记录。
3、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确保预防措施落到实处,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学校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防止传染病蔓延。
4、加强学校的消毒、通风工作,制定消毒通风制度,学校所有需要消毒场所都有专人负责。
三、开展活动,措施得力。
1、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情况。各班每周上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学校还利用升国旗、宣传栏、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真正使每一位师生对传染病的防治有高度的认识,上下一致,齐心协力,严防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2、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进行病媒生物消杀灭活动。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吐痰,保证了校园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每周开展1次大扫除,每日开展2次小扫除。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教育学生生病时及时让家人陪同就医,对疑似有传染病的学生先劝其先治好病再上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防止发生学生因带病上课而传染他人的现象。
四、不怕投资,购买物资。
【关键词】妇幼儿;卫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
一、加强晨检,把好疾病防治关
晨检,是把好幼儿入园的第一关。应坚持每天认真按照晨检要求,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并给每位幼儿喷口腔喷漱液,做到无一漏喷。晨检中如发现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或留隔离室观察,对伤风感冒儿,可带药回班,由带班教师给予服药、并加以护理。晨检后,详细填写晨检记录和班级全日观察记录,通过每天坚持对幼儿的晨检,不但使应当幼儿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抗病能力,降低了常见病的发病率,控制了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了集体儿童身体健康。在规范化晨检的同时,也重视了应当幼儿的礼貌教育。
在疾病预防方面,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应当除了根据不同季节,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外,还协助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各种疫苗的接种、体检工作,如配合市妇保所、医院做好“六一”体检、防龋齿治疗工作和按时按年龄做好预防接种等工作,做到事先先通知,尽量使孩子不漏检,这次的“六一”体检率达100%。另外,我能认真做好幼儿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的登记、身长\体重的测定、评价以及统计等工作,发现疾病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这次的血铅测查中,个别幼儿发现铅中毒较严重的,便立即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并要求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配合治疗,让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平时做到定期向家长宣传有关健康知识,管理好体弱儿、肥胖儿与疾病矫治对象,并与家长联系,定期复查,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和预防了各种疾病和传染病在应当的发生和流行。
二、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为幼儿创造一个清洁美化的生活环境,是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当经常保持洁净、优美的环境,环境卫生制度化,采取专人打扫和定班定点打扫结合的方法;室内卫生坚持做到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做到每天对保育工作进行巡视检查、记载、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作好记录;还做到窗明桌净,无蚊蝇鼠害;勤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做好紫外线空气消毒等工作;与幼儿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常做到清洁消毒;室内地面每天拖洗1—2次,经常保持地面清洁;被褥、床单定期清洗、暴晒;幼儿玩具、图书定期清洗消毒、日光消毒等。各班通过强化教育,幼儿都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擦嘴等,并保持手的清洁,养成了安静、愉快进餐的好习惯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本学期中班幼儿学会了用筷子吃饭。
在卫生消毒方面,平时各班的保育员和营养员对照卫生保健消毒制度,严格按顺序规范操作,定期对保育员、营养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与不定期的对保育员和营养员进行抽查,做到与月考核挂钩,使每位保育员、营养员都能规范操作。应当还建立了一整套卫生消毒制度,并严格对照制度做好各种消毒工作,做到:餐具餐餐消毒,玩具积木、各种物品定期消毒,责任到人,责任到班,从而大大提高了应当卫生消毒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使应当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注重幼儿膳食管理、确保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应当本着卫生、安全、富有营养、利于消化的总要求,每周为幼儿制定带量食谱,做到食物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并保证按量供给。在制定食谱时,我尽量根据不同季节和幼儿年龄特点,制订适合幼儿生长需要的带量食谱,并根据幼儿缺少的营养素来修订食谱。严格带量食谱与食物用量相符的原则,不随意更改。食谱制定过程中,力求不单调、不重复。从而提高了幼儿的食欲,增加了进食量,使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达到了所需量,也控制了动物脂肪的吸收,做到计划膳食、平衡膳食。通过幼儿的膳食,每月结束,我们还对当月食谱进行抽样分析营养素含量,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欠缺部分进行重点调整,适当调节下周食谱。再针对厨房出现的问题,结合伙委会、保教工作会议等进行讨论,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具体的实施办法,不断提高幼儿伙食的管理水平。本学期,我们共制订了20份带量食谱,进行了4份营养分析。
四、加强业务指导,重视传染病(EV71手足口病)预防工作
在此传染病流行时期,应当十分重视传染病预防工作。应当的保育员在园领导和老师的重视指导带领下,能够自觉认真地做好每天的加强消毒和卫生工作。如清晨,活动室及时开窗通风;白天,地面打扫两次,用消毒液拖地板,桌面能用两块抹布擦桌子;当幼儿离开了活动室,每天紫外线消毒灯就开始了活动室消毒;厕所、盥洗室每天加强打扫消毒,并保持整洁;幼儿用的茶杯,每天洗后及时放在电子消毒柜或蒸汽消毒柜里消毒、擦手毛巾能及时清洗并放在蒸汽消毒柜内消毒。为了保持擦手毛巾的卫生,改每周洗晒两次以上;幼儿的被褥、床单发动家长每月洗晒一次以上,并每周做到日光消毒一次,幼儿的玩具每月用消毒液洗晒、图书等用日光消毒。
此外,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加强晨检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通过应当全体教职工和园领导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重视,本学期,由于我们不间断的监督,应当无一例传染病发生,确保了应当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