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85%,最快20天到账”,争议“全额退保”产业链寿险投保人保险公司

导语:无论保险公司、投保人与监管三方如何博弈,“全额退保”诉求,仍是市场强刚需。

01居高不下的退保率

买了保险感觉不值,还有没有后悔药?

当去意已决,如何尽可能减少本金损失,是投保人最焦虑的地方。

去年8月,一则“投保10年,保费4万只能退1.7万”视频,在抖音等各大短视频平台广为传播。短短几天,视频点赞转发数量高达几十万。

视频中男子的母亲,于2014年在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购买了一款保险。缴费近10年,总保费达4万元,但该保险对意外身故的赔付额只有4100元。

该男子向中国人寿提出退保后,工作人员表示,只能退回17842元。

其后不断发酵,迄今中国人寿未作出任何公开回应。目前该视频已删除。

类似的案例,近年来层出不穷。从部分险企居高不下的退保率上,可见一斑。

在国内四大保险公司2023年年报中,笔者发现,中国人寿退保金为487.4亿元,同比大增31.3%,比2022年增加116亿元;退保率也从0.95%攀升到1.11%。

退保金增速,远远高于保费收入的增幅4.3%。

相比之下,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中国人保(601319.SH)和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等险企退保率,均持平或有所下降。

注:中国人保两项退保率分别为寿险和健康险的退保率

同时,中国人寿的续保率也呈现下行趋势。

2010年,中国人寿14个月和26个月保单持续率分别为93.01%和87.56%。13年后,这一对数字分别下滑至90.4%和79.1%。

02“全额退保”

由于现金价值的计算方式,从保险公司“全额退保”难上加难。

10-15天的犹豫期一过,投保人再向保险公司申请退保,只能得到该保单的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又称“解约退还金”或“退保价值”,是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

在投保前几年,现金价值金额很小,后期才逐渐升高。

这就造成了前述“投保10年,保费4万元只能退1.7万元”的认知差异。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

2010年,江苏泰州一位老人曾为子女投下十几份保险,保费高达几十万元。经民事诉讼、行政投诉后,保费得以全额退回。

自此,“全额退保”被更多人熟知,并迈向“产业化”。

协助与保险公司交涉的“代理退保”这一“新产业”也应运而生。

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有大量“教程”指导普通消费者如何“全额退保”。

笔者经调研了解,做这门“生意”的公司或团队,一般是法律+专业的结合。

除了与律所合作外,近两年还有不少保险从业人员,从大险企离职后转向“代理退保”领域。可谓“先做多后做空”。

另一方面,以利益分成,拉拢在职或离职保险业务员提供退保客源。

然后,他们与有意向退保的用户私下接触,了解其投保的产品以及全过程,并特别提示,获得全额退保承诺前不得与保险公司直接沟通。

对退保人最有利的证据,就是保险业务员在推销保险产品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如夸大产品功能或收益、代替客户签名、要求客户隐瞒病史投保,以及送礼、返现等。

拿到“有利证据”后,代理机构再向保险公司投诉。

这一行当的“专业性”体现在:投诉内容均有模板、投诉理由专业且有针对性,并瞄准了保险公司“被投诉量”的考核指标。

一旦保险公司接受“全额退保”的诉求,该“成功案例”将被迅速转发宣传。保险公司给退保人发送的退款短信等“实锤”,也会被用来招揽新业务。

由于熟谙销售过程各种“猫腻”、也擅长从中抓到漏洞,这些机构以此宣称“可提高投保人退保的成功率”。

几年前,某家专门从事“全额退保代理”的事务所,曾在媒体暗访时提到:“成功率85%左右,最快20天就能退款到账。”

当然,与全额退保相对应,该事务所会收取高达40%全额保费的手续费。

在开展具体操作之前,退保人需要与事务所签署一份《委托代理合同》,缴纳20%费用作为押金;如退款成功,再支付剩余20%的费用。

03争议下的三方博弈

牵涉多方利益,“代理退保”从诞生起就饱受争议。

3月16日,在北京银保监局发布的六类诈骗“陷阱”中,“代办保险、代理退保”名列第一。

但“陷阱”的背后,是“代理退保”响应了退保诉求群体的强需求。

以中国人寿开发的“明星寿险”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简称康宁保)为例。随着该产品近年来陆续到期,各媒体平台质疑人寿这款“明星产品”的声音,不在少数。

交了总计16800元保费的广东王女士,20年后如患病只能得到2万元的治疗费用;不幸身故,也只能得到3万元,且要扣除前述已支付过的重大疾病保险金。

最令人感慨的是,只有身故才能取出保费或得到赔付。

康宁保的2023年升级版——“国寿康宁保2023重疾险”(简称康宁保2023),赔付标准明显不占优势,却定价为市场同类产品最高的保费。

如买到康宁保这类产品后悔了,从投保人切身利益考虑,退保完全能够理解。

但退保是零和博弈。如全额退保成功,保险公司将直接受损

动了险企“奶酪”的退保代理机构,保险公司称之为“黑产”,并反复向客户宣贯。

近期,中国人寿天津、河北、河南等分公司的公众号,都在提醒消费者警惕“代理退保”陷阱。

微妙的是,用“黑色产业”定义代理退保机构,保险公司并未直指“代理退保”行为本身是否合法。只是将其他已有认定的非法行为,作为消费者因参与“代理退保”产生的衍生风险。

以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提示风险为例,无论是诱导非法集资,还是个人信息泄露,或伪造证据和欺诈,这些行为本就违法,与退保并无直接关联。

甚至这些“指控”从侧面肯定了退保行为的正当性。

如果保险公司在服务过程中“越界”,法律也支持投保人全额退保,维护自身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等十一条违规行为。

一旦有充分的证据指明保险业务员在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确实存在这些行为,投保人可以合法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回保费。

事实上,由于保险公司在以专业术语订立合同和应对诉讼方面具备更强优势,投保人往往处于弱势。

通过法律向投保人权益适度倾斜、以协调双方的地位差异,就显得非常必要。上世纪50年代或更早,美国保险行业和学界就发现并深刻探讨过这一模糊地带。

著名法律现实主义学派成员、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弗里德里希·凯斯勒(FriedrichKessler)在芝加哥保险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塑造保险合同的力量》,探讨了保险合约和一般契约合同的差别。

该论文提到,保险合同已标准化,保险公司通过标准化可以计算风险并有效分配,保单持有人则享受到成本降低和平等待遇的好处。

但标准化,也给强势的保险公司在交易中滥用合同自由的机会。

比如,保险合同中使用的技术术语,使大多数保单持有人难以理解,从而增加了他们对保险公司解释条款的依赖性;

保险公司可能会故意制定模糊的条款,以便在出现争议时拥有更大的解释空间;

或者,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不充分地向保单持有人解释合同条款,尤其是那些可能限制保险覆盖范围的条款;

或者,保险公司使用营销技巧来淡化或隐藏保险合同中的某些限制或排除条款,导致保单持有人对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存在误解,等等。

在此前各地区法院诸多判例中,法院确保保险合同的执行不会违反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保险公司和保单持有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在中国,监管方行为类似天平的两端——保护与打击并举。

早在2020年,监管部门就多次提示防范“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

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强调要严厉打击“误导或怂恿保险客户非正常退保”行为。

近两年,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数次联合开展整治“代理退保”黑产乱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金融强监管的时代背景下,打击和保护并举的策略,可实现对大保险公司的动态制衡,引导行业走向风险可控、健康平稳的发展之路。

不可否认,三方博弈下,“代理退保”机构提供的核心服务,仍是“强刚需”。

有二百余年发展历史的美国保险行业,无论从法规框架还是具体措施,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样本。最典型的解决方案就是“人寿保单贴现”。

这是一种将“未到期/未赔付”的寿险保单,以低于保单赔偿额或保费的价格出售给第三方、获得现金的退出机制。

该退出机制,减少投保人的退保损失的同时,对保险公司也不产生负面影响,还创造出一个新的二级市场。

美国保单贴现市场规模约3000亿美元。交易者中,不乏全球知名投资机构,如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盖茨基金会和黑石等。

发展保单贴现的可交易市场,或许是终极解决“退保困境”的最佳出路。

THE END
1.自购的保险想退保,是否影响全额退款?相关规则也不一样,退保时效一般约2-3个工作日左右,生效后是无法全额退保的,具体以您的保险合同为准...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108495.html
2.储蓄型保险退保能退储蓄金吗?保险储蓄金是多少?这篇文章主要为您讲解储蓄型,保险,退保,储蓄金,多少等内容,帮助您解决疑问,轻松投保!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tuibao-3259271.html
3.老人去岐山邮政银行存款被诱导变成了买保险2021年5月13日我59岁的母亲带着卖粮的一万元,来到宝鸡市岐山县邮政储蓄银行南大街营业所柜台办理存款业务,被银行工作人员诱导把正常存款业务买成了保险。 农村老年人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就在地里刨那么点钱,骗老年人把存款买成保险。这几天老人家才告诉儿女存款被骗买成保险。找到银行要求退款银行态度恶劣。网上到处...http://rexian.cnwest.com/data/html/content/2022/07/211644.html
1.全额退保险最快的方法是什么?这篇文章告诉你!综上所述,虽然保险过了犹豫期后退保通常只能退回保单现金价值,但通过掌握一些全额退保险的方法,我们仍有可能实现全额退款。当然,在购买保险时,我们还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避免盲目跟风购买。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大家在保险购买和退保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https://m.bzfwy.com/255531.html
2.提前退保能退回本金吗保险退保能不能退本金保险退保能不能退本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保险业务,有些保险是一次性交的,时效比较短,例如外出乘车时买的短期保险,出门旅游时买的旅游险。也有些保险时效比较长,例如儿童保险,养老保险,这类保险需要长时间的交款。那么,如果当交款了一段时间之后不想继续交钱了,提前退保能退回本金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买...https://www.cpic.com.cn/c/2024-01-25/1240923.shtml
3.储蓄型保险退保,能全额退回吗?免费法律咨询关于储蓄型保险退保,能全额退回吗?的律师回答 合同调解顾问 帮助51479人· 响应5-10分钟内 咨询我 不可以全额退款,损失很大。一、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解除合同,已交足2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自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30日内,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未交足2年保险费的,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在扣除手续费...https://m.66law.cn/question/23647552.aspx
4.保险能全额退吗本篇将详细为大家解答“保险能全额退吗”这个问题。保险全额退款需满足特定条件。犹豫期内无条件退保可获全额退款,扣除少量费用。合同与宣传不符、业务员违规行为可全额退保。未电话回访或代签名可申请全额退款。断……https://www.64365.com/zs/3070541.aspx
5.保险退保怎样可以退全款?这些全额退保的方法你知道吗?如今人们的风险意识很强,纷纷开始购买保险。但是保险复杂,有些人不了解保险就买了,等到发现中了陷阱,就想退保。那么退保后如何才能全额退款呢?下面就来看看这些全额退款的方法吧。 我怎样才能获得保险全额退款? 1. 冷静期内取消保险 保险产品一般有10-15天左右的冷静期,若在冷静期内取消保单,保险公司会全额退还已...https://m.bjhwtx.com/h-nd-197370.html
6.复利可达3.5%!理财保险成投资香饽饽,但有“坑”要注意,可能亏50%...对于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一位保险专家指出,保险的优势在于长期性和确定性,这决定了“要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消费者更适合配置,首先资金一定是长期的,其次对于收益的要求也不能特别高。 “如果因为短期预期年化收益不理想,中途出现退保,可能连本金都无法保证。”上述人士解释称,因为退保并非全额退款,保险公司会根据投...https://stock.hexun.com/2022-02-09/205259340.html
7.理财险能全额退保吗,退保规则详解保险理财二、理财险能全额退保吗? 对于理财险能否全额退保,需要根据不同的保险公司和产品来具体分析。一般来说,理财险在退保时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保险费用,因此我们在退保时只能获得剩余的保险金额。但是,如果我们在购买理财险时选择的是全额退保的产品,那么我们在退保时可以获得全额保险金额。 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11-574957
8.退保险怎么能全额退有这三种退保方法3、 直接前往保险公司的线下销售网点,在工作柜台人员的指引下就可以完成退保申请。 以上就是关于退保险怎么能全额退的几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https://www.cnq.net/baoxianzhishi/243251.html
9.储蓄型保险能退吗?保险知识问答我爱卡卡友 2021-11-10 储蓄型保险可以退保。但是退保的时间不同,投保人可能会承受一定的损失。具体如下: 1、投保人在合同约定的犹豫期内退保,保险公司会扣除工本费后退还全部保费。 2、投保人过了犹豫期退保,保险公司会按保单现金价值退还,投保人可根据保单现金价值选择合适退保时间。 0 0 进入理财讨论区 ...https://www.51credit.com/wenda/908655.html
10.国泰财产保险怎么退保?退保能退多少钱?3、之后保险方就会资料进行审核,确认退保金额,之后就是退保金的退款入账流程了。 二、国泰财险退保能退多少线? 国泰财险旗下的产品退保,分为消费型和储蓄型两类产品,如果是消费型产品退保的话,是没有费用返还的。 如果是储蓄型保险产品,跟退保的时间节点有关: ...https://m.naibabao.com/comment/index/show.html?id=1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