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研学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它指的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全新的环境中边游边学,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体验的一种旅行形式。
中国自古就有游学之风,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游学研学的发展历史
下面就从以上这三个阶段,了解一下游学研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吧~
01古代游学
游学即是*早的研学旅行
中国古代游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游说增识游学,重在求师访道,实现政治理想;修身比德游学,畅游自然,修身养性;稽古访志游学,实现人生价值;科考探险游学,成就人生理想。
图为孔子曾*弟子周游列国十四载,一路上了解风土人情、体味人生哲学、参悟治国之道,在游学中为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
02近现代研学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提出“生活教育”理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国人试图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以“救亡图存”,为此游学发展到近代演变成了有志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国外游历。
近代的留学潮热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抱着教育救国理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成为中国教育典范,开创了中国研学旅行的先河。
(陶行知)
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对教育有不同的要求,而校外机构组织的研学旅行,还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才开始出现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三大总社及地方旅行社,纷纷推出许多具有文化资源特色的修学旅行线路产品,接待了数以十万计的外国修学旅行者。
由此,我国研学旅行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03当代研学发展
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越来越被重视
无论是关于专业发展,还是人才储备,研学旅行都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游学和现在的研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参与者&规模不同
古代游学是权贵、精英的专项权利,表明了一种社会地位。而现在的研学旅行是大众化的权利,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古代游学是小规模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现在的研学旅行是团队出发,专业人士带队。
联系:游学和研学旅行在内涵和*上是相通的
古代游学以游历名山大川为主,集中体现在团队的行动和能力上。拜访名流名人为主要内容,以增进见识,完善人格,丰富人生阅历为*的活动;研学旅行是实践的一种形式,强调的是在旅行中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