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旅游掀起新热潮,参观红色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已经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红色旅游发展起始于2004年,经过18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2021年红色旅游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红色旅游在核心内涵、市场结构、游客行为、产品创新、目的地发展、融合方式、科技赋能等方面呈现新特征、新趋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马蜂窝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根据马蜂窝旅游交易平台数据,并结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大数据调查平台,通过用户画像、搜索指数、互动指数、项目热度等维度的大数据挖掘,解析我国红色旅游市场的新特征、新热点、新趋势,并据此洞察和预测红色旅游人群未来的消费特征,形成《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研究发现:
传承红色基因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红色旅游的核心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新时代红色旅游前进方向,为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指明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0余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特别是,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来自文物的珍贵、建筑体量的宏大、服务设施的完善,但其根本在于革命文化的博大精深、革命人物的感人事迹、革命精神的时代光芒。
从“要我去”到“我要去”,游客主动参与红色旅游成为新时尚,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调查显示,2021年参与调查者中,41.7%的游客参加红色旅游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其中,7.1%的游客红色旅游的次数超过5次,特别是,40%以上的游客经常、自主选择红色景区参观学习。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红色旅游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增长176%。其中,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和沪浙红色旅游区的热度增长最高,分别上涨240%、173%和121%。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常态,文化、科技、体育、农业、健康等元素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符合新时代人民期待的红色景区现代化体系正在形成。调查显示,2021年游客喜爱的“红色+”融合业态中,游客最喜爱的是红色+影视,其次是红色+体育运动项目,第三位是红色+动漫/游戏,这三项总共占到了红色+融合业态的40%。在具体项目中,2021年游客最喜爱的红色旅游项目的类型中排名第一、二位的分别是红色民宿、红色实景演出,两项均接近20%。此外,我国已经建成了3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十四五”时期我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数量有望进一步扩大、内涵将更加丰富、覆盖范围将更广。
具体来说,2021年我国红色旅游消费市场有如下特征和趋势:
寒暑假、国庆节是红色旅游出行高峰,高峰期出行人数占全年总出行人数45%。今年红色旅游研学项目在全国陆续展开,红色旅游景区“曝光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暑期的红色旅游出行人数同比增长92%,最受青少年们青睐的研学类旅游产品为观升旗仪式、参观科技馆、到贵州一睹威武的中国天眼等。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在长假期开启了红色之旅。在旅途中,“打卡”标志性的红色旅游景区成了风潮,走进革命先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建设祖国的动力。
红色旅游成为很多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搜索热度数据显示,湘潭位列“红色旅游”全年占比排名榜首,红色旅游占到了全部旅游的75%,其余依次为吉安、中山、延安、丹东。
年轻人最喜欢沉浸式体验。2021年6月延安红街正式迎客,立即成为又“红”又“火”、圈粉无数的年轻人打卡地。大型沉浸式红色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几乎场场爆满。延安红街以科技手段增强互动,使游客可以融入剧情,深度体验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过往,让游客在这里经历一场身体与心灵融合的旅程。调研发现,超过40%的年轻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兴趣点在于“喜欢沉浸式的体验”,从深度讲解到科技体验,可以收获他们不曾了解到的历史知识。
“红色+生态乡村”成为游客新宠。很多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在山清水秀之地,革命遗址遗迹与当地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各地将红色旅游、乡村游、绿色生态游等结合,打造了新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湖南的岳麓山、浙江的南湖、河南林州的红旗渠、江西的井冈山等,通过整合绿色生态资源实现全域发展,在作为红色景区的同时成为了休闲旅游胜地。数据显示,2021红色旅游自然风景区热度最高的前十位分别是橘子洲景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南湖旅游区、白洋淀风景区、狼牙山风景区、红旗渠风景区、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瑞金叶坪红色旅游景区、西柏坡红色胜典景区、江心屿。风景秀丽的江心屿包含名胜古迹众多,如宋文信国公祠、革命历史纪念馆、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纪念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温州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价值,打造了“百年风华?红动浙南”山体光影展(瓯江夜游),以两岸独具特色的山体、建筑、桥梁、景观等为载体,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声光影的融合,让红色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以崭新的形象唤起人们对革命历史的回忆。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游客如潮,持续成为旅游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0余次走访革命遗址、经典景区,持续引领红色旅游的热潮。根据旅游热度数据,2021年经典红色景区热度同比增长89%,中共一大会址热度涨幅243%,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涨幅140%。2021热度高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分别是橘子洲、岳麓山、中山陵、中国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圆明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渣滓洞监狱旧址、黄埔军校旧址、毛主席纪念堂、嘉兴南湖、蒋氏故居等。
红色旅游客源地中一、二线城市占据前列。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红色旅游客源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深圳、重庆、南京、天津、西安,来自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占据主导。随着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珍贵革命文物与游客见面,许多红色景点成为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成为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不定期探访红色圣地、缅怀先烈已经成为近年来的潮流。
红色旅游游客“年轻化”趋势显著。红色旅游经过了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受到了不同年龄段游客的认可,不仅仅是中老年游客追捧,也同样收到年轻一代的喜爱。2021年,看革命动漫、读革命书籍、逛革命景点蔚然成风,感受革命文化、学习革命历史日渐成为年轻人钟情的一种新潮流。数据显示,年轻人的爱国热忱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真真切切地开始体验“红色之旅”,年轻女性是红色旅游的主要决策者,占比高达75%,男性只占比25%。在整体红色之旅人群中,80、90后占比80%,人数依然庞大。值得注意的是,00后、90后的“Z世代”人群总数已经占比51%以上,相较于2019年增长了2个百分比,年轻群体参与红色旅游比例显著提升,红色旅游正呈现越来越年轻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