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生活化”实施策略

小学研学旅行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中小学研学课程的开展体现了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打破了学校不同科目之间的界限,为中小学生搭建起了学习与生活有机联系的平台。11部门指导意见所体现的研学旅行课程的“生活化”导向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既反映了研学旅行课程的丰富内涵,也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一、融合课堂知识,课程目标生活化

课程目标是国家、社会对某一课程培养人才规格的需求,它制约着课程实施的方向。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就是要让中小学生走进生活,探究生活和体验生活,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在确立研学旅行课程目标时,应注重中小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丰富生活经验,融合课堂知识

(2)提升综合素质,学会生存生活

我们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要兼顾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目标,不能仅拘泥于提升课堂所学知识,而要做到对学校教育的突破与超越,在研学过程中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意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研学课程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和需要出发,使之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追求,使学生在探究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二、课程开放生成,课程内容生活化

课程目标不但制约着课程实施的方向,而且还规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对潜在的研学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主题分类,并纳入到研学旅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之中。

(1)坚持因地制宜,课程开放生成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开发,首先要面向中小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地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1]其次要考量学生身心特征和知识基础,尽可能地组织多样化、生动性强的研学课程,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根据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结合校情、生情,积极“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2)课程源于社会,以生活为中心

中小学研学旅行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平台,大千世界成为课堂,使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素材和资源,这些源自社会生活的学习材料,以“生活”为中心的课程,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对象,使中小学生能够“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研学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延展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在研学过程中,使中小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关于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的真实的体验。

三、教学做合一,课程评价生活化

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一门生活性特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宜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生活融入到“做”,在过程中进行评价。

(1)在生活中教学,教学做合一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自然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将教师和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之中。教师在生活中教,利用学生的“身临其境”,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炼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思考力和想象力,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双手和头脑,引导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观察、讨论、交流、思考,指导他们在“做”中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印证,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体会到课堂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等进行自主学习,和同学合作探究自然和社会知识,把自己在“做”中所体验到的知识和老师讲授的内容结合起来,并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丰富并巩固课堂知识,在自己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生活能力。

THE END
1.淮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基层政务公开以成语典故为媒,2018年成功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新增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寿州古城改造开始破题,市级补助1000万元,寿县每年设立古城保护专项资金5000万元,实施东大街路面整治、古城主街立面改造等古城保护利用重点项目30余项,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实施文物修缮,万人坑教育馆完成了侵华日军淮南...https://www.panji.gov.cn/grassroots/118322656/1259513577.html
2.课题研究申报评审书小学“研学旅行”有效实施策略研究.docx...课题名称小学“研学旅行”有效实施策略研究 课题主持人张xx 所在单位xx密水街道xx小学 申报日期2023.4.26 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填报须知 1、课题负责人须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须有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08/8106034101006043.shtm
3.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经过三年半的实践研究,形成了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成果,概括为“544”认识成果和“3+4”操作成果。 (一)认识成果 “544”认识成果,即研学要体现五大教育价值,实施要坚持四个导向,选拔导师要坚持四项标准。 1.开展研学具有五大教育价值。 (1)有利于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http://www.zgjks.net/Item/Show.asp?m=1&d=3511
4.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E、确定课程实施方法策略 8、研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是?【多选题】 A、安全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个性化原则 D、整体化原则 E、生活性原则 9、研学课程主题设计一般要考虑的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A、研学课程主题的概念 B、研学课程主题的原则 C、研学课程主题的类型 D、研学课程主题的核定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https://www.wjx.cn/vm/Poq09M3.aspx
1.研学旅行是什么?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对研学旅行的定义为: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教育部等11部委2016年发布的文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及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https://www.pphainan.com/692771.html
2.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精选9篇)根据学校确定的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地及方案,由目标地负责人组织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包括活动名称、立意、行程安排、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人员分组等各项内容,为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志愿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活动指南,确保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4、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批5月29—5月31日 第二批6月19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10cacsy.html
3.浅谈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策略1浅谈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从研学旅行的内涵分析,分析研学旅行活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策略,通过充分调研,定制个性化课程方案的前期准备策略;精心打造研学内容,“游、学、行、思”相得益彰的过程指导策略以及重视评价机制的构建的后期总结策略,为研学旅行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https://m.renrendoc.com/paper/169152889.html
4.新篇章:20242030年研学旅行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应对策略 一、品牌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 二、品牌危机应对策略的制定 三、品牌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塑 第十一章 研学旅行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承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二、企业文化在研学旅行企业中的实践意义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施 一、...https://doc.mbalib.com/view/87c549bca354609f4f8873059b7843a4.html
5.阶段成果(2)策略创新——遵循比较优势,夯实并发现自身和产业发展优势---31 基于结构和基础的专业发展比较优势---32 基于改革思想观念的领导力比较优势---32 基于思辨性思维的制度优势---33 (3)路径创新——市场需求优先,确定产教融合的推进方向---34 4、项目引导,从供给侧推进产教深度融合---35 (1)现代学徒制试点...https://www.gyzg.com.cn/jxcg2021/cjrhgzcx/2017-09-27/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