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东航波音737-800客机已坠毁第四天。最新搜救信息显示,尚未发现遗体或生还者。机上132人,涉及110个家庭。
波音如何赔偿?
东航空难事件中,涉事航班为MU5735,机型为波音737-800。波音737-800客机是波音737NG系列客机之一,为737系列的第三代机型,于1997年推出,包括波音737-600、737-700、737-800、737-900等机型。
此次失事机型波音737-800已经推出25年,曾被曝光出存在裂缝问题。2019年,美联邦航空局要求美国航空运营商对部分波音737NG飞机进行结构裂缝检查。据此前媒体报道,起因源于波音公司通报,一架正在改造的飞机出现裂缝,后续发现“少量其他飞机存在类似裂缝”。美联邦航空局说,这种问题有可能会“给飞机结构完整性造成负面影响,造成飞机失控”。
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一架波音737MAX8客机在起飞13分钟后坠毁,机上189人全部遇难。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ET302的波音737MAX8客机从埃塞首都飞往肯尼亚内罗毕,起飞6分钟后,飞机俯冲坠毁,机上157人无一生还。
埃航和狮航空难发生后,遇难者家属向波音索赔。2021年6月,两起索赔终于尘埃落地,最终,波音向埃航和狮航空难中的346名遇难者家属赔偿总计共5亿美元。索赔管理人称,每个符合条件的家庭将获得近145万美元的赔偿。
此次东航空难同样涉及跨国索赔,跨国索赔往往耗时长久、过程艰难,且涉及跨国诉讼,较之国内一般诉讼,跨国诉讼的起诉地点的选择、适用的法律都更加复杂,亦存在诸多变数。国内遇难者家属如何向波音索赔还有待追踪和观察。
航空公司承担多少赔偿?
根据国务院1989年《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只要购买机票,国内航线“对每名旅客的最高赔偿金额为人民币7万元”。
后来该赔偿限额标准在2006年《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出台后,由7万元提高至40万元:一是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40万元;二是对每名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赔偿责任限额为3000元;三是对旅客托运的行李和对运输的货物的赔偿责任限额,为每公斤100元。
中国空难赔偿标准参考经济水平,随着消费指数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实际赔偿金额往往大于当时的法定限额:2000年武汉空难,每人赔偿12.5万元;2002年大连空难,每人赔偿18.4万元-19.4万元;2004年包头空难,每人赔偿21.1万元;2010年伊春空难,每人赔偿96万元,创下中国民航史空难赔偿的最高额。
但是与国外案例相比,国内赔偿数额仍然较低。
1988年,洛克比空难,270名遇难者合计获赔27亿美元赔偿金,平均每人获赔约合8270万元人民币。2007年,肯尼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在喀麦隆滨海省坠毁,机上114人全部遇难。其中,5名遇难中国公民每人获赔金额约200万元人民币。2014年,马航MH370空难,每名中国乘客获赔约合150万人民币。
《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中的赔偿责任限额40万元已经使用了16年,在此期间国内居民收入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舆论普遍认为40万元的标准已经不合时宜。
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近期也建议,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至少应该提至100万元。“40万元的赔偿限额至今没有提高,也没被废止,但空难事故已经不再按照这一标准执行。如果按这一标准执行,还不如一个地面交通事故的赔偿。”
保险公司承担多少赔偿?
保险公司对于自愿向保险公司投保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保险的旅客负有赔偿责任。航空旅客人身意外险的保障期间从被保险人踏上飞机的舱门至抵达目的地下飞机走出舱门为止,其主要保障被保险乘客在登机、飞机滑行、飞行、着陆过程中因为飞机出现意外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对于赔偿金额应当包括哪些项目,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都有详细规定。
此外,作为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如果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实践中,法院在理赔时一般会参考以下因素:遇难者的年龄大小,一般年纪越轻的赔偿额越高;遇难者收入的高低,此项标准以遇难者的纳税情况作为依据;受伤乘客的伤残等级。
根据媒体报道,失事飞机东航MU5735由中国人保首席承保,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参与共保。
2010年伊春空难中,保监会数据显示,遇难人员中有27人在14家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险,预计赔付1487万元。其中,15人投保航意险,保额700万元;12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保额647万元;16人投保其他寿险产品,保额140万元。
未买航意险就没有赔偿吗?
未购买航空意外险的乘客家属,就无法得到赔偿了吗?并不是。
按照保险法,无论保险公司是否赔付,赔付多少,也无论旅客是否购买意外险,发生运输事故遭受损害的,旅客或其继承人都有权要求承运人或其他责任人依法全额进行赔付。因此,如果旅客在购票时未选择附加意外险,也未自行购买单独商业险,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本人或继承人依然可以向客机运营单位及有过错的其他责任人进行索赔。即可以向航空公司索赔,赔偿金额已在上述航空公司应承担的赔偿责任重有表述。
此外,有律师提到,飞机上可能存在因公出差的人员,这部分人除了上述的赔偿以外,还可以向就职的公司或单位进行索赔,适用的是工伤或工亡的赔偿标准。且这笔赔偿不与人身意外险和航空人承担的承运责任相竞合。
“工伤和工亡是有统一的赔偿标准的。目前,就死亡赔偿金一项,应该是九十多万,再加上丧葬费,如果有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话,还要再另行计算大概会在九十万到一百三四十万的样子。”上述律师表示。
此次空难中的失联人员除了乘客之外,还有机组人员。上述律师表示,机组人员如果死亡,也不适用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责任赔偿,属于职务行为,应该适用的是工伤或工亡的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