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9.20
狂犬病又叫疯狗病或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狂犬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狂犬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鉴于狂犬病的可防、可控、不可治性,使得犬伤暴露后的及时、规范处置尤为重要。
桓台县人民医院严格按建设标准,由急诊科对患者提供一站式狂犬病暴露处置服务,特别是对严重、复杂的伤口进行规范处理。
狂犬病暴露后的发病风险
头面部多处咬伤:50-80%
手指手掌手臂多处咬伤:15-40%
一般情况:10%以下
狂犬病发病的前提
有狂犬病病毒污染
机体对狂犬病没有足够抵抗力
病毒在体內繁殖和传播:量变→质变
暴露后处理的目标
①最大限度降低伤口内病毒含量
伤口规范处理
及时局部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外源性抗体
②尽快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主动免疫疫苗——产生自身抗体
问题一:病毒从何而来
1、病毒传染
完全健康的动物没有传染可能性
完整、无破损的皮肤接触也没有得病可能性
2、现实工作中
无法快速鉴别致伤动物是否带病毒
只能够根据当地流行情况评估处理
同时结合暴露等级——外伤伤害程度
当被狗、猫、狼、狐、熊等动物咬伤时必须及时接种疫苗,被家畜(牛、马、羊等)、啮齿动物咬伤时建议接种疫苗,而被鸟、鱼等动物咬伤时则不需要接种疫苗。
问题二:伤口分级
Ⅰ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简单说就是有接触未受伤:无需处理,建议清洗皮肤
Ⅱ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简单说没有出血咬伤抓伤:伤口处理及接种疫苗
Ⅲ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2.破损皮肤被舔
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出血的损伤或者粘膜接触:伤口处理,流动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根据情况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疫苗
暴露后处置:
降低伤口内病毒含量——被动免疫制剂
原理
1、被动免疫制剂是一种外源的抗体
2、伤口内残留的狂犬病病毒相当于抗原
作用
1、降低发病率
被动免疫制剂:适应人群(首次暴露)
1、Ⅲ级暴露者
2、伤口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的二级暴露者
3、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者的二级暴露包括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
所有被动免疫制剂只在首次暴露后应用,完成过暴露前或暴露后免疫的人群均不需要使用
疫苗的使用禁忌
1、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暴露后,无任何禁忌,必须使用狂犬病疫苗
2、但接种前应充分询问受种者个体基本情况(如有无严重过敏史、其他严重疾病等)
即使存在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也应在严密监护下接种
3、如对某一品牌疫苗的有明确过敏史,应更换无“致敏基质成分”的其他品牌疫苗
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饮食——正常饮食不受影响
运动——日常运动不受影响
药物——除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之外不受药物影响
关于接种延迟
1、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