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打算投保它家的XX产品,现在还能买吗?
我去年买了它家的XX重疾险,会不会有影响呀?
百年人寿口碑怎么样?还靠得住吗?
百年人寿不会要倒闭了吧?!
……
别急,谱蓝君今天就跟大家解释解释,看看经过2年,百年人寿口碑怎么样,它家的产品还靠不靠谱。
主要内容如下:
百年人寿于2009年6月3日经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今年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
总部大连,分支机构200余家。实缴注册资本77.948亿元。
关于“百年人寿口碑怎么样”这个问题,2019年的一件大事值得一提。
2019年,正值百年人寿成立10周年,本该欢天喜地得庆祝,未曾想把银保监老大哥给招来了——
十年前的百年人寿,可是大佬们的香饽饽,万达就是大股东之一,王健林原本想借投资百年人寿为万达金融版块开疆辟土,中途还尝试扩大股权。直到2020年年底,万达吆喝出清股权,回笼资金。
万达出售百年股权,接盘的是绿城集团,宣布8月接手。
百年人寿的官网公告也宣布绿城集团即将成为他们家的大股东;不少媒体同行对绿城开扒,实力也相当能打,都说百年这次股权变动不算损兵折戟,找了个好靠山。
还不止这一桩。
第二大股东科瑞集团,以及其他几大股东,都想要卖出一定比例的百年股份给国测和奥园集团,一旦达成,奥园将会成为百年的最大股东;
但这两笔买卖,至今仍未实现……
这么一大堆事儿以后,再回头来看看百年人寿的股东架构,股东和持股数,和去年同期基本没什么变化。
感觉这一年频繁的股权变动,到头来就是闹了一个大乌龙。拿着股份的人想卖,接盘侠想买又始终不掏钱,犹犹豫豫的,让好多消费者不禁怀疑是不是百年人寿有啥问题,白白消费了百年人寿的口碑。
不过幸好经过两年,百年人寿已经恢复正常运营,重新建立起了口碑。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看百年人寿近期的经营情况——
1、保险业务收入
从2021年百年人寿每季度公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1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为568亿元,净利润5亿元。
近3年,保险业务收入逐年增长;
净利润在2020年实现大幅增长后,2021年的净利润稍有缩水。
2、偿付能力
根据2021年3月起新施行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一个保险公司需同时达标三大监管指标。
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中,百年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萎127.5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7.58%,风险评级为B类,都在监管的标准内。
2、服务评价
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银保信”)公布了《2018年度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结果》。
这份服务评价,涵盖了各家保险公司销售、理赔、咨询、维权等方面,颠覆了不少人的认知。
粗略地看,大公司总体服务水平确实在小公司之上;
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大小保险公司的服务评级有重叠部分,意味着部分小公司的服务评价超越部分大公司;
百年人寿、天安人寿,就跟中国人寿是同一服务评级的,比中国人保还高些。
因此,“大公司的服务就一定比小公司好”这一说就没有什么可信度了。
其实只要买的保险能赔,百年人寿口碑怎么样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哪家公司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综合看来,百年人寿的经营状况还是稳健的,即使经过2019年的监管介入,如今也恢复了正常运行,买了他家产品的朋友可以安心了。
康惠保可以说是打开了互联网保险性价比的大门,至今已推陈出新了数个版本,均为市场上的领军产品。
除了重疾和前症之外,其他保障基本上都可以自主选择要不要。
用来加保挺合适的,放低赔付门槛,同时还能叠高重疾保额。
总结它的亮点——
当然,如果是作为首份保单,附加上轻中症保障,价格在市场中也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虽然知名度比不上平安国寿,但百年人寿家的产品这几年也打下坚实的好口碑。
被监管介入,这对消费者其实也算是好事,比起隐形的黑手,正正当当得进行调整改善,我们更放心;
即便真的破产,也有专门的保险公司来承接保单,只要保单合法有效,我们还是受法律保护的,不会损失一丁点利益。
大家还是照常把重心放在保障方案的规划、产品的筛选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