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规模化带动收入增长,价格低迷板块亏损严重
2023Q1-Q3,申万农林牧渔板块总营收9499.95亿元,在申万分类31个行业中(申万2021新行业划分)排第20位,与2022年同期相比总营收同比+6.75%。综合来看,2023Q1-Q3农业板块总营收规模在全行业中位于中等偏低下水平,但增速处于全行业较好靠前水平,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得益于2023年养猪企业出栏量增速较快,带动板块营收同比增加。
2023Q1-Q3,申万农林牧渔板块归母净利润为-87.37亿元,同比-281.84%;从利润及增速来看,虽然农林牧渔板块利润绝对值均处在31个行业排名中最后一位。我们认为,2023Q1-Q3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占比较大的畜禽养殖利润前三季度因价格持续低迷导致亏损较为严重,特别是生猪养殖行业头均亏损已超半年。
2023Q3,申万农林牧渔板块总营收3490.07亿元,在申万分类31个行业中(申万2021新行业划分)排第19位,与2022年同期相比总营收同比+1.73%,原因是养殖规模化,多家养猪企业出栏量增速较快,导致板块营收同比增加。2023Q3,申万农林牧渔板块归母净利润为22.82亿元,单季度利润相比23Q2扭亏为盈,但归母净利润同、环比有所分化,同比为-86.56%,环比+132.84%。2023Q3板块同环比出现分化主要原因在于猪价季节性反弹,季度环比改善。
板块景气度逐步回升,Q4相对大盘负收益收窄
猪价复盘:供给过剩,猪价低迷,行业持续亏损
2023.01-2023.06:大猪&标猪供给逐步释放,猪价持续探底。前期压栏及二育导致的大猪供应在22年11月后开始逐步释放(22年11月初行业生猪出栏均重高达130kg),集中抛压带动生猪均价持续下行,而23年3月后标猪供应压力环比增长(对应2022年5月能繁母猪开始环比增长)叠加季节性消费淡季,猪价仍未有起色,生猪均价在14-16元/kg之间震荡,上半年行业处于亏损状态。2023.07-2023.08:二育进场&压栏再现,猪价出现快速反弹。2022年7月下旬开始,行业看涨情绪严重。行业压栏叠加二育带动供应压力阶段性缓解,猪价短期出现快速上行,生猪均价由14元/kg上涨至17.5元/kg左右,行业盈利呈现短期改善。2023.09-至今:供给过剩,需求未有支撑,猪价快速回落。前期压栏大猪释放&需求未有明显改善,导致猪价自8月冲高后持续下跌。自2023年9月以来行业再度进入亏损阶段,目前已持续亏损4月之久。
产能复盘:能繁存栏持续下降,去化速度受疫情&资金影响
近期能繁去化边际加速。2023年以来行业除8月实现小幅盈利以外,其余月份行业均处于亏损状态&猪病阶段干扰,行业产能持续去化,且近期呈现加速趋势。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1月-2023年11月(12月数据未公布),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去化6.6%,去化速率边际加快(11月单月平均去化幅度为1.2%,1-10月单月去化幅度均小于1%)。根据涌益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1月-2023年12月能繁存栏量累计去化10.0%,12月能繁存栏量环比-0.84%。继冬季受疫病影响带动去化速率加快外(2/3月份能繁去化幅度分别为1.84%/1.95%),近期能繁去化相较二三季度出现明显加速迹象。
股价复盘:产能去化节奏影响股价趋势,估值已回至相对底部区间
2023年年度,养猪板块股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23.01-2023.04:去化加速预期驱动,股价上涨明显。一方面2023年1-4月行业持续亏损,另一方面行业2-3月份猪病情况严重,市场预期行业产能去化有望持续加速。股价因此上涨。2023.05-2023.09:猪病并未带动行业去化速率明显增加,同时7-8月份猪价出现阶段性反弹,去化预期再度弱化,股价较前期有所回调。2023.10-2023.12:板块估值已回至相对底部区间,且猪价未有起色,考虑到整体猪肉供应仍处过剩状态,短期博弈较难把握且猪价呈季节性上涨已成普遍认知(目前整体猪价上涨幅度和趋势不及预期),前瞻的赔率>精准择时的胜率,猪股亦出现上涨。
产能去化展望:资金&猪病,去化或迎来加速
生猪&仔猪价格承压,行业资金情况持续恶化。上半年能繁去化幅度较小且行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目前供应压力大。冻品面临出库压力及鲜肉需求低迷,近期需求或难有好转。生猪均价或将持续低位。资金压力大带动行业加大仔猪出售比例以及春节前仔猪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情况下,仔猪头均亏损或持续放大。因此在目前行业部分群体已呈现资金紧张情况下(部分猪企增加仔猪销售、实控人转让股权等征兆),后续行业资金情况或呈现持续恶化。
猪只健康度低,猪病或难有缓解。一方面2023年猪价持续低位,目前猪只健康度较低,且目前正处于冬季,猪病或难有缓解。去化或将迎来加速。在疫病&亏损情况下,产能去化或存在主动和被动相叠加,去化速度有望持续提速。
白鸡展望:1)祖代:进口持续受影响,后续不确定性强
祖代更新情况:2023年总量同比增加明显,但各品种之间效率差异较大。据博亚和讯,2023年1-11月,我国白羽鸡祖代更新量为115.4万套,同比+46%。具体结构看,国内自育品种合计占比37.4%(sz901、沃德188、广明2号分别占比18.2%、10.5%、8.8%),科宝占比28.2%,安伟杰占比21.4%(AA+、罗斯分别占比18.8%、2.6%),利丰占比13.0%。
白鸡展望:2)父母代苗:祖代换羽影响减弱,预计24年进口品种价格景气维持
饲料板块:2023年总量整体增长,畜禽料恢复明显,水产料下滑
猪料:创历史新高,在各品类中增长最快。2023年以来,行业大猪存栏量大,猪料需求较高;叠加2022年前三季度猪料基数低,2023年猪料增速较快。2023Q1-Q3,猪料产量10660万吨,同比增长10.3%;其中仔猪料、母猪料、育肥猪料同比增长9.5%、9.1%、12.6%。
禽料:产量稳步增长,其中蛋禽料基本持平;肉禽料增速较快,处于近5年同期较高水平。2023Q1-Q3,禽料产量9268万吨,同比增长3.6%。分结构看,①蛋禽料:同比基本持平,蛋鸡料下滑,蛋鸭料增长。2023Q1-Q3,蛋禽料产量2386万吨,同比增长0.2%,位于近5年平均水平,其中,蛋鸡料同比下滑2.6%,蛋鸭料同比增长6.2%。②肉禽料:同比增长较快,处于近5年同期较高水平,主要系前三季度肉禽养殖盈利水平同比改善,补栏积极性较好。2023Q1-Q3,肉禽产量6882万吨,同比增长4.9%。细分结构看,肉鸡料、肉鸭料同比增长分别为5.2%、4.2%。
动保板块:2023Q3养殖利润转负,动保业绩承压
头部种子公司收入保持增长,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从财务年度营业收入来看,2023Q1-Q3大多数公司取得同比增长的成绩。其中隆平高科收入取得较快增长,隆平的水稻种子业务因政府推广低镉品种、国际业务增长、新品种销售上量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收入同比大幅增加;玉米种子业务因公司品种类型丰富且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叠加东北并购主体的增量,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从经营年度销售情况来看,头部公司大多取得增长,隆平高科水稻种子和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均位列前列。根据隆平高科2022-2023业务年度经营情况报告,隆平高科经营年度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玉米种子同比增长26.5%;登海种业经营年度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88%;荃银高科经营年度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7%,玉米种子同比增长40.1%;丰乐种业经营年度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7%,玉米种子同比增长25.7%。
转基因增产效果明显,科普同步推进,提价可期
转基因技术为美国玉米产量增加做出贡献。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和消费国,在转基因作物尚未商业化应用的1995年,玉米大豆平均每亩单产分别为475/158公斤,2022年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种植面积超过90%,平均单产已分别达到725/222公斤,转基因技术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
我国转基因玉米种植增产降本优势明显,转基因品种可增产5.6%-11.6%。2023年我国将转基因玉米大豆试点范围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从试点看,转基因玉米大豆抗虫耐除草剂性状表现突出,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5.6%-11.6%。
行业复盘:宠物数量持续增长,宠物经济较快发展
国内宠物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率提升、银发一族数量增加、Z世代在宠物主中的占比提高、内容社交平台、直播电商平台的兴起等均为推动因素。2022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06亿元,较2021年增长8.7%。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较2021年增长有所减缓,增长3.1%,猫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较2021年增长16.1%。疫情下迸发的“猫”经济给宠物行业的稳步增长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而疫情开放的2023年,当“外出”经济再次回归常态,犬经济的发展同样逐步提升。
行业复盘:海外市场库存调整结束,出口重回增长趋势
受去库存周期影响,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我国宠物食品出口承压。2022年1月-8月我国零售包装的狗食或猫食饲料出口额共计为58.14亿人民币,同比+20.13%。而9月后,海外市场下游宠物食品客户因囤货需求下降进入去库存周期,受此影响我国宠物零食出口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始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
2023年下半年海外去库结束,出口重回增长。海外市场下游品客户去货结束,2023年4月,我国零售包装的狗食或猫食饲料出口同比回正,5月小幅下降后,6-10月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分月度来看,2023年6-10月我国零售包装的狗食或猫食饲料出口额分别为7.52亿、8.01亿、7.40亿、8.02亿、7.25亿元,同比变化+0.7%/+0.5%/+1.9%/+37.1%/+18.8%,可以看到出口同比已经重新呈现显著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