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踢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写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拟制到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导读第2—4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仪。如何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句式把这三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1)品读第2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说的。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②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恐龙?这些恐龙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③读一读,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恐龙的特点的?
(2)品读第三自然段。
①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哪一句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②再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二、三两句话说的是什么?
③朗读课文
(3)品读第四自然段
①恐龙是怎么样繁殖后代的
②朗读课文
.(4)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感悟一下恐龙的千奇百怪的形态特点以及独特的生活习性。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工有句话,请说好所每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3、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二、背诵指导。
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脉络先背诵。
2、学生试背。
3、指名试背。
4、齐读课文。
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愿望.
教学内容:
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恐龙(生读)
对于恐龙大家非常感兴趣,也了解了很多有关恐龙的知识,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又了解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种类形态
生活习性
繁殖后代
3,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三方面的知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边看课文,边听2-5小节,在你最喜欢的地方作上一个小记号.(电脑课文朗诵)
二,新授
(一)教学恐龙的种类
老师转了一圈,有些同学对种类感兴趣,有些同学对生活习性,繁殖后代感兴趣,再请同学把你作上记号的地方认真读,要读通,更要读好.(学生自由朗读)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我们先来看看恐龙的种类.这次要求同学们对于种类这一部分轻声地读,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恐龙的名称.(生轻声读,边读边找名称)
谁能把你所划的恐龙的名字一字不错地读给大家听听呢
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找出描写这种恐龙的句子再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喜欢呢
雷龙
(生先说再读出特征)你能把雷龙的大,声音的响都读出来了,真了不起,所以老师发现了它为什么叫"雷龙",你们知道了吗
(喜欢"雷龙"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喜欢雷龙的同学真会学习,不仅说出了雷龙的特征,还能读出雷龙的特征,还知道了它名字的由来,真不错,所以老师要奖赏你们一个礼物,让你们亲眼来看看雷龙.(链接雷龙的图片)
梁龙
可长啦怎么长你能用你自己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吗二十多米,到底有多长(从楼梯口一直到这个教室)给学生形象的感知
霸王龙
你能把它的凶猛读出来吗学生听读,闭上眼睛听,是否感到害怕如果是,说明就读成功了.
三角龙
(出示图片)你们见了怎样如果小动物们见到了它会怎样"看见了就害怕"这就是我们书中的一个词语——"望而生畏"(生回答)
认识了这么多恐龙,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他们了,给我们书中的插图上的恐龙写上名字.
检查是否真确(点击做好的插图图片,上正确写了恐龙的名字)
(最后一个很小的没写,让学生觉得它像什么就是什么,甚至可以自己给它起个名字)
哦,原来恐龙就像我们所说的这几种啊
(生回答,还有好多好多……)
书中有句话也告诉了我们,你们找出来了吗
同学们读书真认真,只要细心地去读书,总会有所发现的.
10,老师这也找到了一些其他的恐龙,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恐龙的种类")
11,哦,原来恐龙有好多种啊!它们的形态千奇百怪,颜色五彩斑斓,性格也各不相同呢.老师这有三只恐龙,同学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根据形态,颜色等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恐龙呢(出示偷蛋龙,游龙,原角龙的图片)
(学生讨论,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二)教学恐龙的生活习性
1,这么多恐龙的种类,他们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吃的方面也不同,你已经了解了这方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
2,师引读:"哦,原来千奇百怪的恐龙……也有……比如说……"
3老师这还有一个奇怪的秘密,(点击恐龙吃石头)你从这段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教学恐龙的繁殖
1,渡:学到这儿同学们非常认真,不妨我们来放松一下,看一段录像,不过看录像时也要学会观察,学会发现.(播放恐龙视频;恐龙繁殖后代)
3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小节.
4,从恐龙的破壳而出知道恐龙是卵生的,你知道其他的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引导学生了解胎生)
总结
了解了这么多恐龙的知识,恐龙作为两亿年前地球的主人,它们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千奇百怪,而且生活习性独特,,它们在6500万年以前的神秘消失,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迷,它等待着我们去破解.所以下节语文综合实践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拓展阅读以及恐龙的很多网站,我们一起去探讨恐龙的神秘消失,还要带大家到网上去游一游中华恐龙园.
作业
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恐龙,把它写下来.
研究恐龙的专题学习网站.
评课意见:
师生共建融洽,和谐的课堂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丰富生动,与学生溶为一体,真诚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个别感受.
以读促情,重视读的实践,注重学生情感
《恐龙》虽然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但也离不开语文的语言性,通过指导朗读来读出各种恐龙的特点,从而读出了学生对恐龙的喜欢或害怕之情,使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通过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
尊重学生的意愿,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电子教材的选择性和生成性,让学生自主要求来学习有关恐龙各方面的知识,如教学恐龙繁殖后代时,学生要求能看看恐龙蛋,教师就让学生重复认真观看视频,以达到学生的学习目的.还有就是在作业方面更能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5,提出一点小建议:在教学各种恐龙时,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学习,比如:表演,模仿各种恐龙等,不要一直以读为主.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及生活环境,增加对恐龙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想象来表现恐龙。
教学重点:抓住各种恐龙的特征来表现恐龙。
教学难点:对恐龙外形和动态的概括、表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质疑,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
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2.交流,师总结:(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3)介绍恐龙的亲戚。(4)介绍恐龙吃什么。(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
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一、复习生字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我们知道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你们想知道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吗?当时它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一起去看看。(看图)
二、讲读第2、3自然段
1、过渡:在两亿年以前这么多恐龙就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你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在这几种恐龙的名称下画一条横线。
2、学生交流
3、这些恐龙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找出来放声读,再说说这种恐龙的特点。
雷龙:大象在我们同学的眼中是很大的动物,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真是个庞然大物,把雷龙和我们熟悉的大象相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说雷龙走路发出的声音就象雷鸣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指名读,让大家感受到雷龙又重又大。
梁龙:二十多米,两个教室连起来那么长,二十多米能不能换成很长,这种用数字来说明的方法就叫-列数据。齐读,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梁龙很长很大。
剑龙:指名上台介绍,你对他的介绍满意吗?
三角龙:想象它的样子,三角龙的脸我们看了都感到非常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
鱼龙:和海豚相比较。
翼龙:刚才我们看到翼龙飞得很轻巧,就象一架轻型飞机,这里就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再让我们走近翼龙。
4、课文中用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使我们对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和翼龙的形态特点有了很清楚的了解。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5、小结: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难怪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就说: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课文的2、3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三、那么这些恐龙它们吃些什么呢?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一节能告诉你答案。
1、读读第四小节,看看哪些恐龙吃植物?哪些恐龙吃肉食?(学生交流)
2、霸王龙真有这么凶猛吗?(男生读)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它的凶猛。
四、课文除了介绍恐龙的种类和吃食,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女生读这一小节。
2、看来这些老恐龙都是称职的爸爸妈妈,它们都能细心照料自己的小宝宝。
五、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
板书设计:
16恐龙剑龙
鱼龙
翼龙
1、认识生字,会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背诵恐龙的庞大家族;
2、引导学生复述恐龙的演化过程。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图例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观看恐龙视频)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并齐读: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十一课。
2、出示图片: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你所知道的恐龙?如何让你说一说小鸟的特点呢?如果这两种生物间有很亲的血缘关系,你相信吗?
3、指名读文:在文中找出一句话,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交流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删去“一支”、“漫长的演化”让学生对比朗读,体会用词准确。(板书:用词准确)
二、品读课文
1、科学家早就发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画出科学家找到的证据。
(1)学生汇报: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2)什么是欣喜若狂?科学家为什么欣喜若狂?
(3)出示: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4)什么是“点睛”之笔?为什么是“点睛”之笔?结合前文和资料袋说一说
(5)指名读: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现在心情如何?(欣喜若狂)对比读一读
2、以第三段导入:
(1)同学们第四自然段很长,我们该怎样学习?(分部分学习)
(2)指名分层朗读:边听边想为什么这样读?
(3)学生汇报并板书:指导学生理解两个“一些”用词的准确,同时体会范围由大至小(板书)
3、指名读第一部分:
(1)你了解到第一种恐龙的哪些信息?
(2)想象恐龙的样子,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指名读
(4)出示图片:看了真实的样子,对比你脑海中印象,再读一读
4、默读第二部分:文中有几个“有些”?几个分号?为什么六个“有些”只有两个分号?
(1)师生合作读
(2)出示表格填一填(小组讨论)
(3)观察表格:同一分类的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对比)
(4)男生女对读、小组对读
(5)背诵赛一赛:恐龙博物馆小小解说员(小组合作背)
5、在这个庞大的家庭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又发生了变化,你从哪两个词看出来的这个过程很长?
出示句子: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1)同学们知道鸟类有什么特点?(出示资料)
(2)恐龙身体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3)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4)师生合作读:理清顺序
(5)出示图片:尝试复述
6、科学家有两种推测,指名读一读;对比图片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不管哪种推测,有一点毋庸置疑,学生齐读。
(1)什么是毋庸置疑?
(2)带着肯定的、不用怀疑的语气再读。
三、总结升华
2、指名读最后一段:科学家有什么美好愿望?历史进程指什么?如何重现。
4、出示恐龙化石资料,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四、作业
必作:和家长说一说恐龙演变成鸟儿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种恐龙
庞大家庭用词准确
一些猎食性恐龙条理性
一些种类
1.学会生学新词;
2.初步感知一支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字、词典。
一、出示恐龙图和小鸟图,引入课题
2、同学们,恐龙给人们的印象是迟钝、笨重的,而小鸟是轻盈、敏捷的,这两种动物可真是——(板书:毫不相干)。
3、课文就举出了这两种毫不相干的动物。那么,恐龙又是怎么进化成小鸟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
2、质疑
①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
归纳的疑问:
a、恐龙是怎么飞向蓝天的?
b、恐龙为什么要飞向蓝天?
c、恐龙是靠什么飞向蓝天的?
d、哪几自然段讲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e、是哪一种恐龙?
3、初步释疑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三、学生学新词
1、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这些词语中,你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学生解释词语。)
重点词语: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
不仅……而且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鸟翼: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
演化而成,上有羽毛。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4、有哪些词语,你是不了解,想了解的?(学生问词意)
5、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四、自读自悟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怎么在你的朗读中听出“毫不相干”?
2、出示: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
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齐读这两句话,选择其中一组说一句话。(让学生明白这两句的表达方式是一样的)。
3、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鸟类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漫长的演化”很准确。)
五、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
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
4、抽说,想想哪些话你觉得语言非常准确?
总结: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心中仍然有更美好的愿望——找到更多的化石,来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让我们怀着感谢之心再美滋滋地读读课文。
六.作业
判断下面的说法。
1、恐龙最终都演化成鸟类大家族。()
2、恐龙演化成鸟类经过了三千万年。()
3、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是证明恐龙能飞上蓝天的关键。()
4、地球上的第一咱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
5、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这是一个设问句,也是一个过渡段。()
七、读全文,总结
这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所以语言很准确。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也要学习准确地运用词语。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的词语的生动性、准确性。
3.通过培养朗读,培养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恐龙图片,赫胥黎的图片资料,鸟类的图片。
一、抢猜激趣、质疑导入
1.抢猜题
同学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李咏叔叔主持的《幸运52》栏目吗?现在,老师就是李咏叔叔,你们就是答题选手,咱们一起来做一道抢猜题,体验一番。下面请根据我的描述,猜猜这是什么:
它是远古时代的一种爬行类动物,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它的种类众多,大部分体型庞大。它就是被称为“恐怖的蜥蜴”的恐龙。
大家真聪明!你们对它感兴趣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恐龙。瞧,远古时代的恐龙正向我们走来。
播放各种恐龙的图片。并请学生一起读出各种恐龙的名字。
看完后,大家对恐龙有什么印象吗?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恐龙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
出示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有没有什么疑问呢?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课文,走进这神秘的恐龙世界。
二、认读生字、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翻到课本,按要求轻声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2、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凶猛笨重迟钝茹毛饮血树栖五彩斑斓凌空翱翔轻盈敏捷
生读、带读、一男生和一女生配合读。
理解:仔细看看这些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吗?——第一组是描写恐龙的,第二组是描写鸟儿的。
分男女生读词,男生读形容恐龙的词,女生读形容鸟儿的词,把它们的特点都读出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对问题的理解。
2.阅读第以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子“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通过学生的读来理解“漫长”、“中生代”和“一支”这些词语。最后分男女生一齐品读这一段。男生读恐龙的一句,女生读小鸟的一句,最后一句齐读,体会特点。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科学家凭什么说鸟儿是恐龙演化而来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重要信息。
学生阅读、圈划,师巡视、指导。
2.出示练习:
(4)发现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1)发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2)提出姻缘关系假说
通过语句排序联系帮助学生理清层次内容,熟悉课文内容。
3.假说的提出最先是因为发现了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联系152页阅读资料袋里的内容及播放出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
提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会辛苦、敬科学家
现在看这些内容,似乎感觉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在当时,科学家们要寻找这些证据可是非常艰难的。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努力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读着读着,你体验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从中体会科学家们的辛劳,我们对他们应该是有一种敬佩的心情,应仰视他们。介绍了解科学家赫胥黎,并让学生带着敬仰的情感读名字。
5.理解词语“欣喜若狂”,品读句子。
刚刚有同学说了“我们读了之后很开心,很愉悦”,课文中有一个词也能体现、说明。它是——“欣喜若狂”。
“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呢?重点体会“狂”字,请同学想象科学家们欣喜若狂的样子。理解如此开心原因在于“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终于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学生通过朗读,抓住“20世纪末期”、“首次”和“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关键信息,体会其中的含义和情感。
6.质疑小结
出示:“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提问“‘点睛’之笔”。
“点睛”,我们都知道有“画龙点睛”,那么这“点睛”之笔到底是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三、练习巩固小结
出示习题: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霸王龙()的马门西龙()的鸽子
()的孔雀()的演化()的鸟儿
随着这些课文内容的填空再次回忆本科所讲的内容,并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20恐龙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愿望.教学内容:导入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恐龙(生读)对于恐龙大家非常感兴趣,也了解了很多有关恐...
一、激趣导入1、看图谈恐龙A、出示各种龙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大朋友:意龙,海龙、剑龙、霸王龙、梁龙、马门溪龙。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恐龙(板书)生接答B、理解“庞大”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这些大朋友,你们对这些大朋友...
一、活动目标:(一)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二)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活动准备:(一)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橡皮筋分割成6行)。...
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理解:“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朗读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目标1.会认恐等15个生字,会写亡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传染严寒等词语。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题目】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31课《恐龙的灭绝》根据课文中第一段中的问题: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来自由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给11.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恐龙图2.书写恐龙生说知道的恐龙知识绍吧。好!让我们去看3播放恐龙的图片。...
[教材分析]:打开课文,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中生时代时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
目标:1.仔细观察每幅图,理解故事情节。2.大胆尝试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表现。准备:大图书一本,电脑制作的图片若干,小图书人手一本。...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恐龙》教学设计谈江苏吴江梅堰实验小学杨小琴本课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上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恐龙的种类,千奇百怪的形态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