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横坐标需求量就减少;当价格下降,横坐标需求量就增加。这就是需求第一定律。
2、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叫需求量,也就是说,一个点对应的是一个量,需求量。整条曲线对应的是一种需求。
简单的例子:1、秃子的收入增加,会不会改变对假发的需求?2、帽子的价格上升,会不会改变对假发的需求?3、护理头发的成本上升,会不会改变对假发的需求?4、重归单身生活,会不会改变对假发的需求?5、假发的价格下降,会不会改变对假发的需求?
答案是前面4种情况都会改变对假发的需求,只有价格变化时,需求不变,变化的是需求量!!
3、需求曲线永远向下倾斜不同的商品或者条件发生了改变,我们都用位置不同的需求曲线来表示。而任何一条需求曲线它都是倾斜向下的,世界上没有倾斜向上的需求曲线。
4、小节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这是需求第一定律的基本含义。
5、供应曲线
如图:当价格很低的时候,需求量横坐标就很高;价格逐渐上升,需求量就逐渐减少;当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萎缩成为零。如果价格再进一步上升,需求量是多少?这个图就跑到了第二象限,需求量是个负的了。
负的需求量是什么意思?负的需求量,意思就是说需求变成了供给。所以你看图里面那条虚线,就是第二象限里面的虚线。其实,它就是一个供给,你把它镜像的折返回来,折到第一象限里面去,它其实就是一条供应曲线。
6、价格上升,需求者可变供给者当价格足够高,你就从需求者变成供应者。举个例子:比如保洁服务,如果价格比较低正好你也想打扫你的房子,你可能就自己偷懒而雇人帮你打扫家里的卫生;如果价格比较高的时候,你可能就可能自己动手来打扫卫生;如果价格特别高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转行去帮别人打扫卫生,此时你就从需求者转变成了一个供给者。
7、“消费者剩余”最好叫“交易者剩余”讲到需求曲线,我们还得讲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剩余”,或者叫“消费者剩余”。你看这条需求曲线,曲线上任何一个点,都代表一个人对这件商品在这个单位上面的个人估值,也就是说,他愿意为了获得这个单位的服务所愿意付出的最大的代价,最多的其他商品。但是实际上,一个人对一件商品的个人估值,跟他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付出的代价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没有消费者的估值,就不会有剩余;但是如果没有生产者生产和提供,那也不存在这个剩余。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消费者剩余”是容易产生误导的。我的建议是把他们称之为“交易剩余”,只要有交易,买卖双方就都能够享受到无中生有的效用。
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就是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它的含义是说:每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
这样,需求量的变化率除以价格的变化率除出来,就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弹性大于1,它指的是奢侈品。倒过来,如果1%的价格变化导致的需求量的变化不足1%,那么这时候除出来的弹性数字就小于1。弹性小于1,它指的是必需品。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价格的变化方向,和需求量的变化方向永远是反向的,价格增加需求量下降,所以弹性永远是一个负数,由于它永远是负的,咱们也就不提它是负数了,所以一般我们只要讲到弹性,就讲它的绝对值就可以了
2、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处处不等,价格越高弹性越大
注意:同一条曲线上面,每一点的斜率它们都是相等的,但是你要注意弹性的公式,并不是斜率的公式。弹性不等于斜率。在一条需求曲线上面,它的斜率是处处相等的,但是在同样一条需求曲线上面,它每一点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当它价格比较高的部分,它的弹性是大于1的;它的价格比较低的部分,它的弹性是小于1的。而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一样的,是在渐变的。
没错,它的含义正是这样。也就是说,同样一种商品,它究竟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没有定数,取决于价格的高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的含义。
3、一件商品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完全取决于价格
我们凡是见到有人讨论一种商品,一口咬定说它是奢侈品的,或者一口咬定说它是必需品的,你就知道他对弹性的概念不理解。因为掌握了弹性概念的人,他会明白任何商品,都既可以是奢侈品,也可以是必需品,这完全取决于价格的高低。
4、“垂直的需求曲线真的存在吗?”
有一种说法:因为生活当中有些商品,无论什么情况下,它都是必需品,无论价格多高,它都不会变成奢侈品。
这种想法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有一些经济学的教科书,就用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来代表这种想法。
画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是什么含义呢?意思是无论价格多高,它的需求量都不变。这种需求通常被称为刚性需求,简称刚需。
问题是,随手画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是容易的,但是你要真正明白这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它究竟在真实世界里面是什么含义。它的含义是说无论多高的代价,它的需求量都不变,它代表的是一个人没有本事寻找任何的替代方案。
实际上-->人会寻找替代方案
如果说人不会找任何替代方案的话,那么人类早就灭亡了。比方说盐,当盐的价格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就一定会想办法寻找别的替代方式,最后生病也是一种替代方式,甚至死亡也是一种替代方式。所以不存在垂直的需求曲线!!
如果你理解了弹性的概念,理解了人性的基本特征,那理解需求第二定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7、税负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
这张图里面有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D,有一条倾斜向上的供给曲线S,这两条曲线相交的点是一个平衡点叫N。
在政府没有征税的情况下,在没有收取养老保险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均衡点就在N这一点上。在这一点上的均衡价格是P0,其均衡销售量或者需求量是Q0。
这时候,政府说要征税。征税的后果,是需求者要比原来付的价格要多,所以需求者付的价格,从以前的P0便成了Pd;而同时,供应者他比原来拿到的收到的钱要少收一点,也就是说他能够赚到的钱从P0便到了Ps。
而这时候,整个交易量从Q0收缩到Q1。这就是政府收税之后的新的均衡状态。
也就是说,需求者买方多付了钱,卖方少收了钱。
买方多付的钱,再加上卖方少收的钱,这两笔钱加起来恰好等于政府增加的税收。
在图里面Pd和Ps之间的距离恰恰就是政府所征收的税率。
最后的结果是,在我们图里面标志为A的那个矩形,它是消费者买家所承担的政府的税收部分。而标志为B的那个矩形,是卖家所承受的政府的税收的部分。A加B的总面积,恰好等于政府的税收收入。
所以通过这个图,咱们对政府征收税务的结果,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了。政府征收房地产交易税,它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买房的人要多付钱,卖房的人少赚了钱,他们的损失之和等于政府的税收收入。
8、供应者与需求者,谁承担更大税务?
需求者承担的部分是上面的矩形,供应者承担的税务部分是下面的矩形。到底上面的矩形大,还是下面的矩形大呢?这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相对斜率。
我们前面讲过需求曲线上面的弹性处处不等,当然供应曲线上面的弹性也处处不等。
但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化的处理,我们简单地把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说成是比较缺乏弹性的需求,我们把比较陡峭的供应曲线说成是比较缺乏弹性的供给,而同时把比较平缓的需求曲线说成是具有弹性的需求,而把比较平缓的供应曲线说成是具有弹性的供给。
我们再看一下上方图,我故意把供应曲线画得比较平滑,需求曲线画得比较陡峭,这时候上面的矩形就比下面的矩形要大很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当需求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比较陡峭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税收是由需求者承担的。
9、小结
第二定律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那就是税负的分摊。税负通常是由供需双方共同承担的,至于谁承担的多,谁承担的少,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对弹性,而与法律或者风俗的规定没有关系。
内容:每当消费者必须支付一笔附加费的时候,高品质的产品就相对低品质的产品变得便宜了,这笔附加费越高,高品质产品就变得越便宜。有时候我们把这个定律叫做“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
身为程序员,每天都在承接各式各样的需求。我们不能只闷头做需求,一定要学习需求的本质,薛兆丰教授的需求三定律就是我们学习经济学的必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