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小额理赔服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已于近期发布实施,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一、保监会发布实施《指引》的背景是什么?
二、《指引》为何选取车险和个人医疗保险作为行业加强和改进理赔服务的突破口?
三、《指引》是如何确定车险和个人医疗保险“小额”标准的?
《指引》所称车险小额理赔指发生事故仅涉及车辆损失(不涉及人伤、物损),事实清晰、责任明确,且索赔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车险理赔;个人医疗保险小额理赔指索赔金额在3000元以下,事实清晰、责任明确,且无需调查的费用补偿型、定额给付型个人医疗保险理赔。
将车险5000元以下和医疗险3000元以下赔款作为小额理赔。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占比高。车险方面,根据行业车险平台的数据,索赔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赔案数量占比超过84%;医疗保险方面,根据国寿、平安、泰康等重要市场主体的数据,索赔金额在3000元以下的赔案数量占比超过78%。二是实践较为成熟。近几年,部分地区和部分公司在改善小额理赔服务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类理赔服务标准化程度高,易于行业统一推行。三是风险可控。由于金额小,案情简单,对行业来说风险相对可控。
四、《指引》在提升保险业理赔服务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五、《指引》的效力如何?
六、《指引》发布实施后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指引》的发布是中国保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是保险业持之以恒抓服务、坚持不懈解决理赔难、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指引》发布施行将对行业带来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促进保险公司全面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水平,从根本上改善保险消费者服务体验,进一步优化全社会保险消费环境,切实提升保险业的行业形象和社会认同感。二是有利于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改变既往“重前端、轻后端,重销售、轻服务”的状况,聚焦消费者服务痛点,最终实现为消费者提供简单、方便、快捷、透明的保险理赔服务。三是有利于推进保险监管方式的转轨,实现保险监管由事前监管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由注重行政审批向注重市场约束转变,由单向刚性直接监管向综合柔性间接治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