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术:先生听过**人寿吗?我们是四大寿险公司之一,我们总部设在XX。
3.注意,赠送成功后不要忘记介绍自己。为下次回访销售做铺垫。
话术:我是我们公司的保险理财专员,专门为老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咨询服务,您以后有任何问题可以致电给我,我的名字是……
(二)售险--充分的产品推销
“热”,所谓热是指热销,不是误导型热销,是热销来电目的。比如你的客户是一个28、29岁的女性客户,那么你热销的话术不是“十一即将到来,为您提供一个服务”或“我们公司成立多少周年,为您提供一个服务”。我们需要根据客户的情况来热销一下来电的目的,你的热销话术应该是“我们专门针对80后的客户,提供一个专项的保障计划”。在制订话术时需要充分考虑监管情况,避免制订出违规的话术。必须字上有句,句上有韧。那么这样说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客户能够有一个专属服务的感受,也会给销售人员继续讲话的机会。
话术举例:您好,请问您是***是吗,我这里是**人寿电销中心,我叫***,工号****,X先生,之前我们有工作人员赠送给您一份公共交通意外保险,您收到了吧!今天致电给您是因为我们**人寿在2011年被评为全国理赔最迅速的寿险公司之一,所以特别针对之前接受过赠险的客户推出了一个回馈活动,这边其他通知到得客户都办理完了,我耽误2分钟和您介绍一下,我说话您还听得清楚吧!
开场的标准化异议处理如下:
这句话运用客户的从众心理。
分析客户此时的拒绝心理,也许对于不确定的对话暂时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是否对自己有用,我们运用客户的从众心理,再一次争取讲话机会。
您看我是明天上午还是明天下午打给您?
话术举例:
开场“简热巧动带”的运用,是更好创造与客户的沟通机会,延续与客户的有效通话,进行一场高效且有吸引力的开场白。
略。。。
销售过程中,存在两种力,一种是推力,一种是拉力。推力常见的表现:在产品介绍过程中问客户交多少钱、在健康告知之前与客户谈钱。拉力常见的表现:利用健康告知设槛,别人都有了,就差您了。销售推力增加客户抗力,销售拉力降低客户抗力。话术的最高境界:客户觉得好,但他买不到,客户觉得不好,别人都买了,就差他一个。
2.数字演示:大产介就是以客户为例,数字演示,感同身受。好比我推销一顶帽子给你,尽管我详尽描述这顶帽子都有什么颜色,上面装饰品多么有价值,款式多流行等,听者不一定就会有兴趣。如果我直接说,这款帽子与你的服饰风格非常相匹配,如果你戴上这款会体现更加时尚,并且这款帽子上的水晶装饰也是物超所值。相信我这样介绍,听者会有感同身受的想法,并引发试戴的需求。而我们产品介绍的大产介部分,就是以客户为例,用数字演示的方式,引发共鸣。以您为例,您今年30岁,每月最高交多少2000元钱,10年总共交24万,那60岁您得病了,我们公司就给您XX钱。当然平平安安情况下,不仅把您交的钱全部拿回来,那您交了10年钱,给您11年的。在这部分介绍中也帮助客户预演了未来,并简要给予规划。
在介绍产品过程中,客户也会有问题产生,我们将客户反馈的问题主要分为常规性问题和非常规性问题。
常规性问题:是客户顺着销售人员的介绍内容提出的问题。无论多尖锐,他都是常规的。举例:我们这个活动特别简单,就是每月交点零花钱,交10年。客户说,交多少钱呢?大家认为这个问题是常规还是非常规?答案是非常规。我们说交10年,接下来是说交多少钱吗?不是。你是要说产品,客户思路跳出你所介绍的思路了。举例:我们这个是保大病。客户说,保大病,不就是不死不保吗。这个是常规问题。因为客户说出这样的话,是根据你的思路来提问的。常规问题的产生前提是销售人员的主动。同比回答时用热销话术或抬高客户身份继续进入下一流程。
非常规性问题:客户主观判断产生的问题。产生前提是客户占有主动。我们在回答时尽可能淡化客户问题。例如,上面非常规问题:常用来回答的话术是“交多交少您自由定,我们的活动是……”分析客户在没有听明白交钱得到什么内容的时候,提出交多少钱的问题,反映出他的戒备心理,因此回答思路就是降低心理防范,让客户继续听介绍就可以。
如何解决常规性问题呢?解决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直接回答客户问题,其次技巧热销带回话术流程中。即不轻易被客户问题打断,流程并不被客户问题带走。
以保险产品介绍举例:
在销售话术中,销售人员讲,我们提供的产品是每月交些零花钱,交10年期,未来30年您都可以获得XX公司提供的一份意外保险。
客户问:交多少钱。
此段对话,我们分析一下,销售人员这段话的意思是,需要客户了解交费金额吗?很明显不是。是希望客户对保险产品形态有清晰认知。因此这个问题就属于非常规性问题的范畴。我们的处理方法应该是降低客户防范的心理。所以常用回答“交多少都是客户自己来决定的。我接下来以您为例,帮您介绍一下:用数字演示进入产品介绍流程的第二步骤。)
我们要尽全力把客户带入下一步流程。如何带入?不要把客户预期抬得太高。设计话术的原理,不断将客户从理性诉求引导到感性诉求。产品介绍时,我们是产品的宣传者,而不是推销者。
也有客户在大产介后,会问”有返还吗?“”有分红吗?“等之类问题。说明客户有购买实力或者不抗拒保险产品。常用话术”这边和您说一下,不是谁都能办的,我们对健康是有要求的,很多客户和您一样都很高端,但是因为健康不符合要求不能办理,所以需要问您一下。“进入健康告知环节。刚刚举例子,医生诊断患者的专业性很重要,所以健康告知环节建议大家用专业的语气。这也是常说的设门槛带流程的技巧。
按照以上流程介绍完之后,不需要对客户再重复介绍产品。因为产品介绍永远是销售的推力。而品牌和服务才是销售的拉力。
产品介绍之后,进入默认成交环节。
因此,话术的流程当中,只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O,OPEN,开场。第二部分是P,PRODUCT,产品介绍。第三部分是C,CLOSE,成交。这就是成交三部曲。成交我们称为假设成交,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一步一步地创造三次机会,让客户来购买。当我们把产品介绍做完了,并且我们的服务推售差不多了。这时候我们就要进入成交环节,大家要规避8-12分之间。
8-12分钟,我们称之为客户心理的”空窗期“。这个阶段客户的心理尚未产生付费的冲动,然而却也找不到拒绝付费的理由,然而,从消费心理分析,这个时点,客户对产品产生了兴趣,可是在成交付费之前,都有一段心理动作,就是为不购买找理由。大家可以回顾自己消费行为产生之前的心理变化,是不是都在为不买找些理由呢?例如,想买一部新手机在对产品确认后,心理想的一般都是如果先不买行不行,现在手机还能用,或者能否让家人代为购买等等。这样的心理活动再次证明客户其实对你销售的产品有兴趣。在空窗期,客户一系列心理行为转化为语言,往往是”销售者赞扬哪方面,客户就抗拒哪方面“,归根结底,都是在为不购买找借口。因此,经验提醒我们8-12分钟之间尽可能不在推销产品,而是介绍品牌及服务,即减少销售推力,加大销售拉力。并进一步利用品牌及服务增加客户信任度。
12分钟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着要客户的敏感资料,要敏感资料的目的是,了解他的真正不想买的理由。客户前面提的所有问题,都不算做他真正不想买的理由,而是涵盖了他主观的反馈和他的表象行为。所以在要客户敏感资料之前,客户所说的所有异议和问题,我都把他称为陈旧观念式问题。比如,保险没用,我有保险,现在没钱,我有房贷等等,这些都是陈旧观念式问题,并不是他真正不想买的原因。
面对陈旧观念式问题,我们有三个解决步骤:先去认同他,再去引导他。引导之后我们再过度到我们的流程当中,所以他是三部分。1、表示对客户提出异议的理解。我们戏称PMP“你的想法我认同。”“我们很多客户都这样。”2、引导。引导一般有2种,第一种方式罗列权威数字引导,第二种方式是第三者影响力引导。举例一:有客户说,保险真的没用。我们可以说:我特别理解您,在我没有接触到理赔客户之前,我特别认同您,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既往的数据可以告诉大家,现在重大疾病发病率是72.18%-80.00%。曾经有一个最悬的说法,四个人打麻将,其中有一个人就会得癌症。那我们会有权威的数字给他,对吗?举例二:我特别理解您的想法,之前我有个客户,他是一个律师,他也看到我们的条款,我问他,这些你了解吗?他说,这些很正常嘛,当做一种理财嘛,当做我的一种风险保障理财嘛,然后他给他和他的爱人都购买了。用第三者的故事影响客户。以上就是面对陈旧观念式问题,采取的方法。3、过度。我们这个计划就是针对您这个年龄段的客户。过度到我们的流程。
促成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我们一般常用以下几种:
2.默认成交。默认成交就是假设客户已经同意购买,也是咱们促成当中最重要的技巧
通常“默认成交”是贯穿整个流程的,要时时刻刻做好成交的准备,而最佳时机通常出现在客户问了一堆问题而且没有明显拒绝之意时,或者是没有太多问题又有一些沉默的时刻,你一定要在第一秒中应用“假设同意”技巧,默认客户成交!
成交环节我们可以利用促成“三板斧”来帮助实现创造客户购买的紧急度。一般过了12分钟,我们会要客户的敏感资料。
第二板斧:增值服务
第二次如果客户还拒绝我们,我的第二板斧就是服务。在介绍服务的时候,不是制式的说,我们服务有几点,1,2,3.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故事行销可以淡化销售痕迹,创造沟通氛围。
如果你每天能找到3个这样的客户,也就是每天有3个完全新客户介绍,那么三天一定出一单!2-6次的回访会出1.25单。也就是说,能找到10个这样的客户,你能出2.25单。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