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三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精心指导下,拉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认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承担起组织、协调、建立、管理工作,制定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职责,规范业务流程,理顺服务关系,明确工作目标,使拉萨市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从无到有,到至今各项工作有了全新的开始,为全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现将平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二)人员选聘和培训情况。在安排平台工作人员问题上,局党组高度重视,优先从城关区公益性岗位人员中划拨一定名额专门用于充实平台工作人员队伍。通过在《拉萨晚报》刊登招聘简章、安排工作人员走家串户深入宣传等方式,吸引了具有较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参加报名选聘。为确保选聘质量,拉萨市人社局与城关区共同成立了招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招考工作。考试内容包括综合知识测试、写作、电脑操作三部分,主要考查参考人员的基本素质,电脑基础知识和文字综合能力。通过笔试入围,面试答辩等方式,按照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了11名工作人员,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5人,中专学历6人。
为提高平台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市人社局每年均会组织各科室负责人对工作人员进行为期20天的社会保险知识、劳动就业知识、劳动保障监察知识等劳动保障业务和实践培训,在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强化了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通过考核,获得了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
(四)机构建立及场地、设备、资金情况。事务所由办事处副主任兼任负责人,每个事务所设立2个服务窗口(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窗口),配备5—6名劳动保障协理员,每个居委会选派1名协理员。为建成一个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平台,城关区政府按办事处5办一所的建制,安排专项资金,为平台购置了开放式柜台、桌椅及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设备,城关区财政统一将平台基础设施费用和办公经费、工作人员、社区协管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拉萨市人社局也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用于工作经费;街道办事处在自身办公场所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了专门的场所用于事务所办公。目前,两个平台共有台式电脑11台,打印机2部,座机2部。
二、取得的成效及经验体会
(一)取得的成效。通过不断的努力,目前,两个平台管理制度健全、设备设施完善、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工作措施到位、各类台帐明晰,辖区内的人口数量、就业人员情况、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参保人员情况等底数清、情况明。扎细和吉日两个街道办事处辖8个社区121个居民小组,共有城乡居民3202户、总人口8445人,劳动力人数6162人。平台真正成为联系基层群众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成为上级部门了解基层情况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岗位职责制度。根据所辖区域实际和人员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切实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三)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由各级人社部门每年将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平台,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定相应检查、考核、评比办法,建立奖优罚劣,待遇高低与工作实绩挂钩的激励机制。
(四)先试点,再推广。在总结试点建设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城关区其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延伸、推广。我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刚刚起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精心指导下,认真总结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真正把平台建设成为联系基层居民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阳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