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3〕24号,通知中明确了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筹资标准为380元,也就是相当于相比去年的350元又涨了30元,这个涨幅还是可比较快的,居民医保还值得交吗?
我国最早从2003年开始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那时候的农村医疗保险只需要缴纳10元钱,最主要的是这10元钱还会有8块的个人账户返还,可以用于自己在药店、诊所购药使用,那时候监管没有那么严格,还可以用于在药店购买生活用品,也就是说每个人缴纳只需要2块钱就可以了,制度建立的20年里,我国的国民经济是飞速发展,工资收入、家庭资产也稳步上涨,居民医疗缴费上涨也是合理的。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为个人缴纳和国家补贴共同组成,如今年为例,个人只缴费380元,而国家补贴高达640元,每个人筹资标准不低于1020元(部分发达省市的个人缴费标准和国家补贴标准都会更高)。以一个统筹地区100万人为例,一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就是10亿左右。
即便缴费金额很高,涨幅较大,但是医保能取得的保障也比之前好太多了。现在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医疗机构就医,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基本能达到90%以上,即便是实际下来的综合报销比例,也可以达到85%以上,因为基层医疗机构起付线低,目录外费用低。即便是三甲医院,在大病保险报销的加持下,医保报销比例也不会太低。
除了住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还能保障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普通门诊报销,单病种报销等等。可以说不管是小病、大病、慢性病医保都能报销,能起到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特别是针对大病,如果家庭成员患有大病,而没有缴纳医保的话,这种压力是很难承受的,有医保就能缓解很重要的经济负担。
很多人喜欢拿医保跟商业保险去比,认为这么高的医保费,不如缴纳商业保险,还能多报销。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医疗保险基金是专项资金,只用于医保报销使用,其经办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人员工资、办公支出等等皆有财政拨款,也就是说个人缴纳和国家补贴所得的医保基金全部用于参保居民报销使用,不会有其他支出。
商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不仅没有国家补贴,其本身运营也需要较大的成本,如人员工资、办公支出等,扣除这些成本,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企业还必须要有盈利,所以缴纳商业保险的保险费,只有一部分用于报销,这种差距是相当大的,商业保险还会跟投保人的年龄、健康状况挂钩,而医疗保险不会,不管任何年龄段,有任何基础疾病,都可以按照380元的金额进行缴纳。缴纳了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有能力缴纳商业保险的话,保费也会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