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8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目前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另据记者了解,根据部分城市的试点安排,计划今年年底在部分核心区域先行开展试点,明年有望在全市全面铺开。
房屋养老金将主要来自三部分,保险制度如何安排?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房屋保险是指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为房屋提供风险保障。在房屋遭受损失或损坏时,保险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付,减轻业主的经济负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房屋养老金将主要来自三个部分:一是开发商的土地出让金,二是小区公共维修基金的结余部分,三是政府单独筹措。这也意味着,房屋养老金并不需要个人业主额外出钱。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体制机制,不是说出事了以后得到一个理赔,更大的意义在于风险减量管理,尽量让风险不发生、少发生、晚发生。”据其预测,房屋保险可能由保险公司参与做,也有可能是经办业务。
房屋保险保障的内容包括哪些?上述人士称,主要就是保楼倒这种极端风险,当中涉及人员疏散、临时安置,还有对危房的预防措施等等。至于对于房屋到年限或者不适合居住,要进行更新的动作,应该会放在其他的制度中明确。
房屋保险制度创新:保险化解房屋安全等风险
2023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强化工程质量和既有房屋安全监管,启动住宅质量多发问题整治行动,抓好房屋体检、养老金、保险制度试点,开展房屋市政工程等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推动立法工作,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县级全覆盖,研究建立房屋体检、养老金、保险等制度,推动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
我国房屋保险渗透率低,制度推进利好家财险市场
在海外成熟市场,家财险作为财产险的一个常见险种,通常是非车领域最大的业务。来自瑞再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法国、美国、巴西、德国、南非、英国、日本、俄罗斯的家财险占财产险市场的比例则分别为17.9%、15%、14.9%、14.7%、10.9%、8.9%、8.8%,以及5.7%。
在业内人士看来,普惠型家财险的试水,对于家财险的发展意义重大。根据全国最大普惠家财险“沪家保”运行一周年数据,截至2024年7月28日,“沪家保”共为37.2万多户上海居民提供4200多次理赔和增值服务,1.6万多次客户咨询,以及超2490亿元的风险保障。
普惠家财险与房屋保险关系:小重合但互为补充
据了解,普惠家财险保险责任主要包含了三大方面:一是家庭财产保障,如火灾、燃气爆炸、入室盗窃、管道爆裂、电信诈骗损失补偿;二是家庭责任保障,如火灾爆炸三者责任、高空坠物责任、管道爆裂责任、宠物责任等;三是家庭意外保障,如用电意外、燃气意外、动物致害意外、火灾爆炸意外等意外风险。
以上海推出“沪家保”为例,相较于传统家财险,除一般家庭财产保障外,还扩展了高空坠物、燃气、火灾爆炸、电梯等四大意外保障,以及高空坠物、火灾爆炸、管道破裂三种居家第三者责任。
这与未来房屋保险的保障有何区别?一位业内人士在受访中解释称,“房屋保险主要是对公共部分和楼壳这一部分的保险保障;而家财险是对于居住在房屋里的人的伤害和对居民私有财产的保障。虽然居民自己购买的房子,私有楼壳部分的保障在两者中有一个小重合的部分,但这一部分保险责任的重叠是累加的,并不会浪费。”
该人士举例称,比如说一户家里着火了,房屋保险是无法理赔的;如果整栋楼都着火了,造成房屋不适合居住了,这个时候就要启动房屋保险做整体的安排。因此,单独一个房屋保险或者单独一个家财险都不能做到全方位的保障,两者全部都给到居民,才是全方位的防护和保障。可以说两者是紧密在一起,不可分割的。
“是否触发房屋保险,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在一位保险业内人士看来,房屋保险与家财险是一个互为补充的关系,两者需要贯通协同,才能做好整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居民房屋保障链条。(记者涂颖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