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了跟【养老】有关的最新通知——
《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以下简称通知)。
商业保险年金,这个概念,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
听着像年金险,但又有点不同,
和这几年大力推的个人养老金又有点似曾相识。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通知出台后,跟我们以后养老有什么关系?
我们马上来看看。
快速咨询通道,点击小程序即可:
01
什么是商业保险年金?
根据《通知》里面的说法,商业保险年金又称“商保年金”,主要是指:
商业保险公司开发的具有养老风险管理、长期资金稳健积累等功能的产品,包括保险期限5年及以上、积累期或领取期设计符合养老保障特点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商业养老金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产品。
内容有点长,简单来说,
其实就是能够提供养老保障、资金稳定增长,
又能兼顾养老金领取的保险产品,具体产品形式不限。
比如我们常见的年金险、两全险等等。
而这里之所以没有点名增额终身寿险,因为它有减保、甚至可以退保获得现金流,
虽然也有长期储蓄功能,但本质还是寿险,
不是以生存作为给付条件,所以没有纳入商保年金。
总的来说,商保年金隶属于我国三大养老支柱的第三支柱。
至于商保年金能不能跟个人养老金一样,能够提供税收优惠,
这个政策倒没有详细说明,可以等着后续细则再看看。
02
通知里面说了什么,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除了提出了商业保险年金这个新概念外,《通知》还提了以下几点:
1、进一步扩大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早在2022年,原银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通知》,
确定了从2023年1月1日起,在10个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四川、陕西等)开展为期一年的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当时参与试点的有4家养老保险公司,包括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和国民养老。
而启动以来,截止到2023年末,
国寿养老的商业养老金存量规模达80亿元,有效账户数超34万户。
根据最新的《通知》内容,如今的原则是“成熟一家,开展一家”,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加入进来,同时延长试点期限、扩大试点区域。
不止是原来的4家和10个省市,将扩展到更多的城市和保险公司。
2、优化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
加入的公司多了,自然产品的丰富度也就多起来。
根据《通知》的要求,未来商业保险年金大概的形态,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领取比较灵活,
比如具有长期领取功能、还能满足养老金领取和转化需求。
第二,养老保障比较全面,
比如为不同年龄的客户提供养老保障、差异化资金管理服务。
第三,投保便捷、资金安全,
毕竟参与的人和城市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交费就要非常灵活且简明易懂,
当然还要兼顾资金安全,金监局会择优确定资本实力较强、合规审慎经营的保险公司。
对我们来说,也是好消息,
越来越多的保司加入,意味着未来可以选择的产品更多,
养老规划,不仅仅只有某类产品可选,我们可以择优选择适合自己的。
03
以后养老应该怎么规划?
新产品如何,虽然略有猜测,但具体还是要看后续产品情况,
除了等待商业保险年金外,养老金规划还可以这么做:
1、银行定存
银行定期存款是最简单、方便的储存方式。
同一家银行的存储本金和利息合计在50万元以内,有《存款保险条例》保障。
不过整个利率市场呈现下行的趋势,
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25BP至1.10%、1.50%、1.55%。
所以银行定存收益正在逐渐缩水,且因为存钱取现比较容易,
2、国债
国债是有国家信用做保证的债券,安全性杠杠滴,也是储存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形式。
不过,国债非常难抢,而且收益率也一样受到影响,在持续下滑。
比如30年期超长期国债,利率目前只有2.19%。
国债及银行都适用于对收益要求不高,希望资金可以灵活运用的人群。
3、商业养老储蓄险
这种和本文开头商业保险年金一样,也同样属于第三支柱的产品。
比如年金、增额终身寿险等。
这类产品已经非常成熟,投保也非常灵活,可以在线投保,
可选缴费期也很多,长则可以选10/15/20年,短则可以选3/5/6年交。
而且投保门槛也很低,有些产品年交几千元就能拥有。
安全性也非常强,保单利益写入合同,
受《合同法》和《保险法》双重保护,非常适合长期资金规划。
收益稳定且还不错,比如优质的年金险目前复利收益率有机会超过3%。
以某年金险为例子:
30岁男性,年交10万交10年,60岁起领。
投保后,平准型每年可以领取88500元,
累计领到70多岁,差不多就可以领回本金。
后面活多久领多久,领得越多收益越高,领到100岁,累计领取IRR超过3%。
同理递增型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以上只是特定产品的一个案例,
如果你想按照自己的情况去规划,可以点这里咨询我们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