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职业分类通常将职业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以便于保险公司不亲自作业)-2类
3.保安(如办公楼、物业、工厂保安)-2类
4.农牧业(如农夫、植物栽培、家禽家畜饲养)-3类
5.渔业(如渔场经营者、养殖工人、捕鱼人)-3类至7类不等
6.矿业采掘业(如矿工、爆破工)-7类
7.道路运输业(如出租车司机、货柜车司机)-4类至6类不等
8.航空运输业(如民航机飞行人员、机上服务员)-6类
9.制造业(如机械制造维修业工人、电子器械产品加工工人)-3类至5类不等
10.医疗卫生保健(如一般医师及护士、药剂检验人员)-1类
这些分类只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具体的职业分类可能会更加详细,并且不同保险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分类信息,可以参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商业保险职业分类与代码》(TIAC0002-2016)。
保险公司通常将职业分为1到6类,以评估被保险人的风险等级并相应地制定保险策略。以下是1到6类职业的大致分类:
1.1类职业:通常是风险最低的职业,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医生、护士、会计师、律师、作家、工程师等,这些职业通常在安全环境下工作。
2.2类职业:风险相对较低,可能因工作原因偶尔需要外出,如警察、消防员、建筑工人、机械师、电工、服务员等。
3.3类职业:风险适中,可能涉及更多户外工作或操作机械,如司机、船员、建筑工程监理、文物保护员、体育教练等。
4.4类职业:风险较高,可能包括体力劳动或操作重型机械,如矿工、登山导游、潜水员、炸药工作者、动物园管理员等。
5.5类职业:风险更高,包括炸弹拆除专家、特种部队成员、飞行员、赛车手等,这些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极其危险。
6.6类职业:风险最高,如犯罪现场清理人员、爆破工作者、登山探险家等,这些职业的风险系数极高。
还有一些特别高风险的职业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明确拒保,如前线军人、爆破工等。
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不同职业类别的保险费率存在显著差异,高风险职业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保费。保障范围也可能受到职业类别的影响,部分高风险职业在投保时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了解并明确自己的职业类别有助于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并优化保险保障。
职业被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这些等级主要用于确定寿险、重疾险和意外险的费率。以下是一些示例职业及其对应的寿险/重疾职业等级:
-16周岁以下儿童:标准,职业等级1
-无业人员、下岗人员:标准,职业等级2
-离退休人员:标准,职业等级1
-内勤人员:标准,职业等级1
-外勤人员:标准,职业等级2
-企业单位负责人:标准,职业等级1
-井下采矿工:拒保,职业等级拒保
-矿产经营者(不到现场者):标准,职业等级1
-地质勘探工程技术人员:标准,职业等级3
-海上作业人员:拒保,职业等级拒保
-采石业工人:+10.0,职业等级6
-石油、天然气开采人员:拒保,职业等级拒保
这些等级从1到6,数字越小,风险越低;数字越大,风险越高。例如,“标准”表示每千元基本保额的保费按标准费率计算;“+5.0”表示在标准费率的基础上,每千元保额的保费增加5.0元人民币;“+10.0”表示在标准费率的基础上,每千元保额的保费增加10.0元人民币。拒保则意味着该职业的风险过高,保险公司不接受投保。
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具体的职业分类和费率可能会请告知,我可以为您提供更具体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