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仍难盈利,建信人寿业绩遭遇滑铁卢 作为银行系险企头部企业,建信人寿在过去十几年里,不管是保险业务收入还是公司净利润,曾一度保持着一路高歌的状态。但在202... 

作为银行系险企头部企业,建信人寿在过去十几年里,不管是保险业务收入还是公司净利润,曾一度保持着一路高歌的状态。但在2022年,建信人寿辉煌的业绩戛然而止,从盈利到亏损超17亿元,2023年亏损加剧。不仅如此,2023年,建信人寿保险业务也遭遇困境,收入下降、退保率居高不下……多重考验之下,未来建信人寿该如何破局?

7.77%!随着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人寿”)披露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2023年的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2023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建信人寿综合退保率高达7.77%,居银行系险企第一。此外,报告期内,建信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97.13亿元,同比下降20.60%,且净亏损42.99亿元。

银行系险企集体困境

如工银安盛人寿2023年全年保险业务收入为404.95亿元,同比下滑17.56%,建信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397.13亿元,同比下滑20.6%,农银人寿也出现了9.32%的下滑。其中,建信人寿下滑幅度最大。

单从保险业务收入来看,2023年,中邮人寿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098.66亿元,同比增长20.16%,为10大银行系险企中最高者。其余几家险企,也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不过从盈利情况来看,中邮人寿亏损超百亿元,其次是建信人寿,亏损金额从2022年的17.67亿元扩大到42.99亿元(表1)。

对于银行系险企保险业务的下滑,主要与两点因素有关。首先是业内所有预定利率大于3.5%的保险产品在2023年7月31日后全部下架,在前期“炒停售”透支需求后,后续保费增长乏力。其次是银保渠道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推广“报行合一”,在“报行合一”落地后,银保手续费率的大幅削减使得银保渠道开始进入增长困境。2023年8月以来,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一度有“失速坠落”的趋势。

以建信人寿为例,公司2023年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中债资信债券评级信息公告认为,建信人寿保费规模下降主要受到公司压降趸缴业务规模所致,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收益同比下滑所致。其中,建信人寿2023年累计投资收益率为2.61%,而其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5.03%。

另外,2023年第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建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4%。

颓势初显,由盈转亏

建信人寿成立于1998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建信人寿的前身为太平洋安泰人寿。2011年,中国建设银行通过收购股权,最终以51%的股权拿下了太平洋安泰人寿的控股权,并改名为建信人寿。

据可查询资料,2011年-2021年的11年年间,建信人寿均保持着盈利态势。且在10大银行系险企中,公司盈利一直处于较好水平。2019年-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也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到了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48%至567.57亿元,净利润骤降248.76%至-17.67亿元,由盈转亏。2023年,公司亏损态势不止,亏损金额扩大25.32亿元至42.99亿元(表2)。

此外,对于建信人寿2022年净亏损金额,其在2022年的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亏损金额为12.19亿元,但根据中国建设银行披露的2022年财报以及建信人寿披露的年报显示,其净亏损金额为17.67亿元。二者披露的亏损金额相差5亿多元,这让业内质疑公司实际亏损金额的准确性。

并且,据本刊记者查阅建信人寿各个季度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发现,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披露的,关于2020年第四季度净利润数据,也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对于建信人寿的财务数据之谜,或许需要官方进一步说明。在本文分析中,对于2022年的亏损金额,我们以建信人寿披露的年报数据,17.67亿元为准。

从近五年业绩来看,建信人寿从2022年开始出现亏损,那么这一年,公司为何由盈转亏,或许从年报中可略知一二。

2022年,建信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500.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77.41亿元有所增长。但这一年,公司的退保金陡然上升,从2021年的25.34亿元猛然增长至2022年的62.35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46.05%。

此外,2022年建信人寿投资收益为110.40亿元,较上一年的126.20亿元,少了15.80亿元,且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439.13万元,而上年则收益3757.75万元。另外,公司资产减值损失6.69亿元,较上年增长615.4万元。由此可知,建信人寿不仅投资收益下滑,公司的保险业务也遭遇退保金走高的困境。

2022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建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4%。对比2021年同期的138%、172%,二者分别下降了65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已经逼近监管红线。到了2023年,建信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略有上升,但并未出现大幅度改善。

现金流方面,2022年,建信人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从上一年的267.24亿元减少近70亿元至197.48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出1.72亿元,较上一年有所收缩;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则净流出128.81亿元。不难看出,2022年建信人寿现金流承压。

对此,建信人寿2022年和2023年均通过发债20亿元进行“补血”,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净流出16.15亿元。

从2022年投资收益下滑,到保险业务也遭遇“滑铁卢”,建信人寿在2023年并未能扭转颓势,且在行业监管趋严,以及资本市场波动下,公司亏损持续扩大。

近2年内多次被处罚

除了业绩出现下滑外,建信人寿在合规问题上,也出现了问题。据公司官网显示,2022年以来,建信人寿总部及旗下分支机构多次受到监管部门行政处罚(表3),合规问题不容忽视。

以公告披露日初步统计,2022年至2023年,建信人寿各地分支机构及总公司合计被监管部门罚款超过90万元,涉及5张罚单。其中,有3张超过被罚金额超过20万元。

其中,违规类型包括,公司存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和客户信息不真实的问题,编制虚假资料、报送监管的报表不准确以及在部分保单的销售过程中,未告知投保人关于合同免责事项的部分内容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建信人寿在过去几年里,被行政处罚事件较少,但近两年来在业绩下滑之际,公司多次被处罚,是否说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出现了纰漏呢。虽然建信人寿违规事件并非十分重大,但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对投保人负责、对公司内部管理严谨,才是保险公司能够长期稳健经营的重要因素。

退保率居高不下

回到保险业务上,从保险业务收入、保险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建信人寿的经营情况又如何?

2022年,建信人寿退保金猛然走高,从退保险种来看,个人年金险和个人寿险是退保重灾区,二者退保金额分别从2021年的8.50亿元、16.44亿元增长至40.68亿元、21.31亿元,可见这一年建信人寿保险业务遭遇了重创。

2023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建信人寿的综合退保率高达7.77%,居银行系险企第一。而同期内银行系险企如中邮人寿的综合退保率为1.6%、工银安盛人寿为2.61%、招商信诺人寿为1.08%、中信保诚人寿为1.04%、农银人寿为4.13%、交银人寿为4.26%,远低于建信人寿的综合退保率。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建信人寿退保金额前三位产品分别是龙耀一世B款终身寿险、建信优享瑞盈1号年金保险、聚富6号年金保险(万能型),三者年度累计退保规模分别为16.01亿元、5.14亿元、128.92亿元,其中聚富6号年金保险(万能型)年度累计退保率高达93.01%。

从综合退保率来看,报告期内,e聚成金1号两全保险(万能型)、龙生福瑞6号年金保险、建信康乐金生C款两全保险三款产品年度累计退保率分别为20.10%、84.82%、40.13%。

THE END
1.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保险知识科普:所有人都可以买保险吗中国人寿(44.680,-1.07,-2.34%)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将通过系列保险知识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保险产品和相关规定,以便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保险决策。 今天,为大家介绍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买保险。 保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买的,年龄过大或是有先天或后天的疾病,保险公司可能拒保,或是有限制条件的承保。有病...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15/doc-incwcvck3341683.shtml
2.买中国人寿重疾险却无法理赔退保只给退6000元?2017年4月,买中国人寿重疾险,当时业务员误导,承诺什么病住院都可以报销。每年交3888元,交了七年,不想交了,2024年4月12号,到西安市鄠邑区中国人寿营业厅咨询退保,交27000元,退保只退6000元,2019年生宝宝住院,一分不报。中国人寿重疾险附带疾病险,怎么需要理赔时,都拿重疾险卡。我找第三方,银保监受理调查意见书...http://rexian.cnwest.com/data/html/content/2024/11/265398.html
3.保险公司一年能出几次险一年内保险公司可出保几次同时,出险的次数和理赔金额还会对用户第二年的保费产生影响,会在此前的基础上进行上浮调整。。保险公司一年能出几次险 一年内保险公司可出保几次。http://m.husay.cn/a/202411/5259545.html
4.中国人寿医疗保险一年可以报几次?中国人寿医疗保险一年可以报的次数不限,但是需要以投保的保额限度为准。中国人寿医疗保险是报销型的产品,报销次数并没有限制,但是赔付的金额有限制,以所投保的保险产品保额为准。在看病的医疗花费,保险公司报销是需要先扣除社保报销的部分、免赔额的部分,剩下的金额按照合同约定比例进行报销,一直到保险金额报销完为止。https://m.csai.cn/wenda/975501.html
5.交强险一年可以报几次(http://insurance.cngold.org/)讯,交强险一年可以报几次?据金投保险网小编了解,交强险赔偿是没有次数限制的,可以进行多次赔偿,每次赔偿不能超过赔偿限额,但这并不意外这您在行驶的时候可以任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意外出险次数较多的话,那么相关单位在第二年续保的时候保费的费率会相应上浮具体上浮,您可以向...https://m.cngold.org/xianhuo/xw2282261.html
6.被工作人员骗去买人寿保险了,一年存一万,存三年,利息比银行高...我2017年在中国银行存钱,被工作人员骗去买人寿保险了,一年存一万,存三年,利息比银行高,请问是不是真的https://mip.64365.com/ask/7011906.aspx
1.保险合同一年可以复效几次保险行业法律知识保险合同是在购买保险是必须要签订的,而保险复效是在缴纳保险费用期限后,为投保者提供的可恢复效力的方式。那么,保险故意一年可复效几次?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保险一年可以复效几次 https://www.66law.cn/zhuanti/bxhy/zs/20.aspx
2.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上市多款保险新品,护航人民美好生活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人寿建司75周年和改革攻坚的重要一年。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再次展现其行业“头雁”的引领风范,加速推进产品供给端改革,推出了多款不同保障功能的保险产品,包括国寿鑫满益足两全保险、国...https://www.hxdsb.com/html/content/zt/269dcad252c541e2a8cc84d73c3bf849.shtml
3.人寿保险一年能报销几次,人寿保险—维思迈财经人寿保险一年最多可以报销三次,但不同的产品保费的报销次数是不同的,具体以产品合同为准,一年最多可以报销三次,而不是每次报销的金额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好是到正规的保险公司购买,比如说一年的人寿一年可以报销4次。赵风莉 近期获得1.5w赞 人寿保险一年最多可以报销三次,但不同的产品保费的报销次数是不同的,...https://www.openvsm.com/hot/ask/5656869.html
4.中国人寿的学平险能报销几次学平险能报几次? 学平险可以报销多次,报销次数不受限制,只要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学平险可以多次报销。但是,报销的总金额有上限,每年有最高报销金额的限制。此外,不同保险公司的学平险产品在报销范围、报销金额、报销比例等方面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具体报销次数和金额需要根据具体的保险产品和合同条款来确定。 其...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935748
5.中国人寿意外险一年能买几次?一年能赔偿几次?中国人寿意外险一年能买几次?一年能赔偿几次? 丸子酥心 写回答... 提交 2个回答 梧桐树保险规划师 0 您好,按照保障期限,可以将意外险分为长期意外险和短期意外险,都可以在一年内进行多次购买,不过,有的险种会有总保额或份数限制。若您想要在一年内多次购买意外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购买了多份意外险,意外身...https://www.wts999.com/articles/questions/detail/8285
6....行风热线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梅州分公司总经理廖耀恒中国人民财产保...兴宁新圩陈先生反映:老婆和儿子买了人身简易保险,之前是工作人员上门收款,近几年就自动扣费,现在三十年到期了,那个保险点又撤掉了不知道去哪里办理。 经联系陈先生,他购买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简易人身保险”,2019年11月满期,在满期后次月即2019年12月,陈先生可联系公司新圩镇的服务人员(已提供联系人和电话)或...https://www.meizhou.gov.cn/hdjl/zxft/xfrx/content/post_140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