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寿保险和长护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近一年——长护险如何护长远
一个失能老人牵动着一个家庭的悲欢哀乐。2016年,我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称“长护险”)试点,8年落地全国49城,其中就有湖南湘潭。
去年5月1日,人寿保险和长护险责任转换业务启动试点。近一年来实施成效如何?有哪些堵点亟待疏通?
守护幸福晚年,减轻失能老人护理负担
5年前,张爷爷和老伴李奶奶一起住进湘潭市贤芳苑养老中心。两年前,张爷爷患上阿尔茨海默症,李奶奶不幸偏瘫。
在贤芳苑养老中心,像张爷爷、李奶奶这样的失能老人,每天会有护工来帮助他们翻身、洗漱、喂食、喂药、协助大小便。
“去年,我听护工说,失能老人有护理费用补偿。”李奶奶说。在联系了经办长护险的保险公司后,工作人员第二天就来到养老中心,评估李奶奶和老伴的身体。经过鉴定,两人都符合长护险给付条件。算下来,可以节省不少费用:长护险参保之前,老两口每个月开支要6000多元钱;如今,每人每个月享有1050元补贴。
贤芳苑养老中心负责人何娟娟介绍,目前,该中心共有148位老人入住。其中60位失能老人,都享受到了长护险待遇。
偏瘫的郭奶奶家住湘潭市雨湖区,也是一名长护险参保人员。因为不愿住到医疗机构,也不想住进养老中心,她选择了上门护理服务。
“护理员每个月上门16次,给我擦洗按摩。我每次只要付15元,一个月共花费240元。其余960元由长护险基金支付。”郭奶奶说,享受上门专业服务,自己感受到了晚年的幸福。
2020年9月,湘潭市成为第二批长护险试点城市。3年来,湘潭市近6000人次享受长护险待遇,长护险基金累计支出约4500万元。
湘潭市医保局局长马金辉介绍,该市推出养老机构护理、医疗机构护理、上门护理和异地补助4种服务方式,60家定点服务机构覆盖所有县市区,48项服务标准涵盖医护、生活、康复等各方面。由此形成的“湘潭经验”,获国家医保局肯定。
拿保单换保障,险企需要积极破除难点
2021年,湘潭市公开招标引入多家保险公司,协助市医保中心经办长护险业务。
2023年1月,财信人寿成为湘潭市长护险主承保单位。财信人寿湘潭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夏来祥告诉记者,承保长护险,首先是严把评估第一道关口,精准评估适用人群;其次要当好基金“守门人”,确保每笔钱都用在刀刃上;最后还要稽核服务质量,防止欺诈骗保。
去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确自2023年5月1日起,人寿保险和长护险之间进行责任转换试点。这意味着,在长护险试点工作中,险企需要更多担当作为。
何为责任转换?
“过去,客户自己掏钱买保险;如今,拿保单可以换保障。”明亚保险高级经纪人杨尹佩向记者举例,比如,一位投保终身寿险的老人,突然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生活无法自理。终身寿险要等老人去世或全残后,才能给付保险金。现在,老人可以把寿险转换成长护险责任,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长期护理费。
记者了解到,试点近一年,虽有多家险企确定能开展转换业务,但是湖南却几乎没有实际转换案例。
问题出在哪里?杨尹佩分析,一方面,长护险转换业务非常复杂,涉及精算和推演等多个环节,保险公司明显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长护险认知不足,投保人很少提出转换申请。
“保险公司不应只着眼于长护险经办人角色,而应积极破除转换业务难点,设计合理有效的商业长护险产品,满足老年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杨尹佩说。
亟待提质扩面,让受益面由少数转为普惠
在湘潭,长护险试点3年多,还存在不少堵点。
长护险如何护长远?专家认为,亟待疏通堵点,提质扩面。
“既要继续立足省情实际,也要借鉴外省试点城市的经验成果。”近两年来,湘潭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朱健教授到上海、湖北等多地调研长护险试点情况。
他认为,长护险的发展方向,应由少数转为普惠,逐步实现全地域全人员均可参加。具体来说,加速推进筹资机制、服务体系、待遇给付、护理模式、信息化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协调统筹,建立应对不同类型照料需求的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制度覆盖范围和受益面。重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空间,加快培育稳定专业的服务队伍。
“在政策性长护险的基础上,还应该大力发展商业性长护险。”英国剑桥大学金融学教授唐加文提议,充分发挥商业长护险的补充保障作用,补齐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的短板。对商业长护险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开放企业和个人购买渠道。
撑好“长护伞”暖心护归途
何金燕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超过4000万。“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数量将继续增加。
近年来,养老需求与供给矛盾日渐突出,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障的需求大幅增长。8年前,长护险因爱而生,回应民众关切,也被寄予厚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让失能老人被温柔以待,关乎生命质量,亦关联人性尊严。家有失能老人,必有难以承受之痛。专业照料难找且价高,年轻人照护又力不从心。8年来,长护险这道光,为成千上万失能老人点亮暗淡晚年,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之难。
长护险的“湘潭经验”,是49个试点城市的一个缩影。笔者了解到,湘潭市80%的长护险参保对象会选择居家护理。“家观念”是支撑长护险的底层逻辑。有老人反馈,居家照护监管难,服务标准不统一。
长护险,包裹着暖意,正迎着光芒成长,相信一定会在探索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