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年终行业点评:值得?收获?发疯?坚持?

时光飞逝光阴流转,转眼之间,真的到了要跟2023年,告别的时候...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总结“保险业的2023年”,又或者是“你的这一年”?

是“值得”“收获”“疲累”“发疯”?还是“坚持”“躺平”“降级”“不安”?

别急,在想好之前,不妨跟随“13精”一起回顾下保险业这一年,总结过往、收拾行囊,再继续出发...

1

走过艰难2022,2023变幻莫测

这一年的保险“大事件”有点多...

其实,2023年12月15日,“13精”已经通过直播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回顾了保险业的2023年。

当时,小编有问大家觉得这一年行业的关键词是什么?

弹幕有人说“严”、“报行合一”、“代理人分级”、“降息”、“变幻莫测”,还有人说“道是无晴却有晴”...

从这些词大家也不难看出,这一年行业发生的故事真的很多,各种数据、消息也好像在不断地反转。

首先,从保费收入看,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1月末,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79万亿,同比增长9.6%。

回想年初,行业受春节假期和出行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开门红受挫,保费增速仅为3.9%。

后续,随着出行恢复财险保费增速迅速拉升,加上,3.5%定价产品停售预期刺激消费,助力行业保费增速一路走高,至7月末达到12.96%。

但是,停售后寿险业保费增速迅速下滑,8月、9月、11月均是负增长;财险方面,受意外险持续负增长和健康险等降速拖累,增速也有所放缓。

所以,从保费增速看,这一年也是两度反转,是低开高走又回落,年末可能接近10%。

当然,相比2020年至2022年,一直徘徊在5%左右的保费增速而言,至少,这一年从规模端看,我们终于熬过了此前的三年低谷。

2

“降息”一词贯穿全年

3.5%定价产品,7月底集中停售

不过,这一年行业保费增速大幅提升的背后,主要还是得益于寿险产品的热销,这就离不开“降息”一词。

从2022年至今,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三度下调,以三年定期存款利率,已经从2022年9月的2.6%降至1.95%,下降65个基点,首度进入“1时代”。

相比股票和基金的高风险高收益,更多的人在寻找稳定的投资产品,尤其是,能够让资产长期增值保值的产品。

保险因为具有长期投资属性,就成为了保险从业人员,甚至是银行客户经理,也在热推的产品之一。

再加上,从年初就疯传的3.5%定价产品或将于6月底停售,最终宣告以千余款产品在2023年7月31日前下架结束。

详见《告别3.5%!1400余款产品下架,全面复盘这次停售:为何与以往不同?未来又会怎样?》

这一切都助推了前文提到的寿险保费的快速增长,但是,身在同样的投资环境下,保险公司资产端也同样面临较大压力。

这一点,从三季度寿险公司利润再度下降,甚至还有个别上市险企当季亏损引发热议,也能体会一二。

详见《2023三季度寿险公司利润榜:一家亏超100亿,两家资不抵债》。

3

猜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尾

这一年“跌宕起伏”的保险股

这里,就必须提到2023年的另一个反转,年初很多险资都表示看好今年投资市场的行情,积极布局。

确实,一季度投资市场向好,加上同期基数较低以及上市险企今年开始执行新准则等因素,险企净利润大幅提升。

这也使得进入低估值区间的保险股,迎来一波上涨!

先是,2023年4月27日,保险巨头中国平安阔别8年迎来首个涨停,也创了近年来最大交易额,当天成交额超120亿。

后是,2023年7月25日,时隔4年5个月,中国太保再度涨停,详见《继平安涨停后,又一只保险股涨停,下一个会是谁》。

但是,资本市场的变幻莫测也让不少险企吃了亏,三四季度的不断震荡磨底,导致前文提到的一些公司三季度利润大幅下滑。

对于上市险企而言,市场给的反馈也是猝不及防...

从8月至今股价持续下挫,除太保和新华外,其他公司已经从跑赢到跑输上证综指,跌幅最高的为-20%左右。

年中的时候,我们做过调研,当时大多数人还认为保险股今年是上涨的,如此反转,是否也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呢?

4

海外银行的事件

当然,出乎意料的又何止是保险股?这一年“风险”二字,也是大家不可忽视的关键词。

年初,从svb开始的一系列海外银行风险事件,之后,部分信托产品逾期,一些财富管理公司产品兑付危机等。

往好的方面看,是这些事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风险意识,这也是保险产品最近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

但是,回顾保险业的发展,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接受风险处置的公司也不是没有。

详见《7家被接管,12家被监管:大而不能倒,小又如何生?》。

从结果看,这些公司的保险产品,都没有受到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在就svb银行事件回答议员们,关于为何经历过08年的金融市场,还会再次出现类似风险这一问题时,监管方面表示“没有一个风险事件是单独的,也没有一种解决方案是可以通用的”。

读懂这句话,可能才是未来大家能够确保投资稳健的核心!

所以,大家在购买任何产品之前,都要充分了解清楚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产品的收益兑付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等。

毕竟,就连一代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也曾说过“一看到金融公司把心思放在追求靓丽的业绩上,我们就很紧张”。

他还说过“投资只要做好两件简单的事就可以了,一个是估值,一个是安全边际”!

详见《致敬一代投资大师:这些年芒格都说过什么?》

5

金融监管总局成立

保险业进入“第4个监管时代”

2023年3月,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详见《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定”方案出炉:27+1个内设机构,司局级领导职数114名,行政编制910名》。

这也标志着在经历50多年的发展后,我国保险行业正式进入第四个监管时代!

第一个阶段,是复业之初,“人民银行”时期的混业统筹监管时代。

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由保监会监管的时代。

第三个阶段,是2018年“一行两会”时期,由银保监会监管的时代。

第四个阶段,金融监管总局成立后,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引导行业改革转型向保险强国迈进。

近期,《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等新规已经下发,后续,保险法修订、金融稳定法立法等,预计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

6

头部寿险公司先后发债

地方国资参与中小险企增资扩股

此外,在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其中,关于机构定位方面,提及“要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

自2020年至今,大多时候险企的增资都处于较低水平,截至12月5日,2023年也有13家险企成功增资,共计增资超105亿。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家险企的增资背后都有地方国有企业身影。

比如,华贵人寿增资获批,茅台集团将成第一大股东;中韩人寿引战增资,多家浙江地方国企成为新进股东;物产中大拟向信泰人寿增资不超过60.65亿元等...

再加上,既然靠股东增资不顺畅,补充公司资本的方法,就只剩下发债这一条路了~

截止2023年12月5日,16家险企获批发债超1000亿,其中,资本补充债647亿,永续债445亿。

详见《182家险企注册资本:年内增资105亿!行业拟发债超千亿,资本补充债646亿,永续债445亿!》

所以,这种变化与15年16年那波资本进来之后相比不同,是否也将意味着未来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7

“报行合一”的核心

推动险企提升“负债质量”

2023年,大家讨论最多的可能还是“报行合一”!

一方面,3.5%产品停售后,报行合一叠加不断下降的保费增速,让从业人员有所担忧。

另一方面,此前监管曾表示,将抓紧启动个代、经代“报行合一”,大家也关心这一政策对渠道和自身的影响,甚至是后续产品的销售等。

详见《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发布会:回应银保渠道关停、“报行合一”,强调压实主体责任、总精责任》。

其实,大家如果理解“报行合一”背后的根本,是要提升负债质量,就也不必太过担心。

从2022年划定增额终身寿险的“三大红线”,到险企考虑自身负债成本压力纷纷停售3.5%的定价产品。

甚至是如今的严格“报行合一”,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详见《监管发文:严格“报行合一”,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还是考虑保险业当前所处的投资环境,利率中枢持续下移,资产端承压,投资市场复杂多变。

对于穿越长周期的保险产品而言,必须要确保险企的负债质量,才能助力行业稳健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这也是为何年初,监管召集20余家寿险公司进行座谈研讨,主题就是《引导人身保险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

8

3.0%定价时代

保险产品的“变”与“不变”

进入“3.0%定价时代”,主力热销产品会是什么,是大家关心的焦点。

所以,“保底+浮动”类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会是主流产品,是业内的普遍预测。

这一点,从保险业的发展历史上也能看出来...

2022年11月,银保监会正式下发《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随后又下发《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

要求险企披露一年期以上人身险产品的现金价值全表以及产品说明书,还有分红险各产品的红利实现率等。

随着红利实现率和万能险结算利率等数据披露的规范化,以及监管从“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的规范保险销售行为。

详见《650余款分红险:200余款超100%,300余款为100%》

这些监管措施,也将对3.0%时代“保底+浮动”类产品,规范和稳健发展助力。

9

个代分级紧锣密鼓

人数↓产能↑,未来专业化

从渠道发展看,个代和银保也是“风水轮流转”...

上一轮,个代渠道地位的快速上升,得益于2015年代理人考试被取消后,从业人员迅速扩容的那一波“人员红利”。

甚至于,那个时期大家还有着“千万代理人”的梦想,可现如今行业清虚向实和新生儿下降等因素,已经注定这恐是个“空梦”...

既然,人员红利难以为继,下一阶段,无论是哪个渠道,专业化都是最现实的一条出路...

早在2022年,原银保监会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及个代转型要从根本问题着手,解决收入、合同、社保等问题~

今年,金融监管总局更是首次统一对保险销售行为的监管要求,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详见《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

其中,就包括“产品分类、人员分级”,按级销售!

保险行业协会已于近日向各家险企,下发《个人保险代理人销售能力资质等级标准(人身保险方向)(讨论稿)》。

需要注意的是,三级和四级,只要符合申报条件就可以直接申请,可二级和一级则需要逐级获得,且都有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最低年限要求。

比如,申请二级代理人,硕士学历也要有1年的保险代理从业经验。

目前,大家人寿保险事务所、CGI家族办公室孵化中心,以及太保寿险正式发布太保「家傳」家族办公室等。

再加上,代理人分级的原则,强调职业导向、客户导向、技能导向、规范导向,都预示着未来个代专业化发展是大趋势。

10

展望2024年

利率下调仍将持续

报行合一推广至全渠道

展望未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曾在2023年金融街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表示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

一方面,是过去三年保费增速虽高,但人均保费只有全球平均的七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加速推进,健康险、家财险和巨灾保险等潜力巨大。

展望2024年,此前高盛研究部表示“2024年稳健增长的政策支持力度应超出2023年。为了配合政府债券发行及需求侧政策刺激,人民银行或需要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降准降息。”

因此,高盛研究部预测2024年会有三次降准,一次降息!

目前,各家险企也在积极布局,中国人寿在近日召开会议时也表示,“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到位。要抓好明年一季度销售工作组织,千方百计稳定公司业务发展大盘。”

“双向奔赴,共赴山海”

最后,愿未来保险业,给大家提供的不只是情绪价值,还有经济价值!

好比,京东年底的大新闻,一线业务人员涨薪幅度近100%,哈哈~

也愿每一位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大家,怀揣对保险强国的美好愿景,与行业一起“双向奔赴,共赴山海”!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明确从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要求出发,要从五个方面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健全金融市场制度体系,二是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结构优化,三是加快培育一流金融机构,四是以五大金融为方向提升金融业服务功能,五是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

再见,2023!

温馨提示:没有存入个人养老金的大家,一定要抓紧啊,可以享受1.2万的税前扣除优惠啊~

而且,现在还有一些个人养老金版本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最低保证利率可以达到3%!

更多内容,大家可以去公众号后台,回复“个人养老金”了解...

THE END
1.保险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值得我们从事终身!值得我们从事终身! 保险是一种金融服务行业,其主要目的是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和财务保障。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为客户提供保险保障,当客户遭受意外损失时,保险公司会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赔偿,从而帮助客户减轻损失。保险行业的发展与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和需求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风险保障的...https://www.xyz.cn/toptag/baoxianshiyige-580156.html
2.刀大的Jrs,保险这个行业值得入吗?步行街主干道近期有个机会加入保险公司,算是国内头部。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在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下,保险行业潜力...https://bbs.hupu.com/628347913.html
1.明亚恒成团队值得加入吗?聊一聊明亚恒成团队的前世今生!培养1000位专业寿险顾问培育,和100位MDRT会员;做国内专业的、受人尊重的保险经纪人团队。 做团队的第一时间,我就想好了我们的目标,方向,策略,怎么做?会遇到哪些困难,并怎么解决?也去拜访了很多行业顶尖高手,学习他们的策略和方法,博采众长做自己特色的团队,找到跟自己一样价值观的人,一起去成就彼此,成人达己。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1658892&efid=xShWHy-DfjJJshSaFFVTcg
2.2021做保险好吗?做保险哪里好?有什么用?那么做保险好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去做保险了呢,今天小沃就跟你说说做保险行业的好处。 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仅次于美国。行业专家称: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红利仍将持续”、“人均财富保持增长”、“养老健康缺口大”、“市场潜力仍待开发”等五大因素的驱动下,未来十年...https://m.vobao.com/news/1007891868666121518.shtml
3.人寿保险业务员好做吗,这份工作值得一试吗基础知识前言:作为一名人寿保险业务员,这份工作究竟好不好做,值不值得一试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人寿保险业务员的建议。人寿保险业务员的主要职责是与客户建立联系,评估客户的保险需求,向客户推荐适合的保险产品,并协助客户购买保险。人寿保险业务员的薪酬和工作环境人寿保险业务...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586107
4.利率下行对保险公司经营影响几何?3.2 目前寿险行业面临经营压力,但是否重演“覆辙”值得商榷 2023 年及 2024 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净利润有所承压。1)从保险行业整体数据来看,2023 年已披露净利润的 151 家公司(寿险 70 家,财险 81 家,剔除不可同比的公司)合计净利润为1817 亿元,同比-17.2%,其中财险公司盈利490 亿元,同比-13.0%;寿险公司净利润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4597
5.基金从业资格证真的值得考吗?金融业近几年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都是很大的,金融行业的入门资格设置比较低,考试难度也相对较低,但大趋势肯定是这个行业的人才逐渐趋于饱和,考试难度也会随之上升,同学们有对证券行业感兴趣或者从事金融相关工作的,都可以考虑在难度未增加前先通过考试,接下来小编就基金从业证值不值得考这个...https://www.gaodun.com/qh/1153564.html
6.年轻的母亲经典作文1100字(通用26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可以去做老板,也可以像妈妈一样去做保险行业,这一切并不值得羞耻。这不是她一时脑热去选择的职业,而是她为了保障自己不与世界脱轨,尽情享受充满不可能性人生的方式。如果房屋少了普通的顶梁柱,那艺术品一般的建筑也会砰然倒塌。对于这个世界,如今的妈妈,正像那些柱子中的一个,用微小的力量,...https://www.ruiwen.com/zuowen/mama/7717206.html
7.平安保险新人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以前我一直认为做保险是件很累又很无趣的职业,但是培训让我彻底摈弃了对保险的偏见。只要给予客户专业的理财服务,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那就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其实不管是做什么行业也都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在这培训的八天里,让我迸发出了一种对事业的激情。我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过一天算一天数着日子过的人...https://m.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0312150444_388010.html
8.保险公司培训心得(通用20篇)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业务不太熟练吧,还有就是自己的脑子里的知识太少,不能很好的去和客户沟通,不能恰到好处的.切入保险。从上次退保之后,我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这又需要作出人生的抉择了,继续干还是不干呢。干吧,那么熟的客户都让我丢掉了,我还能在这个行业干下去吗,自己以后还能有业务吗?不干吧,自己有...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10115005516_296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