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7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适用最大诚信原则时,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担保对某种特定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或担保其真实性。该行为称为(B)

A.告知B.保证C.弃权D.禁止反言

2.保险合同生效后,投保人过被保险人失去了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保险合同随之失效,但例外的险种是(D)

A.责任保险B.汽车保险C.企业保险D.人身保险

3.保险近因原则是确定保险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因原则所判断的关系是(D)

A.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关系

B.保险人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C.被保险人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D.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4.抵押权人为抵押物投保,债务人履行完债务时,保险合同变更属于(A)

A.主体变更B.客体变更C.内容变更D.形式变更

5.保险利益的成立须有一定的条件,投保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利益主要表现为(D)

A.合理的利益

B.确定的利益

C.经济上有价的利益

D.具有利害关系的利益

6.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D)

A.无限告知义务

B.部分告知义务

C.全部告知义务

D.询问告知义务

6.《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C)

A.最大诚信原则

B.公平合理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稳定性原则

7.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包括(A)

A.附和性和射幸性

B.附和性和有偿性

C.双务性和射幸性

D.附和性和不对称性

8.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D)

A.告知、担保、弃权与合理反言

B.告知、保证、主张与禁止反言

C.告知、诚信、弃权与禁止反言

D.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

9.保险人的告知一般称为(C)

A.明示保证

B.明确列明

C.明确说明

D.保证保险

10.投保人的告知形式为(C)

A.有限告知和询问回答告知

B.有限告知和无限告知

C.明确说明和明确保证

D.明确表示和明确列明

11.保险合同一方既然已放弃他在合同中的某种权利,将来不得再向他方主张这种权利(C)

A.弃权

B.告知

C.禁止反言

D.弃权

12.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称为(A)

A.保险利益

B.经济利益

C.法律权益

D.经济权益

13.投保人将走私、贪污所得的利益投保,则保险合同(C)

A.生效

B.成立

C.无效

D.附条件成就后生效

A.保险利益的转移

B.保险利益消灭

C.保险利益的转嫁

D.保险利益灭失

15.在海上运输货物保险中,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的时效规定是(C)

A.被保险人必须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B.须在承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C.被保险人必须在索赔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D.被保险人必须在投保后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16.雇主对其雇员在受雇期间因从事与职业行为有关的工作而患职业病或伤、残、亡等依法应承担医疗费、工伤补贴、家庭抚桖等责任具有保险利益,应投保(B)

A.公众责任保险

B.雇主责任保险

C.职业责任保险

D.产品责任保险

17.坚持损失补偿原则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实现保险的基本只能和有利于防止被保险人通过保险获取额外利益(D)

A.维护双方利益

B.便于衡量损失

C.减少财产损失

D.减少道德风险

18.人身保险所以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的主要原因是(C)

A.人身保险的期限较长

B.人身保险保险金额较大

C.人身保险的可保利益无法估价

D.人身保险具有储蓄性

19.重复保险的损失分摊是在(A)之间进行

A.保险人

B.保险人与被保险人

C.被保险人

D.保险人与投保人

20.保险损失的近因,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时(D)

B.引起损失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C.空间上最接近损失的原因

D.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或支配作用的原因

21.某日天降大雨并伴有炸雷,炸雷击断某住户房屋后面的一棵大树,大树压到房屋,房屋倒塌,导致该住户的电视机损坏,则电视机损坏的近因是(A)

A.雷雨天气

B.大树的折断

C.房屋的倒塌

D.电视机质量问题

22.按近因认定的基本方法之一,即从最初事件出发,按逻辑推理判断可能连续发生的事件,直到追溯至最终事件的损失,如果推理判断与实际发生的事实相符,则近因是(D)

A.系列中全部事件

B.系列中任意事件C最后的事件D.最初的事件

23.财产保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列保险业务中,属于狭义财产保险的是(A)

A企业财产保险B意外伤害保险C信用保险D健康保险

24.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财产保险业务包括(C)

A财产损失保险、意外伤害、健康保险B财产损失保险、保证保险、意外伤害

C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D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

25.土地、江河不能够作为保险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其原因是(C)

A造成的损失太大B损失一般不会发生C无法用货币衡量D不属于投保人的固定资产26.根据保险利益的量的限定,对于确定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的有关规定是(D)

A保险金额须以保险人的意愿为限,超过部分无效

B保险金额须以投保人的意愿意为限,超过部分无效

C保险金额须以财产的预期价值为限,超过财产的预期价值部分无效

D保险金额须以财产的预期价值为限,超过财产的实际价值部分无效

27.在理论上,财产保险金额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以下不适合投保人确定财产保险金额的依据是(D)

A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B保险标的的最大可能损失

C保险标的可预期损失D保险标的实际损失、间接损失

28.我国雇主责任保险扩展承保的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是指(D)

A雇员B雇主C雇员和雇主D雇员和雇主之外的人

29.在风险管理的各种方法中,人们之所以选择保险,其目的是(D)。

THE END
1.万众一心的意思急求万众一心的意思急求更新时间: 2024-11-21 23:58:53 八字精批2025流年运势八字合婚八字起名万众一心,是指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出自于《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出自的典故具体讲的是,在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汉灵帝派朱隽率军去镇压,朝廷派出朱隽在南阳城外堆了一个比...http://m.7tqp.com/news_2580470.shtml
2.一人为众众人为一体现的保险特征一人为众体现为人定胜天的力量,众人为一体现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境界不一样自然理解也不一样。https://iask.sina.com.cn/jx/sh/160370703247735031486.html
3.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 A.经济性 B.互助性 C.科学性 D.商品性 参考答案: 点击查看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约束保险人与投保人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形式是...https://m.ppkao.com/tiku/shiti/8524701.html
4.1如何理解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doc保险在一定条件下,分担了个别单位和个人所不能承担的风险,从而形成了一种经济互助关系。它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互助性是保险的基本特性。? (三)法律性? 保险的经济保障活动是根据合同来进行的。所以,从法律角度看,保险又是一种法律行为。 ?(四)科学性? 保险是以数理计算为依据而收取保险费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110/82157312.shtm
5.保险的由来及发展公元前2000年,在地中海一带,海上贸易活动开始兴起。在航行的过程中,有时候为了避免船只倾覆,不得不抛弃船上的货物,商人们提出了一条共同遵循的原则:“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公元前916年在《罗地安海商法》中正式规定:“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而抛弃船上货物,所导致的损失由全体受益方来分摊。” ...https://www.meipian.cn/1mmipeha
6.法律效力可以分为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A.一人为众,众人为一B.大数法则与概率论C.保险费率的厘定D.保险准备金的提存 答案解析与讨论:点击查看 第4题:简述个案研究法。 答案解析与讨论:点击查看 第5题:“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所体现的保险特征是( )。A、经济性B、互助性C、法律性D、补偿性 答案解析与讨论:点击查看 第6题:单纯性外痔的...https://www.netkao.com/shiti/819672/363927h79tnm2d9d.html
7.财产保险理论与务实复习测试“财产保险的产生源于“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共同海损分摊制度,这说明单个个体是很难应对自然灾害的,只有用保险的方式才能达到个体损失最小化。”这种说法是()。 A:完全不正确的 B:完全正确的 C:部分正确的 D:部分不正确的 *17. 强制性是财产保险的基本特征。() A:正确 B:错误 *18.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https://www.wjx.cn/vj/wFlKLJ3.aspx
1.成语故事万众一心背后的寓意而“万”、“众”、“一”、“心”这四个字,也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概念。"万"指的是无数或广泛,“众”则意味着多人,“一”的意思是单数或完全,一起,“心”自然代表的是思想或者感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万众一心”的表达方式其实是一种强调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向前推进的心态。https://www.polkmncvd.cn/cheng-yu-gu-shi/764286.html
2.万众一心是什么短语2.万众一心什么意思? 万众一心的意思 万众一心(拼音:wàn zhòng yī x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后汉书》。 “万众一心”意为千万人一条心,后多用来形容广大人民团结一致。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定语,也作状语;含褒义。 https://www.bozhoutz.com/cyjx/16412.html
3.万众一心的意思解释和造句6.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意思 万众一心造句子写一句话英文例句 成语名字: 万众一心 成语解释: 一万个人一条心,比喻众人团结合作力量大,一心一意,精诚合作 近义成语: 十箭难断 众志成城、 众擎易举、 步调一致、 人多势众、 上下一心、 戮力同心、 举国同心、 集腋成裘、 万全之策、 齐心协力、 聚沙成塔、 同心...https://www.ganyupt.com/cyjd/16264.html
4.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万众一心的状态总结来说,当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像“万众一心”那样,全神贯注地思考问题,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作用,并始终保持希望,以此为动力不断前进。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眼前的问题,还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此乃成长与发展之关键所在,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蕴含的一种智慧,其价值至今仍然令人...https://www.kdledjgud.cn/cheng-yu-shi-yi/750051.html
5.成语接龙万众一心团结协作万众一心的力量总之,无论是在科技创新、教育教学还是体育竞技或者商业运营中,“成语接龙万众一心”都是一种强有力的驱动力,它提醒我们即使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只要大家保持一种集体意识,一起为目标奋斗,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就是所谓的"一人之力不足以敌天下,而千人之手却可驾御江山”。https://www.ivfdelvfln.cn/sheng-xiao-cheng-yu/432207.html
6.万众一心接龙成语智慧汇聚共同进步的征程最后一点是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奋斗直至成功。不懈努力才会开花结果,而这份决心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巨大动力。正如古人所说,“登山涉水非耻,但功夫不足为悔”。只要我们持续努力,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够迈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步。 标签:气象万千成语接龙、呆若木鸡成语接龙、一清二白成语接龙、心想事...https://www.itrfvxtz.cn/cheng-yu-jie-long/724095.html
7.万众一心成语接龙心怀天下文明传承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心怀天下”是一种极高的品德表达。它意味着一个人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思想体现在政治上是以大局为重,能够牺牲个人的私欲为了集体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无论是公务员、企业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培养这种“万...https://www.gaoseol.com/san-guo-cheng-yu/782638.html
8.万众一心成语接龙联心共创探索传统智慧中的集体协作之美总之,无论是在历史上的伟大事件、现代企业管理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互动,“万众一心成语接龙”都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够激发我们追求共同目标的心情,以及加强团队协作效率,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https://www.vanbub.com/cheng-yu-ying-yong/703087.html
9.保险具有“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特征,体现了保险的()保险的基本特性是(),它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思想。 A.科学性B.法律性C.经 保险的基本特性是(),它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思想。 A.科学性 B.法律性 C.经济性 D.互助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A.经济性B.互助性...https://m.educity.cn/souti/3C3805A3.html
10.汪三贵:贫困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机制创新三农论剑因此,需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建立保险防范意识,按照“居民主动参与、政府适当补贴、市场有效调节”的原则,推动建立居民参与、政府主导、市场协同的返贫预警和治理模式,真正发挥商业保险“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属性优势。可以尝试探索建立类似于“相互保”的共享保险模式或者建立防贫保险基金,从政府、社会(保险公司、合作...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18822.html
11.我的名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上一句是什么?【单选题】寂寞不是病态心理,而是人心路历程的标志。我国有许多有名的诗篇,都得力于作者当时心境的淡泊寂寞,如众人熟知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一言以蔽之,当心灵产生寂寞感的时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你的天赋才华会因寂寞的冶炼而升华一个境界。 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https://www.shuashuati.com/ti/7561af970f7c4e5f8b8974e7a7dbebf6.html
12.社会保险基金有哪些特点4、互济性: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中,社会保障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基金来源于社会统筹,用于社会成员,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互助互济性。 5、政府干预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精算、测定都体现了政府应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 https://www.66law.cn/laws/148087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