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新业务价值是指新销售的保单预期未来产生的收益贴现到今年的价值,反映的是公司经营能力和新业务拓展销售水平,也是评估公司业务增长潜力的一个指标。新业务价值受年化新保费和新业务价值率两个指标共同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上半年六大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的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代理人产能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在“报行合一”及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保险公司银保渠道费用率下降,助力负债成本的降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六大上市寿险公司中,人保寿险和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长幅度最大,其中银保渠道贡献价值增长都较为突出。以银保业务占比超过五成的人保寿险最为典型,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新业务价值39.35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银保渠道实现半年新业务价值19.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66.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其中银保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7%。太平人寿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个险依然在新业务价值贡献中占大头,但在增量中银保贡献了42%。
2024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为223.20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为181.06亿元,同比增长10.8%;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6.41亿元,同比增长17.3%。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90.37亿元,同比增长22.8%,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9.5%,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5%。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受益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银保“报行合一”、产品结构改善,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半年报数据显示,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率为24.6%,同比上升12.4个百分点;其中银保新业务价值率为20%,同比上升16.4个百分点。平安人寿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为24.2%,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其中银保新业务价值率为22.5%,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18.7%,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其中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12.5%,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对于新业务价值的亮眼表现,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表示,这主要是落实“报行合一”监管要求以及公司内部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据其透露,上半年,太平人寿银保渠道的平均手续费费率下降了19.6%,银保的固定费用也下降了18.5%。“在已经取得较好成绩基础上,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渠道专业化经营。”程永红表示。中国太平下半年将进一步落实“报行合一”以及推动渠道专业化进度,持续压降负债成本、优化负债结构,并预计今年新业务价值依然能保持两位数增长。
谈及“报行合一”对行业的影响,罗艳君表示,强化“报行合一”要求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长期利好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可以推动佣金水平回归合理范围,促进行业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公司通过产品和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中小公司将更多资源聚焦细分领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能力。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监管强力推行银保渠道的“报行合一”,治理了银保渠道的费用乱象,减少了保险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对保险机构银保渠道的总体佣金降幅为30%,对于部分产品的佣金降幅甚至达到60%,因此也大幅降低了保险机构的销售成本。
“在此背景下,部分保险机构靠简单的高费用投放来赢得银行渠道资源的模式无以为继,因此必须转为通过更有吸引力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品牌和口碑来赢得竞争,这有利于优质的保险公司更多取得银保渠道的份额,从而也改善了行业的业务品质。”周瑾认为。
记者注意到,受“报行合一”压降趸交业务影响,上半年头部寿险公司银保渠道新单保费承压。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受访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对新单保费收入在短期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影响会逐渐递减,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关系有一个从严重失衡,到重新平衡的问题,银行需要一个接受这种改变并适应这种改变的过程。
在王国军看来,“报行合一”对保险公司的利润水平有正向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延续并得以巩固。下半年寿险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利润水平还将继续提升,但较上半年的增速可能会有所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