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银行保险机构应在15日内处理消费投诉情况复杂可延至30日

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维护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银行保险机构消费投诉处理工作,中国银保监会起草了《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投诉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投诉办法》包含总则、组织管理、投诉处理、工作制度、监督管理、附则等6大部分,共45条。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规定机构职责。《投诉办法》明确银行保险机构是处理消费投诉的责任主体,按照依法合规、便捷高效、标本兼治和多元化解原则,对消费投诉事项进行分级管理,落实属地责任,充分考虑和尊重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公平合法作出处理结论。

完善投诉处理体制机制。一是为改变投诉处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溯源整改机制,通过投诉个案的处理,及时查找引发投诉事项的原因,完善产品设计,提升服务水平。二是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在投诉处理工作人员配备、统计分析、考核评价、登记存档等方面完善机制,同时建立投诉处理回避制度,指定与被投诉事项无直接利益人员核实投诉内容,以避免投诉处理人员因利益冲突导致纠纷久拖不决、问题隐瞒不报得不到处理。

便民高效化解投诉。《投诉办法》从强化机构主体责任角度,要求最大限度方便消费者投诉。一是简化了受理程序,规定银行保险机构不得拒绝接受消费者合理投诉诉求,已经掌握或者通过查询内部信息档案可以获得的材料,不得要求投诉人提供。二是答复处理意见时应告知消费者向上级机构申请核查以及调解、仲裁、诉讼等救济渠道,充分保障消费者申诉权力。三是要求投诉人应当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投诉处理单位办公经营秩序,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者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四是为保护真实消费者权益,银行保险机构在投诉处理中应当核实投诉人身份,保护投诉人信息安全,发现消费投诉不是由投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受托人提出的,银行保险机构可不予办理。

《投诉办法》的制定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畅通投诉渠道、提高处理效率,提升消费者对银行保险机构投诉处理工作满意度。同时,也将有利于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强化监管为民理念,坚持依法履职,指导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以下简称“投诉处理”)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投诉处理工作应当坚持依法合规、便捷高效、标本兼治和多元化解原则。

第四条银行保险机构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及时规范处理消费投诉的责任主体,负责对分支机构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管理、指导和考核,协调、督促分支机构妥善处理各类消费投诉。

第六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保监会”)是全国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监督单位,对全国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中国银保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应当对辖区内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推动辖区内建立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银行保险机构及各级分支机构应当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或机构负责人分管本单位消费投诉处理工作,设立或者指定本单位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管理部门和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工作人员,牵头负责本单位消费投诉的协调处理、运行监测、统计分析、考核管理等工作。

银行保险机构及各级分支机构应当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消费投诉处理工作顺利开展。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设立或指定消费投诉接待区域,配备录音录像等真实记录投诉接待过程的设备,加强消费投诉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投诉事项处理流程和管理。

第九条银行保险机构开展投诉处理工作应当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充分考虑和尊重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公平合法作出处理结论。及时查找引发投诉事项的原因,健全完善溯源整改机制,切实注重消费者消费体验,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章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

第十一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负责处理因购买其产品或接受其服务产生的消费投诉。

第十二条银行保险机构可以要求投诉人通过其公布的投诉渠道提出消费投诉。

采取面谈方式提出消费投诉的,银行保险机构可以要求投诉人在其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名投诉人采取面谈方式提出共同消费投诉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超过5名。

第十三条银行保险机构可以要求投诉人提供以下材料或者信息:

(四)投诉人提交书面材料的,应当由投诉人签字或盖章。

银行保险机构已经掌握或者通过查询内部信息档案可以获得的材料,不得要求投诉人提供。

第十五条银行保险机构可以接受投诉人撤回消费投诉。投诉人撤回投诉的,消费投诉处理程序自银行保险机构收到撤回投诉申请当日终止。

第十六条投诉人提出消费投诉,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者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投诉人在消费投诉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投诉处理单位的办公经营秩序。

第十七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投诉处理回避制度,收到消费投诉后,应当指定与被投诉事项无直接利益人员核实投诉内容,及时与投诉人沟通,积极通过协商方式解决消费纠纷。

投诉人在已有消费投诉处理期限内再次提出同一消费投诉的,银行保险机构可以合并处理,如投诉人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需要查证的,处理期限自收到新的投诉材料之日起重新计算。

在投诉处理过程中,发现消费投诉不是由投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受托人提出的,银行保险机构可不予办理,并告知投诉提出人。

第十九条银行保险机构在告知投诉人处理决定的同时,应当说明对消费投诉内容的核实情况,作出决定的有关依据和理由,以及投诉人可采取的向其上级机构申请核查或调解、仲裁、诉讼等救济渠道。

第二十条投诉人对银行保险机构分支机构消费投诉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该机构的上级机构书面申请核查。核查机构应当对投诉处理过程、处理时限和处理结果进行核查,并应当自收到核查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查决定并告知投诉人。

银行保险机构与投诉人对投诉处理决定、告知期限、告知方式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按协商确定的内容履行。

第二十二条银行保险机构在投诉处理工作中应当核实投诉人身份,保护投诉人信息安全,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第二十三条银行保险机构在投诉处理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向投诉人提出通过调解方式解决消费纠纷的建议。投诉人同意调解的,银行保险机构应当与投诉人共同向调解组织提出申请。调解期间不计入投诉处理期限。

第四章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制度

第二十五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健全本单位消费投诉处理工作制度,明确投诉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处理时限等要求。

第二十八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消费投诉登记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消费投诉登记记录、处理意见等书面资料或信息档案应当存档备查,法律、行政法规对保存期限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重大及群体性消费投诉处理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重大及群体性消费投诉。

重大及群体性消费投诉包括以下情形:

(一)因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引发的投诉;

(三)50名以上投诉人提出的群体性投诉;

(四)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的其他重大投诉。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明确银行保险机构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设立投诉转办服务渠道,方便投诉人反映与银行保险机构的消费纠纷。

第三十二条投诉人反映与银行保险机构的消费纠纷,同时提出应当由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处理的其他事项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消费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投诉转送至被投诉银行保险机构并告知投诉人,投诉人无法联系的除外;投诉人同意的,也可将投诉转送至银行业保险业消费纠纷调解组织。

第三十四条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保险机构消费投诉处理情况进行督查。

第三十六条银行保险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按照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要求报告本单位消费投诉统计数据及投诉处理工作情况,并按照银行业保险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要求及时报告重大及群体性消费投诉情况。

银行保险机构应对报送的消费投诉统计数据、投诉处理工作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各银行保险机构数据、报告报送情况及内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第三十七条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将转送银行保险机构的消费投诉情况进行通报和对外披露,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第三十八条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银行保险机构投诉处理体制机制、处理效率、处理效果等情况纳入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

第三十九条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银行业保险业消费纠纷调解组织建设的指导,推动建立行业调解规则和标准,促进行业调解组织的各项工作健康、规范、有序开展。

第四十条银行保险机构在处理消费投诉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其限期整改:

(二)未按本办法规定程序办理消费投诉并告知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绝配合调解工作或履行调解协议的。

(二)未按本办法规定报告消费投诉处理工作有关情况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并未按要求整改的;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所称银行保险机构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由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机构及其他经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以内”“以上”均包含本数。

本办法中除“7个工作日”以外的“日”为自然日。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由中国银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自2019年*月*日起施行,原《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中国保监会主席令2013年第8号)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监会机关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规程的通知》(银监办发〔2018〕13号)同时废止。原中国银监会、原中国保监会以前发布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THE END
1....人身险理赔服务评价管理体系保险金保险业保险公司保险行业服务规范提出,保险公司应建立7天×24小时服务热线或提供7天×24小时线上渠道报案服务,并在营业网点正常工作时间提供理赔报案受理服务。保险公司在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在30日内作出核定。对于含有重大疾病保障责任的保险合同,自合同成立之日起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CMFBUR0519QIKK.html
2.众安在线个人住院医疗保险条款(2020版)到本合同满期日时,被保险人未结束本次住院治疗的,保险人继续承担因本次住院发生的、最高不超过本合同满期日后30日内的住院医疗费用。 2.特殊门诊医疗费用 指被保险人在医院接受特殊门诊治疗时,被保险人需个人支付的、必需且合理的特殊门诊医疗费用,包括: ...http://issm.suning.com/articleDetail_A11023.htm
3.中保协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2020版)第六条 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被保险机动车驾驶人(以下简称“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直接损失,且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范围,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第七条 保险期间内,被保险机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经出险地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立案证明,满60...https://www.meipian.cn/35fmyu1y
4.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医疗责任保险第十四条本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 第十五条保险人依据第十九条所取得的保险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 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https://wap.iachina.cn/col/col2624/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保险法第17条规定的“明确说明”应如何理解的问题的答复》法研[2000]5号答复中,针对“明确告知”的形式作出了规定,即“明确说明”是指:保险人在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之前或者签订保险合同之时,对于保险合同中所约定的免责条款,除了在保险单上提示投保人注意外,还应当对有关免责条款的...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558104563198oo307736
6.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 第十二条 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263
1.金融消保小贴士丨风险提示—如实告知诚信投保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案例中陈某在投保时隐瞒被保险人健康状况,保险公司按照标准体予以承保,在被保险...https://www.cpic.com.cn/c/2024-11-19/1867934.shtml
2.两项保险业标准出炉规范人身险和车险理赔服务《人身险规范》是人身险理赔服务首个全国性行业规范,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坚持把保险消费者“满不满意”作为检验理赔服务的“试金石”,通过简化理赔流程、优化线上工具等措施,提升保险消费者服务体验;二是围绕保险消费者关键服务触点,细化报案、索赔、理赔审核、结案支付、理赔查勘、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及理赔纠纷多元解决方案...https://jrj.sh.gov.cn/BX205/20241120/d21ac9f385f644488a16794a532424d5.html
3.2015年保宝网模拟考试真题1、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进行核定后,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在三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 2、保险经纪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199313.html
4.保险公司理赔超过30天后拒赔?应该怎么办?附处理流程!前言:保险法二十三条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的理赔时效只有30天。如果超过30天没有得到赔偿,应该按如下流程进行处理:处理流程:1、查明没有赔付的原因。保险公司是否收到了理赔...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432123
5....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游客学员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为了确保驾驶人在经历重大交通事故后,仍然具备安全驾驶的身体条件和能力,同时也是对驾驶人的一种管理和监督措施。如果驾驶人未按照规定参加审验或申报身体条件,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 元贝学员5998注意审题,驾驶证未吊销,记分周期结束后30天内要接受审验并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 https://www.ybjk.com/tiku/14c46.htm
6.关于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8月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下称“专属条款”),并向业内公开征求意见。 《专属条款》指出,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被保险新能源汽车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烧)造成被保险新能源汽车下列设备的直接损失,且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06567.shtml
7.车险理赔考试1000题(含答案)第四季36.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的赔偿请求后,应当及时做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___内做出核定。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协议后___内,履行赔偿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期限另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义务。( D ) A、三十日、三日 B、六十日、十日 C、六十...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489532366981487767.html
8.保险法规定的理赔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导读:理赔期限最长三十日:新《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保险法规定的理赔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在保险行业中,多数人发现的一个漏洞可能就是,当初在投保的时候保险公司给予各种承诺,但是真的需...https://www.64365.com/zs/871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