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启东市被国家、省确认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之一,成为改革的试水者和先行者。由于改革举措较多,和南通医保信息平台不同,启东将在2019年1月1日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并轨,同时和南通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对接。
从2015年起启东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已经完全一样。
2018年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来看,在市级医院待遇是一致的,从基层医院来看,新农保报销待遇略高于城镇医保,而在外地大医院就诊,城镇医保待遇略高于农村医保,所以启东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已基本接近。
2018年,随着老百姓的保障意识增强,以及政府宣传到位,基本都参加新农合。启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在98%以上,这个数据也是估计值,由于全国医保信息平台没有联网,启东大量的在外打工人员,大学生医保情况仍然无法统计。
2、启东新农合筹资标准变化情况
从2015年起启东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已经完全一样,虽然个人自缴比例从2015年20%提高至2019年的26%,但政府的补助的仍然占了大部分,况且政府每年增加的补助金额都要大于个人筹资金额的增长。对于低保家庭、建档立卡、特困职工家庭成员等11种对象,其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2015年-2019年启东新农合筹资标准
年份
人均合计
其中:1.个人自缴
2.政府补助
2015年
600
120
480
2016年
700
140
560
2017年
850
170
680
2018年
1000
230
770
2019年
1100
290
810
3、新农合待遇变化情况
2016年-2018年启东新农合政策变化情况表
项目
2016年-2018年新农合政策变化情况
普通门诊
补偿标准从60%提高至80%,每人年度累计报销限额从140元提高至230元,普通门诊当年累计结余部分结转下年使用
大额门诊
门诊医疗费按25%提高至30%予以结报,全年累计结报限额为从2000元提高至2500元
特殊病门诊
市内基层医院按45%补偿,市级医院按35%补偿,转诊到市外定点医院按30%予以补偿,非转诊到市外医院按15%予以补偿。没有变化。
住院
市内基层医院治疗的
100元起付线以上从95%提高至98%,增加了免缴对象按100%的比例结报。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及农村70周岁以上老人按原目录实行基药全免费。
启东市级医院
400元起付线以上双向转诊的按75%提高至80%补偿,增加了免缴对象政策。
启东市外定点医院治疗
起付线从600元提高至800元,起付线以上按60%提高至70%补偿,增加了免缴对象政策。
启东市外一级以上非定点医院和未经转诊到启东市外定点医院治疗的
起付线1200元以上按38.5%%提高至40%补偿,增加了免缴对象按50%的比例结报。
每人每年累计最高补偿限额
限额从25万元提高至35万元
大病
起付线从10000降至8000元,本市医院从10万元上下补偿不同,修改为统一80%,病保险结报的最高限额每人每年的16万元提高至20万元。
启东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为鼓励患者多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启东市从新农合对象入手,在报销比例上拉开基层医院、市级医院、市外医院诊疗的差距。“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到市级医院”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与此同时,启东市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外,所有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补偿,不增加患者实际医药费用负担。
二、问卷调查情况汇总
1、样本情况:启东共抽选了20个样本,60岁以上样本为13个,占65%,50-60岁为4个占20%,50岁以下3个占15%。
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20个,占100%。
3、有就医经历情况:7户,其中:报销比例20-30%的有4个,占57%。报销比例30%-40%的为3户,占43%。
4、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了解情况:了解4户,占20%;了解一点9户,占45%;不了解7户,占35%;
5、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否满意:13户参与调查,非常满意20%,比较满意46%,一般34%。
6、对目前的缴费方式:100%村干部上门收缴,并100%希望以后继续采取这种方式缴费。
7、能够承受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50%希望在200元以下,50%希望在200-500元之间。
8.您觉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选项
选择户数
占比
A.缴费水平过高
5
25%
B.报销比例过低
13
65%
C.最高报销额限过低
2
10%
D.报销病种过少
12
60%
E.报销流程复杂
3
15%
F.账户信息不明确
G.异地报销不便
6
30%
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原来的新农合保险相比有没有优势:35%认为有优势,15%没有优势,50%说不清
通过和被调查者交谈,了解到农村居民的对新农合的制度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个人缴款额不高,普遍都能接受,农民参加医疗保险的意识较以往大大增强,对政府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的工作基本认可。“花少的钱,得到更大的实惠”是农民对新农合的普遍愿望。
(一)启东并轨后,原来政策和南通政策不一致的矛盾
启东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后,2019年和南通的政策统一起来,实现真正的城乡医保并轨,然而启东原来的政策门诊待遇中特殊病较南通政策多,原来享受某些特殊病种的优惠政策减少了。
住院起付线抬高的矛盾,启东原来政策是100元起付,而现在是200元起付标准。
普通门诊原来的个人帐户取消。并入南通的新政策将取消个人帐户,实行门诊统筹,以实际发生费用报销,年底多出未用的不归个人,也不实行个人结转至下一年度。
(二)管理部门人员力量不足、镇村级工作平台缺失
目前启东的医保管理机构,仅有21个人员编制,要管理100多万的参保人员,300多家社区村级服务站,40多家医疗机构,200多家定点药店,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工作面广量大,管理有时力不从心。同时基层缺少网络化的专职管理人员,基层的动员、宣传、上门收缴只能依靠村干部,由于村干部还有许多其它工作,时常要影响基层医保的工作的进度与质量。
(三)实际报销比例仍然较低
1、城乡居民就诊,对药品的报销范围仍然不是很了解,报销比例往往搞不准。
2、外地就医,在外购药比例较高,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案例:启东张某,上海打工,2017年底突然脑出血,在上海某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一个月,医药费共用了30万元,其中在外药店购药10万元,医院的医疗费20万元,报销8万元,以医院的报销比例来看为40%,而如果算上不能报销的外购药10万元,实际报销比例也仅为27%。
(四)基层村卫生室药品少,医生年龄老化
部分调查户也反映,由于村卫生室医生年龄较大,出诊也不是很方便。另外由于卫生室药品较少,满足不了村民的药品需求,相当部分村民仍然都到药房购药,况且药房不收取诊疗费。
1、做好与南通医保平台的对接,化解矛盾
2、增加人力的投入,做到医保网格化管理
政府应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使医保管理机构真正行使管理职能,镇、村一级应有专人专职负责医保工作,形成真正的网络化管理,提升医保工作效率与质量。
3、完善考核政策,增加基本药物品种,减轻病人负担
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是政府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让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保障患者用好药需综合施策。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控制药占比的目的,是为了遏制医院过度开药等趋利行为,让群众得到实惠。但对于药占比指标控费不能“一刀切”,避免控费导致患者吃不上、吃不起药,应更加合理部署控费考核体系;同时,有关部门应及时调整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增补患者需要的常见药,不能一味将低价药作为基本用药,应将性价比高的药纳入医保用药目录,保证群众用得起药的同时,还能用上好药。医院应该对就诊病人更加负责,公开透明地告知报销比例,让老百姓用药用的明明白白。另外医院更应降低非基本药物的价格,让百姓降低用药费用,减少支出。
4、加强村卫生室建设
村级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常见疾病的诊治和重症病人转诊等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中最贴近百姓,并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环节。应加大投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人员待遇,吸引年青医务工作者到基层工作,从而真正提升农村医疗水平。
5、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化系统平台,资源和信息共享。
启东有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全国统一的平台,一方面便于统计启东所有在外人员的医保情况,另一方面也方便他们无论在哪家医院消费,都可以实现报销,方便他们就医。希望信息共享后,农民工跨省就医或在国内任何一家医院就医实现即时结报。让我们的政策更好的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