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保销售误导看保险消费者法律保护

一方面,销售人员为推销产品,片面夸大公司实力和产品收益,强调产品收益比银行定期存款高,甚至对保单条款未载明的投资收益率做出保底承诺,但不向保险消费者解释保单的现金价值,不对消费者说明提前退保需要承担较大损失的情况;故意隐瞒保险合同期限和责任免除条款,对在10天犹豫期内可以全额退保事项不进行明确提示。另一方面,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消费者对银行的信任进行误导,比如在其存款时,销售人员通过夸大产品收益、承诺保底分红等方式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致使“存单”变成“保单”。而为消除消费者的疑虑,销售人员通常只把保单正本给消费者,隐匿保险条款等重要合同单证,甚至随意编造消费者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

二、从经营者角度分析银行保险销售误导问题成因

银行保险营销涉及银行、保险公司、银保销售人员等众多参与方,各行为主体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各方在银保产品销售过程中地位差别明显。尽管上述三方销售目标有所不同,但客观上都是追求短期保费收入最大化。从这一点来看,银行、保险公司、银保销售人员的目标是相同的,这更凸显出保险消费者在银行保险购销关系中的弱者地位。

(一)基于银保合作角度的原因分析

1.合作关系不稳定在银保市场上,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普遍采取的是“多对多”模式的协议型合作,即每家保险公司都委托多家银行代为销售保险产品,同时每家银行也代销多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只需向银行支付相应的手续费,不支付固定的报酬。我国银行保险业尽管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但仍停留在“代销”这一粗浅的层次上,这种简单的委托关系极不利于银保业务深入发展。对保险公司而言,它们不愿意在与银行的合作中进行具有长远意义的投入,比如对银行销售银保产品人员的培训。因为今天的培训成果可能为明天自己的竞争对手创造便利。合作中短期行为较多。对银行而言,我国银行保险委托合约期限通常为一年,因此银行更注重短期效益,谁给的短期利益多,就选择谁,随意性较强。此外,由于只负责代销而不承担销售风险和责任,个别银行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销售误导,销售保险产品,带来的结果是其他银行纷纷效仿,使销售误导成为银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2.双方地位不平等在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银行凭借渠道、网点和客户优势,在渠道准入、网点分配、代销定价和日常经营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从银行保险和委托机构数量对比可以看出,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目前,国内有保险产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就10家左右,而保险公司有140余家。保险主体数量远远超越了充分竞争阶段应有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银行的主导地位。从银行角度看,代销只承担销售义务,获得中间业务收入,不承担销售风险和责任,也不必进行售后服务。当市场利率提高时,储蓄客户数量增加。如果定存储户购买银行保险,银行可以不用支付给储户较高的利息,而储户的这部分存款将由保险公司以保费收入名义存入银行,同时还能赚取高额佣金。当市场利率走低时,储蓄客户数量减少。此时如果储户购买银行保险,则以保费名义存入银行的钱亦可增加银行现金流。也就是说,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几乎是稳赚不赔。从保险公司角度看,为了争夺银行网点资源、追求银保业务规模,保险公司也被迫对银行采取了宽松的管控制度。对银行销售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导致银行保险销售误导现象泛滥,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

(二)基于保险公司之间竞争角度的原因分析

1.考核机制不尽合理当前,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导致银保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公司经营压力也不断加大。为了追求业务规模,保险公司掀起了价格战、费用战,导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而银行坐收渔利。在实际经营中,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多数保险公司考核机制不尽合理,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把保费收入作为业绩考核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客户利益及对银行、保险公司长期信誉的维护和提升。这种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势必会导致银保销售人员诱导客户购买保险,从而使得销售误导屡禁不止。

2.银保产品同质化严重银保产品同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趋同;二是各家保险公司产品趋同。目前,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主要是分红型寿险产品。其特点是产品周期短,保障功能低,同银行自营储蓄产品相似度很高。这也给部分保险公司为了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而在销售宣传上进行误导提供了“便利”。比如,在销售过程中,将保费缴纳说成“存款”、返还的生存金说成“利息”,常用“存”和“取”来混淆概念,强调“产品只能在银行买,其他地方买不到,存款收益都是在银行办理”,以此让客户以为其推销的就是银行产品。此外,在银保市场上,往往是一家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其他公司迅速群起效仿,使得保险产品个性化程度很低,与消费者实际需求相距甚远。从银行角度看,它关心的是中间业务收入,分红型寿险产品正好符合其偏好;从保险公司来看,分红型寿险产品既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又可以快速获得巨额现金流。因此,分红型寿险产品是双方的理想选择。这也使得无论是保险公司之间,还是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产品同质化都比较严重。

(三)基于银保销售人员角度的原因分析

银保销售人员是联系银行、保险公司与保险消费者的纽带,在整个保险营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保险营销员(即个人保险人)却饱受诟病。其中销售误导作为寿险市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其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保险销售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人制度的不完善及保险公司规范经营意识淡薄。

2.规范经营意识淡薄保险销售人员文化水平偏低、职业素养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由于人制度的缺陷,不少人只将保险人作为一种过渡职业,机会成熟再另谋他就。这种“临时工”想法极易引发短期投机行为———在短时期内误导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购买银保产品,以获得丰厚的佣金收入,而当消费者发现受骗想要退保时,人却早已不见踪影。长此以往,银保市场必将进入“人误导销售———消费者受骗不信任———人进一步误导销售———消费者更加不信任”的恶性循环之中。另一方面,保险人流动性强,保险公司只能通过不断增员来保证销售队伍规模。然而随着人社会地位的下降,保险人准入门槛越来越低,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群体文化素质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本应加大人培训力度,但由于规范经营意识淡薄,保险公司不愿意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对新人进行正规培训,只把追求保费收入作为经营的唯一目标,从而对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误导行为采取放任态度。

三、从消费者角度谈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在银行、保险公司、银保销售人员和消费者之间信息明显不对称的情况下,保险交易实际是四方利益的博弈,各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在四方利益博弈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容易被误导,成为其他三方利益博弈的牺牲品。正是由于保险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更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具体原因如下:

2.合同条款难以理解银保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提供的风险保障、投资收益也不尽相同,要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就要求消费者对所购买的银保产品有正确的认识。然而保险合同条款普遍具有专业性强、内容复杂、非通俗化等特点,给消费者的阅读和理解增加了难度。此时,银保销售人员的讲解成为消费者深入了解银保产品的主要途径,这也为销售人员实施误导提供了可乘之机。

THE END
1.不属于专业化保险销售流程环节的是()C.保险销售包括保险营销,保险营销是保险销售的一个环节 D.保险销售与保险营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保险销售与保险营销的关系是()A.保险销售等同于保险营销B.保险销售是保险营销的一个环节C.保险 保险销售与保险营销的关系是() A.保险销售等同于保险营销 B.保险销售是保险营销的一个环节 ...https://m.shangxueba.com/ask/29313429.html
2.营销制度滞后等五大问题侵害保险消费者权益保险公司普遍实行“无底薪、靠提成”的计酬制度,致使营销员迫于生存压力,千方百计推销产品,势必产生违规销售行为。而营销员违规成本较低,按照现行的制度,营销员违规销售行为并未完全与其经济利益相挂钩。营销员法律地位不明确,与保险公司之间关系松散,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致使营销员没有维护企业声誉、品牌的责任感。营销...https://m.cqn.com.cn/cj/content/2013-02/18/content_1749886.htm
1.银行营销保险话术保险营销战略是保险营销部门为了实现保险企业占领目标市场、完成预定营销目标,对目标保险市场进行选择、定位,以及制定全面营销规划和行动方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行营销保险话术,欢迎阅读。 银行保险营销话术: 营销员:先生,请问您对保险这种理财方式怎么看呢? https://www.unjs.com/z/803554.html
2.寿险营销范文11篇(全文)并且保险营销员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底薪, 收入完全取决于展业成功与否,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为了稳定队伍, 发展业务, 有些保险公司对个别优秀的营销员给予底薪, 这事实上与雇员制无异, 但双方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不存在劳动雇佣关系。这种法律地位模糊不清的制度安排, 使保险营销员的身份受到歧视, 政治权利享受...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2zja7l3.html
3.保险销售个人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3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保险销售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险销售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1 ...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nianzhonggongzuozongjie/3421432.html
4.银行员工营销保险心得体会(精选10篇)银行保险销售人员在做销售的过程中是在与消费者进行如何更好的理财的一种培训,也是更好的解决购买银保产品和理财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所以银行保险销售人员的身份基本上就是以理财师的角度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建议,进行理财营销。 我们可以了解到几乎每一个步骤的达成都有赖于和客户的面对面沟通,所以理财营销的第一步...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2294740.html
5.我是一名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在公司签订的是保险代理合同保险公司...我是一名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在公司签订的是保险代理合同保险公司分配我到银行去销售保险按银行工作时间上下班这样算不算构成事实劳动关系:代理制保险营销员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范范围。保险代理人不是保险公司员工...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969591.html
6.保险销售员和保险营销员有什么区别?还是说是一样的相舍柔:保险营销员是负责保险产品销售与推广的专业人员。保险营销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销售与推广。保险营销员负责向潜在客户推广保险产品,介绍保险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客户了解保险的重要性和价值。他们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2. 客户关系管理。保险营销员需要... ...http://tt.ye-su.cn/yy/n2ytvdyndyna2tany2.html
7.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担保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目的不仅仅是靠这些险种盈利,还是找到潜在客户,为客户提供其他保险产品。另外,保险公司应该借助于移动互联网连接客户,利用数据分析来了解客户,降低对外部渠道的依赖,降低保险营销费用,提高直销渠道投入和直销销售比。 总而言之,保险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可以分为 3 大方面:客户细分及精细化营销、欺诈行为分析和精细化运营。https://blog.csdn.net/guangmingsky/article/details/109477471
8.人身保险产品基础知识问答手册3.4意外伤害保险与定期寿险有什么主要区别? 4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有哪些种类? 4.1 什么是分红型保险? 4.2 什么是万能型保险? 4.3 什么是投资连结型保险? 购买人身保险产品常见疑问与解答 5投保人身保险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6购买人身保险产品有哪些途径? 6.1通过保险营销员购买 ...https://www.cbirc.gov.cn/branch/fujian/view/pages/common/ItemDetail.html?docId=441989&itemId=1107
9.保险营销员销售某类保险产品,应当明确告知客户此类产品的费用扣除...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保险营销员销售某类保险产品,应当明确告知客户此类产品的费用扣除情况,并提示购买此类产品的投资风险。这种产品主要包括( )A.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保险新型产品B.分红保险、投资连结https://www.shuashuati.com/ti/bf46e66e25d2431d99213189e4993048.html?fm=bdc54eb908d8a2a43904eff2ac123c0284
10.金融科技视点(二十六):保险销售新规公开征求意见,互联网保险销售...2022年7月1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六章49条,针对保险销售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以及保险机构与保险销售相关的内控管理机制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旨在保护投保人...https://www.hankunlaw.com/portal/article/index/cid/8/id/9467.html
11.保险营销保险营销概述保险营销本章要点第一节 保险营销概述第二节 保险营销管理第三节 保险营销策略第四节 保险推销流程本章小结相关网络链接目录本 章要点 保险营销的概念、特点和原则保险营销管理的内容和环节保险营销的各种策略保险营销体制的选择保险推销的实务流程返回目录第一节 保险营销概述一、营销的定义 美国营销协会对营销(marketin...https://doc.mbalib.com/view/bc10b296f3b82a69316f8e63e49370dc.html
12.众安学院刘雅萍谈微观数字时代下,保险营销人的成长与发展看过收入和保单件数的现状之后,我们再看看这类群体在成为保险营销人之前是做什么的?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数字,有4%是学生,也就是说这类群体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就做了保险营销人。更多的是企业白领、教师、财务及各类技术人员跨界进入保险行业,在未来随着保险营销人员向专业化、职业化逐步发展,需要更多元、更丰富优质人群...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1-01-08/202784248.html?from=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