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考商经法易错考点: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

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但是,保险人的上述解除权具有一定限制:

①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②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仍然收取保险费,则保险人不得主张解除合同

③投保人未履行告知义务,保险人自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30日不行使其解除权,解除权消灭

④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2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注意】保险人行使解除权是其不承担保险责任的前提条件

(2)保险欺诈行为

①未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②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不退还保险费

【注意】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已交足2年以上的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权利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③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注意】夸大损失时,保险公司无解除权,仅是对夸大部分不予赔偿而已

④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上述规定行为之一,致使保险人支付保险金或者支出费用的,应当退回或者赔偿

(3)财产保险合同中导致保险标的物危险增加的行为

①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的安全应尽责任的,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

②保险标的转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让人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因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保险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履行通知义务的,因转让导致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③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险人未履行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④被保险人、受让人依法及时向保险人发出保险标的转让通知后,保险人作出答复前,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让人可主张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⑤保险标的的受让人承继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

(4)人身保险合同中欠缴保费

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自保险人催告之日起超过30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或者超过约定的期限60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减少保险金额

合同效力中止的,经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在投保人补交保险费后,合同效力恢复

但是,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满2年双方未达成协议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保险人依照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易错点】

关于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注意保险人不能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情况。

【易错题】

杨某为全家人投保了人身保险同时也为全部家庭财产投保了财产险,在两份保险合同的存续期间,保险公司在下列哪项情况下不享有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2018/二/27回忆版)

A.杨某全家的人身保险合同中都是约定采用分期交纳保险费的方式,但是杨某在支付首期保险费后已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2年半未缴纳第2期的保险费的

B.杨某的房屋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由于周边环境的改变,出现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情形

C.财产保险中保险事故发生后杨某不积极进行施救的

D.人身保险中杨某为其母亲申报的年龄不真实,合同成立3个月后保险公司发现被保险人杨某的母亲的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

【考点】人身保险合同的解除、财产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保险事故的处理

【答案】C。解析:《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自保险人催告之日起超过30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或者超过约定的期限60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减少保险金额。被保险人在前款规定期限内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但可以扣减欠交的保险费。”《保险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合同效力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止的,经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在投保人补交保险费后,合同效力恢复。但是,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满2年双方未达成协议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显然在A选项中合同效力中止已满2年,在双方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A项错误,不当选。

《保险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保险人解除合同的,应当将已收取的保险费,按照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应收的部分后,退还投保人。”由此可知,在选项B的情形下,保险公司也享有解除权。B项错误,不当选。

《保险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有责任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所承担的数额在保险标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由此可知,法律虽然要求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并未给予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权利。C项正确,当选。

《保险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六款的规定。”D项中,保险公司发现杨某虚报其母亲真实年龄,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情形下,自其发现之日起30日内,保险公司都有解除合同的权利。D项错误,不当选。

THE END
1....服务态度差,强制在店内购买商业保险,合同存在欺诈行为2024年8月4日在南充明云吉银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订购吉利银河E8(车型:银河E8 550km MAX),存在销售欺诈、强制在店内购买商业保险、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具体如下: 1.过程中销售人员未对《购车合同》各项条款逐项解释,如车辆成交价格含糊不清,合同底部“F.乙方应付明细”中的所有项目均为空白(未填写车价、购置税、保...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5034790/
2.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内贸易短期信用保险保险人不承担因买方未能接受或拒绝接受已发送货物而造成的损失。但是,如果这种不接受或拒绝接受违反了销售合同,则此除外责任不再适用。 (七)国家或政府行为 保险人不承担因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官方机构所采取的决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是应付款无法偿还而造成的损失。 https://wap.iachina.cn/col/col6262/index.html
3.关于诈骗类犯罪史上最权威最完整最重磅解读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合同诈骗罪都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类的犯罪,销售者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销售伪劣产品的过程中也采取了欺诈手段,故两者极易混淆,但两者在犯罪的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客体上都存在着显著区别。 12.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欺诈行为不应认定为诈骗罪...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203512635864400384
4.新华保险存在欺诈行为要求全额退款我叫黄文刚,2017年5月26日,2017年7月19日,新华保险工作人员给我推销了这两份保险《健康无忧C款重大疾病保险》,说这个就大小疾病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住院抓药全部都能报销,而且跟在银行存钱一样,有分红还有利息,比银行给的利息还要高,关键问题是合同根本就不是我本人签的字,是新华工作人员把我身份证拿去办的,跟我...http://rexian.cnwest.com/data/html/content/2022/05/205060.html
1.保险欺诈包括哪些行为下面这篇文章是由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篇有关保险欺诈的知识,希望这样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需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可以登录华律网向律师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保险欺诈包括哪些行为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https://m.66law.cn/laws/204242.aspx
2.平安养老险安徽分公司:反保险欺诈知识解读保险欺诈是指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行为、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行为等三大类。 最常见的保险欺诈,多指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 一、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 1、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https://www.hf365.com/2024/0723/1567974.shtml
3.财产保险公司反欺诈活动工作汇报会风气,危害性极大的经济诈骗行为,营造有利于防范和打击保险欺诈行为的社会法律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防范和打击保险欺诈行为的氛围,实现打击保险犯罪活动全社会综合治理。 四、提高警惕,强化打击诈骗意识和技能 保险犯罪活动的高发,有社会因素,也有行业因素,也有公司管理方面的原因,激发从上到下各岗位员工遏制和配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l1isq28.html
4.国际贸易合同(精选15篇)若想要国际贸易中合同约定正常的履行,一定要防范合同欺诈行为的出现,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履行承诺期间需要遵守相关的制度、要求等,国际贸易中合作双方也需要了解这些制度及要求,确保合同内容能够顺利实施。根据确定的抗辩解体系及越位权、撤销权规则,及时预防与解决可能出现的合同欺诈现象。 https://www.wenshubang.com/maoyihetong/1952184.html
5.反保险欺诈工作重点打击的欺诈行为不包括。D. 前者是强制的社会保险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内部欺诈是指( )。 A. 商业银行内部员工因过失没有按照雇佣合同、内部员工守则、相关业务及管理规定操作或者办理业务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因过失、未经授权的业务或交易行为以及超越授权的活动 B. 员工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或公司政策导致...https://www.shuashuati.com/ti/c39c9d05f1aa4303833ce499b4804e2e.html?fm=bd5c5b94d0ce4bcd590bea7655b76d62d8
6.如何投诉保险公司的欺诈行为购买重疾险时需要注意哪些欺诈和误导行为? 购买重疾险时,消费者需要警惕一些可能的欺诈和误导行为。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情况:1.虚假宣传:某些销售人员可能会夸大重疾险的保障范围或理赔条件,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在购买前应详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清楚保险的具体条款和保障范围。2.隐瞒重要信息:销售人员可能故意隐瞒...https://m.shenlanbao.com/wenda/topics/906113
7.保险欺诈保险百科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可能构成保险欺诈犯罪,但由于各国政府通过行政、法律和经济方式对保险人一方的市场准入以及日常经营、财务活动都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并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处罚制度,因而日常发生较多的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一方的欺诈。 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一方的欺诈表现 ...https://www.dby.cn/detail-10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