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动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何影响看病就医?

我们看病就医,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共同支付给医疗机构。其中,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收入约60%由医保基金支付。

医保基金主要为治疗过程付费,还是为治疗结果付费,会对诊疗行为、医疗费用、资源配置等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正在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资源配置。为什么要改革?到底改了什么?对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哪些影响?希望本文能够回答您的疑问。

为什么要改革?

传统上,医保基金采取“按项目”的方式,先确定药品、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的范围和报销比例,再将应由医保报销部分的费用直接支付给医疗机构。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为治疗过程中消耗的各个项目付费,优点是简单便捷,医生开什么处方、要求患者做什么检查,医保按照规定的比例支付报销即可。但缺点同样明显,其中最主要的缺点就是诱发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过度医疗”屡禁不绝、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患者权益和医保基金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另一方面,因为医疗信息不对称、治疗标准化程度较低等原因,“过度检查”“过度医疗”“过度开药”甚至多收费、乱收费等医疗乱象时有发生。2005年,北方某医院被曝出“550万元天价住院费”事件,涉事医院违规向患者收取多项费用。

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费用也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至202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4586.63亿元增长到76844.99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4.36%,远超同期GDP增速。一些国家的经历表明,持续过快增长的卫生费用,将给个人、企业、政府带来沉重负担,并造成诸多深远负面影响。

改革主要改什么?

为了更为科学地配置医疗资源、规范医疗行为,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吸收国际经验,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改革的重点,就是将过去医保基金向医疗机构“按项目付费”为主,改革为“按病种付费”为主。换言之,就是将过去的“为治疗过程”付费,改革为“为治疗结果”付费,医保、医疗双方对于投入和产出有合理预期。采取DRG方式付费,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模式,医保、医疗双方用治疗多少病种、病种的难易程度如何来对话,使医疗服务可量化、可比较。

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由原医疗服务财政管理部(HealthCareFinancingAdministration,HCFA)、现在的老年保险和救助保险中心(CentersforMedicare&MedicaidServices,CMS)开展DRG付费。此后,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实施DRG付费。有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DRG。

我国于上世纪开始逐步探索推行DRG改革。改革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住院患者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等因素,将临床特征和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相似的患者分为同一组。对同组患者,确定相似的费用标准,由医保部门“打包”支付给医疗机构。从源头改变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从“多开项目获得收益”,转变为“控制成本也能获得收入”。

以哈尔滨市某位脑血栓患者住院进行介入溶栓治疗为例,如果该患者没有其他合并症或者并发症,将被归为“脑血管病溶栓治疗,不伴并发症或合并症”组,医保基金根据该组的费用标准15870元,将治疗费打包支付给医院,(即使治疗费用不到15870元,医疗机构也可以将医保多支付的结余予以留用)。如果该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则会被归为“脑血管病溶栓治疗,伴严重或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医保基金的支付金额也上调为23153元(治疗费用如果不足23153元,医疗机构也仍然可以将结余留用)。

实现了哪些效果?

到2023年底,全国超九成医保统筹地区已经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地区住院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占比下降到1/4左右。从各地实践看,改革已经取得了几方面效果:

三是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经过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综合发力,部分改革城市住院率下降,医保基金实现了收支平衡。有的城市以往每到年底医疗机构总是反映医保总额不足,患者住院难。支付方式改革后,医保与医院建立了协商谈判机制,形成以医疗服务结果为导向的合理支付,保证了不需要住院的患者不再低标准入院,确实需要住院的患者能够“住得上院”。

当然,医疗问题非常复杂,医疗领域技术进步也很快,医保支付政策肯定有与医疗实际不匹配、落后于临床发展的地方。为此国家医保局正在建立面向广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意见收集机制和DRG/DIP分组规则调整机制,以医务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客观发生的医疗费用数据为基础,对DRG/DIP分组进行动态化、常态化的调整完善,定期更新优化版本,确保医保支付方式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回应医疗机构诉求,更好促进医保、医疗协同治理和发展。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部分常见问题:

1、改革限制了患者住院天数吗?

2、各个疾病组的支付标准会被刻意压低吗?

3、疾病组分组和支付标准是由医保局拍脑袋得出来的吗?

当然不是。从DRG和DIP初版开始,病组(病种)的制定就讲求客观、真实、多方参与。2019年DRG1.0版本,就是融合了当时国内主流的4个DRG版本形成核心DRG组,并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临床论证,还采用了30个试点城市6200余万份病例数据验证而成。2020年DIP1.0版本是以上海、广州等地区的前期工作为基础,选取东、中、西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0个省市数约6000万数据的样本,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

国家医保局制定完成DRG和DIP版本后,各地还要根据本地医疗费用、历史数据、临床实际情况等因素,组织临床、病案、医保、统计等方面的专家,对核心DRG组进行细化,确定本地DIP病种库,最终用于医保支付。因此分组、支付标准都有客观依据,并充分听取了医疗机构的意见。此外,国家医保局还将建立DRG和DIP分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以完善,使分组更加贴合临床实际,付费更加精准。

4、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影响患者个人承担的就医费用吗?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影响患者出院结算体验,患者出院实行按比例报销,即时结算出院。医保部门按照月度结算,结算的资金是该病种(病组)月度费用中,应由医保基金支付的部分。患者因为少做了不必要的医疗服务项目,按比例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减少。医疗机构按病种(病组)支付标准仍然获得合理支付。

THE END
1.医疗保险常见问题社会保险怎么退?看官方解答 8月1日,《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关于医疗保险退费有关事宜的通知》开始实施,重庆市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的单位或人员以及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以下简... 重庆人社 ? 2020-08-07 去外地看病咋走医保?一部手机就能搞定(附操作指南) 你...https://www.yanglaocn.com/insurance/yiliaobaoxianwt/
1.医疗保险应该如何用知道要交多少保险金,不等于会使用保险金。国家对医保的使用有一系列的规定,医疗保险什么时候能用?怎么用?怎么查询余额和交易情况,使用时要注意什么?找华律网小编一一为你介绍。 一、什么时候能用? 1、看门诊的时候可以用来刷卡消费; 2、药店买药可用; 3、住院时拿上医保卡、病历本到定点医院,即可用医保卡结算...https://m.66law.cn/laws/219480.aspx
2.基本医疗保险卡怎么使用?医保卡怎么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医保卡怎么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卡怎么使用的知识,请看下面的介绍。 当前参保基本医疗保险的人越来越多,民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不过还有不少人不清楚如何使用医保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 基本医疗保险卡使用指南 参保人平时到药店买药,或者医院门诊治疗,都可使用医保卡。需要注意的是...https://www.cpic.com.cn/c/2024-07-04/1863730.shtml
3.校园医疗保险指南(2020.10)(4)回原籍的。可到当地参加所在地的医疗保险。 六、医保卡使用常见问题 (一)《南京市民卡》丢失了,怎么办? 先拨打“12333”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咨询电话挂失,然后根据客服提示,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相应社保卡服务点补办,3个工作日后可领新卡。 https://auto.njcit.cn/2020/1118/c2727a115926/page.htm
4....宝电子医保卡激活及使用指南(开通流程+绑定家人+解绑+常见问题...行政区域范围内所有已参加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 【申领渠道】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支付宝等申领激活使用(不同渠道可重复申领)。 【其他功能】 医保电子凭证功能丰富,作用非常大,除了能在医院看病结算、在药店买药结算,还有以下其他功能哦!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24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