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充满了各种巧妙的小心思,可以让工作一天疲乏劳累的社畜获得一些治愈与安慰。
插画师孙无力画风扁平,作品更多偏向于漫画与绘本。我们从他的画面中经常可以感受到主角背后的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呢?
我不喜欢凭空捏造,我在画画前会先构思主题,再用一些细节去给画面加上故事性。
这是一组给日本旅行绘制的组画,大部分基于旅行中拍摄与见到的画面,贴近生活。
绘制前,插画师做了简单的分镜。
最终的画面是这样的。
厉害的插画师,究竟厉害在哪里呢?其中有一点一定是对细节的处理。
贴近生活的同时,添加一些浪漫的想法。出发与潮起其实对应了飞机的起飞与下落,潮落时人的飞起代表了愉快的心情,人被彩虹击中更加凸显了这种情绪。
旅程这一张,人贴着地面在飞行,对应到当时是自驾去爬山,而画面是将人进行浪漫化地飞行。
静谧,这张是在最后一天要离去的时候,这个时候插画师的心情其实是极其平静的。画面中没有添加任何多余的云,整个看起来都极其安静。
归程做了人与车的分离,暗示了归去。
浮尘是这组的终结,人在往下坠落,我们每次在旅行结束回到自己熟悉的城市,那一瞬间心情其实是亲切熟悉但又空落落的。被动坠落的人,代表了这种心情。
插画师如果能够将情绪融入在创作中,画的故事性会更强、画面也会更有意思。
这是去年的一组作品,是插画师在一个很丧的心情中创作出来的。
中间的一幅图是孙无力最喜欢的。当时,插画师想要从丧的情绪中走出来,所以选用了金鱼这个元素,「鱼的记忆只有7秒」,可以很快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旁边两幅也是,火灾、烟雾、阴暗、蜷缩……对应的都是丧的情绪。
对比这一组,心情好起来之后的一组惬意的画。你可以看到惬意的姿势、场景、元素与色调。
观察这些作品的细节,插画师为画面添加的故事感,用的其实都是并不复杂的元素与手法。但这种想象力的练习与培养,对插画师而言必不可少。
中下游的作品无论从情绪、还是想法上都让人眼前一亮。观看他的作品时,总是会被插画师自己的想法与情绪所牵引。
不管你的技法如何,有了好的idea,一定要记录下来。
中下游从五六年前开始画画,最开始踏入到插画领域时,作品相对“粗糙”。
这是最早期的作品,用的是非常简单的技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插画师添加的一些小灵感,例如,雪山上放风筝的人、落在草地上的月亮,都是插画师想象力的发挥。
平面时期的作品依然如此,罐子里倒出的春天,娃娃机抓上来的人,人躺下形成了夜空长出了房子。
技法进步之后,插画师过渡到偏写实的阶段,这一时期有了现在中下游作品的雏形与影子。
到百年孤独这组,插画师有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孤独但有希望,在整体暗淡的画面中添加了微光。
银河乐园时期,插画师患有躁郁症但想要走出来,整体上画面是偏向于更加乐观向上的力量。
作品与插画师心境相契合,在宇宙中的这个人是在享受与游乐的,对比到百年孤独作品中安静的人,在这组作品中,插画师的心境是更加抱有希望的。
从成长历程来看,无论在哪个阶段,中下游都非常注重对创意与想法的表达。
训练插画创意,需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
测一测你是否对生活有足够细腻的观察与想象?下面的两幅图,你能猜得出它们最开始是什么吗?
左边其实最开始是浴缸里的泡泡,而右边是洗澡时窗户上的水蒸气,这两张都是中下游日常拍摄的画面。
中下游tips提示:插画灵感源于生活,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想象力。
挑选你一定看过的大热设计,听设计师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