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第三国保护和执行知识产权的报告》(Reportontheprotectionandenforcement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inthirdcountries),该报告可以视为对标美国的“特别301报告”的欧盟版。
欧盟自2006年以来,每两年出版一次该报告,上一次是在2021年4月27日。
在今年的报告中,中国再次被列为唯一的一级优先国家。
摘选自报告(图中“图尔基”应为“土耳其”)
报告解释道,"优先国家"不一定是那些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方面存在绝对问题的国家,而是那些被认为对欧盟利益造成最大经济损害的国家。
在选择所谓“优先国家”时,报告给出了一些参考因素:
–对欧盟运营商的重要性水平
–假冒和盗版的程度
–知识产权立法的水平/质量
–实施立法的有效性水平
–在双边关系中的态度和在国际论坛上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程度
–对国际论坛(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中的法律决定的尊重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例如,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世界银行指数排名)
一、中国取得的进展
不过从本次报告指出的一些立法变化,大多还都是上一次2021年报告中已经提到的内容。
关于商标,正如2021年已经报告的那样,《商标法》的最新修正案旨在解决恶意申请,并引入或加强关于商标代理机构的责任、损害赔偿金额和销毁假冒商品的规定。在这些修改之后,中国保持并加大了对恶意申请的打击力度,例如,通过更频繁地确认恶意申请和制裁参与大规模恶意商标申请的知识产权公司。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利益攸关方继续报告的一些问题。
1.法律明确性、一致性和透明性
2.中国实用新型问题
3.标准必要专利SEP许可谈判
4.禁诉令
5.境外证据、初步禁令
6.恶意商标
7.植物新品种保护
欧盟报告称,要求育种者在其申请中披露过多的机密信息,这超出了授予植物育种者权利的目的。
9.医药行业数据问题
医药行业的专利权人对缺乏有效的监管数据保护表示严重关切。他们报告说,没有任何外国药品在中国有效地获得数据独占权。中国目前的制度缺乏对一些关键概念的定义。
10.商业秘密
11.假货和盗版
12.创意、游戏产业
13.网上环境
14.知识产权执法
另一个反复出现的执法问题涉及到获得临时禁令的困难,尽管它们对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