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发布2015年至2022年技术创新成果权属案件审判情况白皮书和典型案例。2015年至2022年,上海知产法院共受理技术创新成果权属纠纷一审民事案件489件,占同期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收案总量的3.75%,结案434件,案件数量整体呈稳中有升的态势。详见↓

白皮书显示,技术创新成果权属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从当事人情况看,创新主体以公司为主。在受理的案件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公司的案件达到99.18%,仅4件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均为个人。

二是从纠纷类型看,以专利案件为主。其中,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309件、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件14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件35件。

四是从案件结果看,原告胜诉率较高。在判决和调解结案的案件中,技术创新成果归原告所有的案件占比达到67.62%。

上海知产法院在技术创新成果权属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总结提炼了四项裁判规则:“有约定,优先按照约定”;“谁投资,谁享有权利”;“谁创造,谁享有权利”;“谁破坏创新,谁必然承担责任”。

并根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四条建议:完善制度规定,织密保护创新的“防护网”;健全流程管理,筑牢保护创新的“防火墙”;强化协同保护,弹好保护创新的“协奏曲”;严惩不诚信行为,敲响保护创新的“警示钟”。

本次发布的12个案例,集中体现了审判情况通报中明确的案件裁判规则,反映出创新主体的权利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合作创新的契约意识有待进一步树立、保护创新的证据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尊重创新的诚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多角度展现了上海知产法院在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尊重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智力和资金投入、准确界定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依法严厉打击在创新活动和诉讼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发挥典型案例的规则引领作用,为创新主体依法有效保护技术创新成果提供行为指引。

上海知产法院技术创新成果权属典型案例(2015-2022)

/案例1/

执行本单位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原告P公司与被告段某、唐某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

【基本案情】

段某系唐某之母。2013年11月,段某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废气生物处理系统”的发明专利即涉案专利。唐某于2014年10月从P公司离职。

【裁判结果】

上海知产法院经审理认为,唐某大学毕业后即进入P公司,曾担任技术负责人,根据在案证据,可以认定其在P公司的工作职责包括废气处理、生物洗涤塔的应用开发。涉案专利系一种废气生物处理系统,其技术特征也涉及生物洗涤塔,因此,可以认定涉案专利系唐某为执行P公司工作任务而完成的发明创造,判决专利申请权应归P公司所有。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典型意义】

/案例2/

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原告A公司与被告R公司专利权权属纠纷案

A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4日。汪某于2008年起就职于A公司,职务为总经理,2013年12月离职。张某于2008年起就职于A公司,职务为技术员,2013年8月离职。赵某于2011年起就职于A公司,职务为技术员,2014年3月离职。2011年7月,A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折弯机推拉式防护门”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之一为汪某。

R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17日,法定代表人为汪某。2014年7月,R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折弯机后防护门”的实用新型专利(以下简称涉案专利),发明人为汪某、张某、赵某。A公司主张涉案专利利用了其从案外人E公司处获得的图纸,并且是汪某等人从A公司离职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A公司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工作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应归属于A公司。R公司则认为A公司并未取得其所述技术资料的所有权,涉案专利并未利用A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

本案从涉案专利发明人的原任职情况、原告负有保密义务的图纸系其享有的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涉案专利技术与原告主张的技术资料记载的技术方案的主要区别技术特征已被涉案专利发明人之一在原告处任职期间同样作为发明人申请的专利披露等因素综合考察,厘清了认定专利法关于“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基本要素和路径,为同类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案例3/

——原告M公司与被告J公司、周某、钱某专利权权属纠纷案

周某、钱某系M公司前员工,分别系主任工程师和销售经理,于2013年12月、2012年12月离职。M公司在周某任职期间进行了荧光粉色轮技术研发,涉及的多扇区荧光粉色轮系在一个基板上涂布不同颜色的荧光粉色段,多段式荧光粉环系在单个衬底上将含有不同荧光粉的段组装成环,周某在该技术研发中具有重要作用。J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法定代表人系周某父亲。涉案发明专利“一种荧光粉色轮及其制作方法”申请日为2014年2月,专利权人为J公司,申请时列的发明人为周某、钱某和两名案外人,涉及多扇片荧光粉色轮的制作,主要发明点在于将多片光学功能不同的扇形基板分别加工后再拼装成一个完整圆形基板。庭审中,三被告确认涉案专利系构想型专利,钱某系发明主要构想人,周某提供数据支持,另外两名案外人对涉案专利无技术贡献。

/案例4/

——原告S公司与被告V公司、张某、党某、朱某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

/案例5/

职务发明认定中的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原告Y公司诉被告章某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

Y公司按月向章某支付工资至2016年10月。

2016年10月17日,章某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一种智能马蹄形锁”的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涉案专利)。

/案例6/

创新成果权利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确定

——原告陆某与被告H研究所等专利权权属纠纷案

上海知产法院经审理认为,《技术开发(合作)合同》《技术顾问聘用合同》《技术顾问聘用协议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依法成立,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陆某认为上述合同未经备案而违法,但由于法律并未规定上述合同须经备案才生效,故上述合同是否备案并不影响其效力。根据《技术顾问聘用合同》的约定,陆某任职期间因履行职务或者主要利用H研究所的物质技术条件、业务信息等产生的发明创造、技术秘密等有关的知识产权均属于H研究所,上述有关陆某在任职期间工作成果权利归属的约定,与《技术开发(合作)合同》中有关所涉技术成果由H研究所享有专利申请权的约定相一致,故按照合同约定涉案专利权应归属于H研究所,遂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审维持原判。

本案涉及有合同约定时,创新成果权利归属的认定。创新成果权利的归属在事先无约定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合作者之间或者单位与员工之间的纠纷。因此,就创新成果权利归属在技术开发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能从源头上防止权属纠纷的发生,而一旦进入诉讼,法院会根据合同约定确定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

/案例7/

技术合作开发中违约方不应享有专利权

——原告虞某与被告U公司、第三人刘某专利权权属纠纷案

本案涉及技术合作开发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违约时项目成果的权利归属认定。在拥有技术一方主张合同相对方未按约提供资金和物质条件时,需结合在案证据综合判断双方合同义务履行情况,特别是当被诉方主张已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应判断其所提供的资金或者物质条件是否与涉案项目有关,项目已使用资金占项目预估自筹资金和已获专项发展资金的占比等,从而进一步认定项目未按期顺利推进最终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责任方。涉案协议违约条款约定因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全部归非违约方所有,该约定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四十四条“订立技术合同,应当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的规定,也有利于维护技术合作开发中守约主体的权益。本案对于技术合作项目履行过程中守约方的技术成果保护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案例8/

离职1年后使用原单位的技术资料完成的技术成果权利归属于原单位

——原告W公司与被告N公司、虞某、王某、秦某、梁某、陈某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

本案中,涉案专利系在王某、秦某从原告处离职1年之后才申请,通常情况下,离职1年以后完成的发明创造不应认定为职务发明,但上述认定的前提是系争发明创造确系该员工离职1年后作出的,且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无关。本案特殊之处在于,系争发明创造并非王某、秦某创造完成,而系在王某、秦某离职之前在原告处已经存在的技术方案。因此,本案不涉及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涉案专利权利归属的认定也不受王某、秦某已离职超过1年的影响。

/案例9/

创业团队完成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

——原告C公司与被告T公司、张某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纠纷案

/案例10/

公章保管人无权擅自处分单位名下的知识产权

——原告G公司与被告E公司、李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纠纷案

2015年11月30日,G公司将涉案软件进行著作权登记,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16年8月8日,涉案软件被登记在李某名下,权利取得方式为“受让”。李某系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2017年8月16日,涉案软件被登记在E公司名下,权利取得方式为“受让”。上述两次转让受让方均未支付任何对价。G公司认为涉案软件著作权的两次转让行为均属无效,请求确认涉案软件著作权归G公司所有。

/案例11/

计算机程序的著作权行使应受合同限制

——原告F公司诉被告H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纠纷案

2015年2月,H公司(甲方)与第三人(乙方)签订《合作合同》,约定,甲方确认乙方拥有《战舰少女》手机游戏的客户端源代码所有权。甲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乙方对此客户端代码的所有权。客户端代码为不属于甲方职务作品,其所有权不归甲方;甲乙双方确认将维护此游戏的代码安全,尽量维持此游戏的生命周期与口碑,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将此代码出售或毁损。之后,第三人与F公司签署《〈战舰少女〉代码赠与协议》,第三人自愿将代码权赠与给F公司。F公司确认其知道H公司与第三人签订的《合作合同》存在“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将此代码出售或毁损”的约定,故采取受赠的方式获得客户端程序的著作权。

上海知产法院经审理认为,在没有证据证明《合作合同》系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情况下,涉案游戏客户端程序的归属应当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确定。根据《合作合同》的约定,第三人虽然享有客户端程序的著作权,但该权利受到“不得出售或毁损”的限制,故未经H公司许可,将客户端程序赠与F公司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在H公司未予追认,且F公司主观上知道第三人的著作权受到限制的情况下,F公司无法受赠取得客户端程序的著作权,亦无权要求撤销H公司就涉案游戏计算机软件程序进行的著作权登记。因此,判决驳回F公司的诉讼请求。F公司向二审提出上诉,后予以撤回,二审裁定准许。

本案明确了在合同对于知识产权权利的行使存在明确限制的情况下,知识产权权利人违反合同约定进行处分权利的行为构成无权处分,第三人明知知识产权存在合同限制仍然受让权利的,并不发生权利变动的后果。本案的裁判对于明晰知识产权行使规则具有较强的指引和借鉴意义。

THE END
1.番茄AI创作工具专利申请全攻略:从创意保护到专利授权,一步到位...番茄创作工具专利申请全攻略:从创意保护到专利授权,一步到位解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番茄创作工具作为一种创新的辅助创作手,受到了越来越多创作者的青睐。...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315553.html
2.创意的点子可以申请专利吗是的,创意的点子可以申请专利。专利是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发明是指新颖、非显然且有实用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做出局部改进或加以改良后的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是指产品外观形状、图案、颜色等新颖性、审美性和工业可应用性的特点...https://www.vikecn.com/baike/10878.html
3.一个创意点子可以申请专利吗一个创意点子可以申请专利吗 可以的,不过该创意点子必须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被实施的,例如某种产品的设计图纸、某个软件的编程代码等,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理论。 所以想要申请具有创意的专利,最好根据您的创意想法结合实际可实施的产品形式进行申请。如果您不知道如何申请或者需要代办提交专利申请的,可以在下方链接留电,...http://www.fjsb.cn/h-nd-4701.html
1.一个创意点子可以申请专利吗自己如何申请个人专利这两种专利各有特点。发明专利属于“大”专利,跨国公司、高科技公司等通常申请发明专利,利用发明专利进行产品保护和产品布局,属于公司产品战略的一部分,而且发明专利技术门槛高,审查周期长,费用较高,授权标准严格,赔偿金额巨大,例如苹果和三星围绕手机相关的发明专利诉诸法院,赔偿金额数十亿。显然,发明专利距离普通生活相对...https://www.fljg.com/baike/648540.html
2.创意可以申请专利吗如果自己在生活中有非常好的创意想法的话,那么能够付诸于实践的,就可以申请专利了,就是天方夜谭这种情况的话,一般是没有办法通过审核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创意可以直接申请专利吗 具体要看是什么创意,以下是可以申请的专利权的情形和不能申...https://mip.66law.cn/laws/667053.aspx
3.创意是创意的专利吗?摘要:创意本身孕育着无穷的力量和乐趣,有如基督复活,但唯有经历受难才能得着重生。 文章来源:就那点小破事儿(id:cherliu2015) 作者:Cher 原文链接:创意是创意的专利吗? 标题里第一个“创意”是指创造性的点子和想法。第二个“创意”指代人,这里特指营销传播公司创意部人员。 https://www.haoad123.com/article/2079.html
4.跨境侵权预警——创意木制机关解密盒,专利风险不容忽视小编小结 该创意木制机关解密盒产品是一款众筹产品,属于iDventure品牌产品,目前注册了美国、德国和国际海牙外观专利,海牙外观专利指定缔约国包括欧盟和英国,可以看出不仅美国和德国站点有专利侵权投诉风险,欧盟和英国也有风险哦。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48688
5.专利写作:从创意到变现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将科技创新转换为一份专利交底书,并通过讲解写作、沟通等各方面技巧,帮助读者提高专利发表成功率。本书分为7章,第1章和第2章介绍发明创造的意义和定义,从国家、企业、发明人3个角度介绍专利写作的重要性,并介绍3种专利的概念;第3章介绍如何看懂一个发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id=UBda8198f02ba0
6.专利知识竞赛试题第一篇:专利知识竞赛试题专利基础知识竞赛试题[最终版]专利基础知识竞赛试题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瑞安选拔赛 专利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一、填充题(20分,每题2分)1、( )是世界知识产...https://www.360wenmi.com/f/q16d74g378vs.html
7.创意可以申请专利吗?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创意可以申请专利吗?申请流程有哪些? 小编告诉大家,创业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只要大家的创意足够完善,并且这种创意具备实施性,可以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去实现,那么就可以按照专利申请的流程去申请专利。而具体的专利申请流程如下: ...http://www.saifankj.com/news/chanquan-6282.html
8.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汇总智慧树知到创新创业基础心理降答案汇总...10、以下哪类市场属于利基市场:(BD) A、数量利基市场 B、专利利基市场 C、消费利基市场 D、潜在利基市场 第六章测试 1、移动互联网就是让用户 可干任何事情:(B) A、在工作时间 B、随时随地 C、在任何时间 D、在任何地点 2、微信O2O盈利模式是将顾客吸引到设计好的系统中后,通过 获得盈利:(C)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9268_1.html
9.创意的点子可以申请专利吗?资助百科政策动态湖南森焱...创意的点子可以申请专利吗? 是的,创意的点子可以申请专利保护。专利是一种法律工具,授予发明者对其发明的独占权利,防止他人在一定时间内在特定地区内制造、使用或销售该发明。专利可以涵盖各种技术领域,包括产品、方法、工艺等。以下是申请专利的一般要求: 新颖性:你的创意必须是新的,即在申请专利之前,该创意没有在...https://www.hnsenyan.com/article.php?id=100276
10.远同观点离职1年内申请了专利,专利权属于谁?法院认为,涉案专利的发明人涂某曾是原告的股东,陈某曾是原告的员工,涉案专利系涂某、陈某离开原告后一年内申请,因此,判断涉案发明是否属于原告的职务发明,关键看涉案发明是否属于涂某、陈某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https://www.yuantonglaw.com/case/xsgd134.html
11.全国学生专利创意大赛2014全国学生专利创意大赛由坚持企业家俱乐部发起,由唯美度集团、北福京喜文化传播机构联合承办,旨在“关注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发展”。通过征集专利创意、资助获奖项目的形式,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引导青少年学生关注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为目的的比赛。大https://baike.sogou.com/v99888331.htm
12.源代码盗用服装设计抄袭难维权?科技创新加速,知识产权服务为...如果说是设计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那么产权保护就是为创意设计保驾护航。 9月29日,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在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现场举办。作为本次大会期间唯一一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论坛,本场论坛聚焦创意设计与知识产权的紧密联系,由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主办、上海上专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市...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66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