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审查思路

在2006年审查指南修改过程中,此审查规则所明确的技术三要素的判断方式写入审查指南中,但不再要求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

(3)2009年1月至2012年

2008年以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于涉及商业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方式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提出了3种并行的审查思路,即:(1)直接根据说明书背景技术或公知常识判断是否属于专利保护客体;(2)根据检索结果,引证对比文件后判断是否属于专利保护客体;(3)可以依据检索到的现有技术评述新颖性或创造性。在审查实践中审查员仍多以第一种审查思路来处理此类案件,主要是由于第一种无需进行检索且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而且按照当时的审查政策,技术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不满足即可得出整体方案不构成技术方案的结论。

三、对近年来审查政策的分析

1.近年来审查政策存在的问题

随着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的修改与完善,对商业方法类案件的审查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从审查操作的角度初步解决了早期审查方式粗放的问题,有效保障了该领域的实质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然而,从实践中看,以往的审查思路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操作层面,以往的审查思路中常常遇到需要引入公知常识、惯用技术手段、或是惯用技术手段的简单拼凑等有关创造性判断中所用到的标准,而在经过类似于创造性判断的过程后得出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的结论,并不合乎法律逻辑。况且,某些特征属于公知常识或者被现有技术披露,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的组合就不会带来技术上的贡献,如果仍是武断地认为这些内容没有带来技术贡献而不构成技术手段,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粗放的审查方式。

虽然2009年1月之后明确了商业方法类专利申请的3种审查方式,但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大部分案件仍采取的是第一种方式,即“直接根据说明书描述的背景技术或公知常识,确定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时,直接依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一款评述其不够成技术方案”,因而外界产生了很多关于这种审查方式的质疑,认为这种方式与2004年以前适用专利法第二十五条时的审查思路无实质差别,甚至认为是一种审查方式的倒退。对于第三种方式中提出的“当检索到可能影响发明的新颖性或创造性的现有技术时,则可以直接依据检索到的现有技术评述新颖性或创造性”,应该说是绝大多数当事人更为乐见的一种审查思路,但在实际审查中较少使用。

第三,国内银行类金融机构由于自身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很多技术领域的业务均外包给第三方技术公司,虽然这样规避了可能出现侵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丧失了获得专利权的可能性,商业方法专利布局尚未有效展开。

第四,部分国内企业和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专利保护意识淡薄,目前的审查政策对这些机构也无法产生触动,并且这种状态短期内也不可能得到改观。

1.EPO的审查思路

在审查实践中,在评价专利申请的创造性时,EPO审查员通常采用所谓的“问题——解决”法。在该方法中,主要有3个步骤:

(1)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确定所解决的“客观技术问题”;

(3)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客观技术问题出发,考虑要求保护的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步骤中,如果区别特征没有带来技术效果,则认定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不再进行下一步的判断。

2.USPTO的审查思路

这种观点在USPTO的文件《FORMULATINGANDCOMMUNICATINGREJECTIONSUNDER35U.S.C.103FORAPPLICATIONSDIRECTEDTOCOMPUTER-IMPLEMENTEDBUSINESSMETHODINVENTIONS》中得以体现。在该文件中,针对涉及计算机实施的商业方法发明申请的创造性评判给出了若干示例。

五、在审复审案件情况分析

1.在审复审案件概况

从计算机领域来看,涉及商业方法类(分类号为G06Q和G06F17/60)的在审复审案件共681件。其中,驳回法条为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和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分别占总案件数量的74.6%和19.53%,而驳回法条为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案件仅占1.17%。

上述508件以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为由驳回的复审案件中,使用了对比文件和未使用对比文件的分别占7.5%和92.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申请的审查过程中未引用证据进行评价。

除上述两个分类号以外,其他分类号下也涉及了少量商业方法类申请,全部在审复审案件大约100件左右,其比例分布与上述两个分类号大致相同。

2.在审复审案件中国外同族专利申请的审查情况

(1)EPO同族的审查情况

上述计算机领域的681件在审复审案件中,有欧洲同族的共287件。在EPO的审查过程中,评述其创造性的199件,既评述客体又评述创造性的46件,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的11件,以其他方式审查的31件。由上述分析可知,EPO采用创造性和客体加创造性审查方式审查的案件比例占到了85%,其中对绝大部分申请的审查以创造性为主。

(2)USPTO同族的审查情况

上述计算机领域的681件在审复审案件中,有美国同族的共360件。在USPTO的审查过程中,评述创造性的261件,既评述客体又评述创造性的56件,评述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的12件,采用其他方式审查的案件有31件。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专商局评述创造性的案件比例达到88%,评述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的比例同样较低。

六、建议的审查流程以及审查方式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分析,包括以往审查方式的合理性分析,欧美审查方式的比较,在审案件情况分析以及对多家企业机构的调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欧洲、美国在客体审查标准上比较宽松,大部分此类专利申请使用新颖性创造性进行规范;

第二,从在审复审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此类专利申请按照之前的审查方式,很大比例案件使用专利法第2条第2款驳回,并且未使用对比文件,这与欧美主要以创造性进行审查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不同企事业机构由于其情况差异,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企事业机构专利保护意识淡薄,过于依赖目前的审查政策。

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多方面因素,建议对现行审查方式进行调整,使用客观证据对此类案件进行新颖性创造性评判,以期结论更为客观并且具有说服力。建议审查思路如下:

对一项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申请进行审查,首先考察其是否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之后再对该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进行评判。审查流程为:

第一步,判断是否属于专利保护客体。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理解专利申请的实质,确定其请求保护的权利范围。如果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方案属于单纯商业方法,不包含任何技术手段,则该申请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

第二步,新颖性审查。如果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方案包含技术手段,则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则应当按照《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的规定,审查其是否具备新颖性。

第三步,创造性审查。如果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方案具备新颖性,则应当按照《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的规定,审查其是否具备创造性。在创造性的判断过程中,基于区别特征确定该方案实际解决的问题,如果该问题不属于技术问题,则该申请没有对现有技术做出技术贡献,因而不具备创造性;如果该问题属于技术问题,则判断该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显而易见。

具体的审查流程如下图所示:

1.客体审查标准

判断一项涉及商业方法的权利要求的方案是否属于单纯的商业方法,应重点考察其是否采用了技术手段,如果采用了技术手段,则满足技术属性的要求。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节的规定,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因此只要权利要求中包含了技术特征,就采用了技术手段。在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某商业方法类申请的方案中包含了技术特征,则不属于单纯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则不应当以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予以排除。

相反,如果一项商业方法类申请未包含任何技术手段,则属于单纯商业方法专利申请,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其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二款第(二)项规定的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范围,同时也不满足技术方案的要求。

例如,某专利申请请求保护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促销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在销售商品或服务过程中增加售后答题环节来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其方案中不包含任何技术特征,属于典型的单纯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其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范围,同时也不具备技术三要素,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在这类案件的审查中,强化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适用,弱化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适用,使法条适用回归其立法本意。

2.新颖性、创造性审查标准

对商业方法类申请的创造性进行审查时,应按照如下标准:

第一,把握专利申请的实质,深入理解申请说明书的内容以及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方案,将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方案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行全面对比,确定区别特征,基于上述区别特征确定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方案实际解决的问题。

第三,如果解决了技术问题,则按照创造性审查的一般标准,判断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技术启示,基于此判断该方案是否显而易见,进而判断其是否具备创造性。在某专利申请中,其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对比得到其区别在于:使用输入键盘作为用于进行险种及具体保险内容设定的输入部件,对比文件的方案使用了手写输入部件或触摸屏作为输入部件。基于上述区别,该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方案实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用何种输入部件进行信息的输入。然而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晓,输入键盘、手写输入部件以及触摸屏都是本领域常见的输入部件,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在上述对比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得到权利要求1所请求保护的方案,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得出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于区别特征确定所请求保护的方案实际解决的问题既包含技术问题,又包含其他问题,则重点考量其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而判断权利要求是否具备创造性。(刘铭)

作者简介

刘铭,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电学申诉二处处长。2002年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部门从事专利审查工作,2007年调入专利复审委员会,主持审理多起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案件,主持或参与多项局内外课题研究,在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编纂的书籍中担任执笔人或编委,《专利审查指南》修订执笔人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和专利复审委员会首批审查业务指导专家。

THE END
1.什么是商业方法专利,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审查原则二、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审查原则 依据我国专利法对涉及商业方法的的可专利性进行判断时,其法律依据是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即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属于中国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并且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写的《审查指南》(2006年版)中,为了对“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申请”给出更为清楚、更为明确的审查标...http://m.fabao365.com/channel/zhuanli/19515/
2.专利申请不符合单一性原则时的处理方法专利申请不符单一性原则的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对于不符合单一性的缺陷,可以通过修改和分案来克服,分案可以是申请人主动要求分案,也可以是申请人按照审查员的要求而分案。应当指出,由于提出分案申请是申请人自愿的行为,所以,审查员只需要申请人将不符合单一性要求的两项以上发明改为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发明...http://www.ipleader.com.cn/ns638.html
3.方法专利怎么申请申请方法专利的步骤如下: 1. 准备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图样等; 2. 审查申请材料,确保符合法定要求,包括技术水平要求、专利可行性、申请人资格等; 3. 提出申请,并支付申请费; 4. 发布申请,在公开期内允许公众进行评论和提出异议; ...https://www.vikecn.com/baike/10775.html
1.专利申请方法接下来言归正题,有请李超部长就“软件专利申请方法与保护策略”进行讲座。 李超:大家好!我接到这个任务,今天主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可能个别事务所没有针对代理方面的讲座,特别是保护范围更好,一通怎么答等这些方面我没有准备,我主要把软件保护的情况通过案例让大家有所了解,所以没有准备针对事务所的内容。 一、软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mwukg7a.html
2.医学专利申请方法专利评估首先需要对自己所要申请的专利进行一些技术调查,确保自己所要申请的专利是未被他人申请或公开的,这样做可以降低专利申请被驳回的风险,增加下证率。 签订合同第二步,需要准备好完整的专利申请书,包括专利名称、技术领域、技术背景、附图以及专利要求等;此外还需编写一份详细的专利说明书。 https://www.douban.com/note/856803795/
3.发明专利申请查询的方法是什么导读:发明专利申请的查询方法有线下和线上两种。线上的功能较为丰富,当事人可以查询他人申请专利权的信息,也可以查询自己的申请进度。如果是线下方式,那么就要携带相关身份证明文件前去,且只能查询自己的进度。 发明专利申请查询的方法是什么 一、发明专利申请查询的方法是什么 ...https://www.64365.com/zs/1241877.aspx
4.申请专利的方法?有问必答申请专利的方法?性别:男 年龄:1以下中药组方如何申请专利?费用大不大?多长时间?请指教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任立存 儿科 极速问诊 一级丙等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 问题分析:这情况我们也不清楚的,估计需要卫生方面的批文和专利局的审批等等 ...https://3g.club.xywy.com/static/108/3576929.htm
5.申请个人专利的方法有哪些申请个人专利的方法有:1、提供交底书,委托代理机构撰写申请文件,一般需要20从天到一个月,不委托代理的可以省略这一步;2、提交申请文件,取得专利局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期,提交文件也可提前提交公开声明,请求实质性审查,加快审查过程;3、专利局正式审查专利申请文件,约定2-3个月,初审合格后进入公开准备阶段;4、专利...https://m.66law.cn/v/wenda/1824297.aspx
6.专利申请流程详细步骤(申请专利的方法)可以说,这五点就是我们在专利申请流程详细步骤,通过这五大步骤,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专利申请的具体程序。 扩展阅读:申请专利的方法 首先应进行专利检索查新,以判断发明创造是否符合专利三性的基本条件。检索是尽量减少专利申请的盲目性、增加专利授权的把握性和授权后的法律稳定性,另一个目的是便于找到现有对比技术,以...https://www.fkygo.com/news/109651.html
7.专利申请号如何获得专利申请号获得方法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号如何获得 专利申请号获得方法 在平时很多的小伙伴都不知道专利申请号如何获得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专利申请号如何获得都不是很熟悉,下面万商云集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专利申请号如何获得这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帮助到各位。 一、专利申请号如何获得...https://www.iwanshang.cn/news-20220310064.html
8.方法申请专利方法申请专利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和用具等)和方法发明(制造方法)两大类。方法发明是指人们为制造产品或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等技术方案。方法可以是由一系列步骤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步骤,它主要包括:制造方法,即制造特定产品的...https://www.patentguru.com/cn/baike/%E6%96%B9%E6%B3%95%E7%94%B3%E8%AF%B7%E4%B8%93%E5%88%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