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是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世代相继的部分。它不仅属于过去,而且今天也仍在现实生活中起着作用。如果没有传统,历史的发展就会中断。人与传统的关系是双向的。人既是文化的承受者,继承着传统,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影响、改变着传统。每代人总是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时代提出的问题,运用时代提供的认识手段来理解和复制传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神州大地上各民族的文化,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洋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有过夺目的光辉,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是我们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的丰富源泉。
2.2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
5结语
参考文献
[1]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3.
〔关键词〕书法特征汉字字体设计
一、中国文字的产生和演变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的汉字源于表形表意的象形文字,是人们长期生活体验和感悟的结晶。汉代著名文学家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序曰:“颉四目,通于神明,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这段文字记录了汉字的由来,是古人从自然万物中“博采众美”并抽象概括形成的一种标识符号,其产生的开端具有形象的依赖性,因而其造型反映它所包含的信息和意念。
而后,汉字不断随人们沟通交流的需要而演变着,其演变的过程即是设计的过程,我国的文字设计源远流长,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图1)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到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图形文字、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字体、秦汉及其后的篆书字体、宋元明清的宋体印刷字体到20世纪的现代字体设计,文字形式逐渐趋向合理、完美,从而实现信息更有效、更快捷、更准确的传递。
二、汉字设计的基本功能
“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汉字基本功能的表述。可见汉字不仅可以表形,还兼有表音、表意功能,全方位表达所要表现的含义内容。文字设计是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进行整体到局部有艺术性的精心编排。汉字的形态与结体上的特点,以及造字的六书法则―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使汉字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创意性,为设计文字带来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天地。
汉字设计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和审美功能。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进行文字上的创造,创作了大量以汉字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如中国古代建筑上的“瓦当”(图2)、流通的铜钱、酒馆的“幌子”、以及“招财进宝”、“黄金万两”(图3)、“双喜”等这些文字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运用方圆、点线穿插呼应,并很好地与使用物相结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都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内涵。其中“招财进宝”、“黄金万两”充分利用六书造字中的会意法则,将文字笔画巧妙搭接,相融共生,制造出简约、智慧的形体美感,不仅赏心悦目,更有一份情趣在其中,展现出汉字的形式魅力,显示了一种祝福与祈祷,是封建社会字体设计的精品。流传至今大家已经完全接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双喜”则源于王安石的新婚与金榜题名的喜上加喜,更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喜庆符号,这些是中国古代字体设计的典范。
三汉字设计的基本原则
1、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准确地表达设计主题,将信息准确传达给消费者,是文字设计的功能和目的。文字内容指的是文字传达的概念、内涵;形式指的是文字的视觉化所呈现的面貌、结构、笔画等样式。文字的笔画和形体本身虽然没有属性,但通过设计后所形成的文字形式,往往具有明确的倾向,能体现词意与属性。创意字体的设计只有从内容出发,符合主题的要求,做到艺术形式与文字内容的完美统一,才能达到加强文字的内涵意蕴和感染力的目的,即实现“形”“意”的高度统一。
著名设计师余秉楠先生的作品《家》(图4)是一幅为表达祈盼祖国统一的创意海报,画面以各种不同书体的“家”作为背景,主体部分采用了书法字体“家”字的部分形体,流动的笔墨线条形似中国的沿海地图,而“家”的另一部分笔画现状又似台湾岛的轮廓,两个形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很好地诠释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寓意。
2、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统一
文字的功能性是指文字形态在视觉传达中给人的识别性、理解性,能准确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念。文字的美观性主要是指创造出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字体设计给人视觉上的美的感受。字体设计不仅要求美观,更要考虑是否具有易读性。创意字体虽然可以做较大限度的变化,但对文字的结构和基本笔画的变动,仍应该符合人们认字阅读的习惯,变化要适度,切记为了追求视觉效果,随意变动字形结构、增减笔画而使人难以辨认。
3、个性与共性相统一
根据设计主题的要求,突出文字的独特个性,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视觉印象。同时,正因为创意字体的变化比较自由,强调字与字之间的统一协调就显得特别重要。创意字体必须以一种基本字体为依据,字体之间风格要一致,做到和谐统一。如果在设计中不注意字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缺乏共性,必然导致作品的纷乱芜杂,毫无整体视觉可言。因此,字体设计应该是建立在字体之间的形态、风格、手法统一的基础上,去探寻、挖掘、创造字体的个性美。
汉字中有大智慧,观察汉字的构成,更多的是揭示自然中隐含的深刻哲理。而汉字在发展为记号文字体系的过程,则体现出了古人独到的智慧。例如:汶川大地震的海报设计《济》(图5)作者将“汶”“川”两字巧妙组合构成“济”字,在字面上吻合了“同舟共济”这个成语的含义,这张以文字构成海报做到了一语双关,含义丰富。而这种功能,也只有含义丰富的汉字才可以做到。
参考文献:
[1]崔生国.图形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2]陈莉.字体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余鲁.文字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总结
1抽象艺术概述
4结语
作者:袁迎耀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一)雏形阶段
(一)在“信息”与“娱乐”中加重“艺术”成份
(二)从“硬性”到“软性”,从“理性”到“感性”
(三)更多的“游戏”色彩
(四)着眼于“新型”消费群体
(五)“无国界”创意思维
结束语
其次,现代消费公众的商业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对在新商业环境背景下存在的审美载体,也有了新的期待。与此同时,服务于各商业领域的各类审美形式也随这一趋向的变化,不断向更新的社会价值和生活理念方向发展。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
引言
对于传统文化观念进行合理应用
传统文化因子的影响分析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辈辈相传的文化,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传统,传统文化不仅属于过去,也影响着现在,传统文化在现代先进理念的影响下不断走向未来的发展,传统文化与世界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引导着国民在尊崇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