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市场需求选取实践教学内容,面向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项目
2针对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3针对工作过程所需的技能要求,进行工作过程导向式的项目教学
4建立仿真教学环境,校企人员共同授课
本课程主要围绕这6个项目设计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除第一个情境中的拓展任务部分在课内完成外,其它拓展工作任务在课外由长春麦之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王宝峰指导,学生在仿真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中心)进行拓展任务课外学习,兼职教师将企业的新技术与项目经验在实训中加以讲授,让学生如临企业真实现场。学生的设计方案得到认可或被采纳时,可以给予奖励。因此,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及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得到提高,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增强。
5打造省内一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环节和办法,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6改革教学手段,开启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设计能力
7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考核体系
在考核过程中,突出强调技能的操作,充分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加强过程性考核。考核分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7.1过程性考核(40%)
每个项目的作品均包括学生自评、小组内部互评、全体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企业兼职教师评价等环节,可通过课堂评价及学生学习手册中的体会和教师建议、学生校内顶岗实习手册中兼职教师的建议,获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该考核包括出勤状况、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学生作品自我展示讲解、实训项目设计质量,以此规范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
7.2期末考核(60%)
以提高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依据,期末考核该课程采用“理论+操作”的考核方式,不但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期末考试内容,特别是操作部分,由任课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确保考试内容紧跟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继安,吴建设.高职院校实施校本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
2、探索期(1986-1988)。表现在:
(2)开始重视对产品、市场和目标对象的分析研究,逐渐从纯主观的艺术创作倾向中摆脱出来。
(4)表现形态多样化,注重创意。
2、劣势:信息量小,转瞬即逝;制作、播映费用昂贵;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很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1、拍摄前期准备
2、拍摄
3、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的程序一般为:冲片、胶转磁、初剪、看A拷贝、正式剪辑、作曲(选曲)、配音合成、制作电视播出带、交片。当然,录像带便没有胶片冲洗和胶转磁的过程了。
冲片:就象拍照片之后需要洗印一样,拍摄使用的电影胶片需要在专门的冲洗厂里冲洗出来。
胶转磁:也叫作Film-to-VideoTransfer,冲洗出来的电影胶片必须经过此道技术处理,由电影胶片的光学信号转变成用于电视制作的磁信号。转磁的过程中一般会对拍摄素材进行色彩和影调的处理。这个程序也被称作TC。
初剪:也称作粗剪。拍摄素材在经过转磁以后,要先输入到电脑中,导演和剪辑师才能开始了初剪。初剪阶段,导演会将拍摄素材按照脚本的顺序拼接起来,剪辑成一个没有视觉特效、没有旁白和音乐的版本。
看A拷贝:所谓A拷贝,就是经过初剪的那个没有视觉特效、没有音乐和旁白的版本。这个版本是将要提供给客户以进行视觉部分修正的,这也是整个制作流程中客户第一次看到的制作成果。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叫黄xxx,是xxxx学院2010届毕业生,得知贵企业为积极谋求发展招贤纳才。我真诚的渴望能加入贵企业,为贵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我的才能和智慧。
诚祝贵单位万事亨通,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项目实战式实践教学
(二)虚拟仿真式实践教学
(三)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推动作用
DiscussionontheemploymentpromotingfunctiontotheconstructionofGuangxi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rainingbase
WenZongyinPengZhaohuiLiuCunxiang
Abstract:ThisarticlefirstlyillustratesthebackgroundoftheconstructiontothetrainingbaseoftheHigherVocationalCollegeinGuangxi,andsummarizesthemainachievementwhichisgainedduringthetrainingbaseswhicharetakenemploymentasaguideconstructedbytheHigherVocationalCollegeinGuangxi,andanalysestheproblemswhichhavebeenduringthetrainingbaseconstructed.Atlast,weputforwardthesolvingsolution.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EmploymentPromotingfunction
1.广西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2006年6月,广西教育厅提出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立足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意见》的指引下,近年来,广西区内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初见成效,目前实训基地已涵盖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建筑技术、生物技术、旅游、护理、化工技术、农林、财经等专业领域。
当前,广西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难点之一就是缺乏实践经验。而可以弥补高职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的有效途径是毕业前的实习。因此,建设良好的实训基地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各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都有着自身独到之处,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了本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
然而,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诸如: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一些实训设备的可持续利用率不高,各实训基地不能很好的实现共享,学生实习保障体系得不到完善等现象。如何利用有限资金将实训基地的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进一步推动毕业生就业率,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2.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成果
在经过几年的实训基地建设后,广西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院校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推动了本校就业率的提高,具体如下:
2.1多种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存推动了就业率的提升。从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上看,高职院校通过以下四种运作模式推动了就业率的提升。
2.1.1以中外合作模式建设的实训基地。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土木工程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由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ritishColumbiaIntstituteofTechnology,简称BCIT)于2007年初正式开展。
2.1.2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的实训基地。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基地完全由政府投入,建成后一次性可同时接纳1200多名学生实习,除接纳本校学生外,还承担了多所职院等外校近3000多人次的学生实训。
2.1.3以企业投入为主建设的实训基地。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共同创立了广西唯一一家丰田T-TEP学校,从属于T-TEP学校的实训基地主要设备由一汽丰田汽车公司提供。
2.1.4引入企业股份制运作模式建设的实训基地。如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的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是由中铁25局柳州工程公司等5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入股合作建成的,该集团不仅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实习实训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2.2通过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使毕业生就业面更广。
广西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训基地建设,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学生在校所开展的实习实训项目紧密结合行业需求,使毕业生就业面更广,竞争性更强。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自筹、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等多种方式,投资360万元,建设了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功能庞大,除满足本校学生实训外,还充分发挥出了共享与示范功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等,共向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经费1000万元,近年来,该院添置了一大批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主体专业实验实训条件达到广西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形成了“学院里面有企业,车间里面有教室”的职业办学格局。
2.3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拉近毕业生就业与实习的距离。
各院校在创新校企合作方式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把强化技能训练与拓展就业市场、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与毕业生质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企共建、校外建设、校办企业等多种方式,拉近毕业生就业与实习的距离。
2.3.1与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性。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下半年与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共同创立了广西唯一一家丰田T-TEP学校,引入一汽丰田汽车公司的教学模式,完全按丰田4S店的要求进行组织教学。在课程上,严格执行丰田汽车的标准,从理论教学到实训环境、实训内容、实训方法等都是以丰田汽车最新技术为内容。这种与企业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能真正把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落到学生本人上,极大的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
2.3.2充分利用行业、地域优势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环境。
3.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建设发现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广西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看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大与运转不畅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校企合作还不能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有以下问题。
3.1政府投入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过于分散,成效不够显著。
目前,实训基地建设的最大问题在于资金投入与运转的矛盾,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初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虽然初现成效,但因设备的更新周期缩短,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将使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3.2资源分布不平衡,部分院校校内实训条件较差。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普遍处于初创阶段,即使条件好的院校也只是部分重点、主干专业的实训设施较齐备,多数专业的实训条件较差,新建专业则几乎没有。
3.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到企业积极性的影响。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实现“双赢”,企业要生产经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高职院校则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一定的周期性,要让企业参与合作,多数是凭关系和个人感情。
3.4有经验的“双师型”实训教师数量较少。
4.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4.1集中有限资金,建设集团化的实训基地。
为了切实解决资金投入大与运转不畅的突出矛盾,应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人集中起来,建设一家集团化的实训基地,同一区域的所有职业院校的实训项目全部或大部分在该实训基地内进行,集团化的实训基地应能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以解决到此实习学生的吃住问题;并配有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以确保学生实训的质量。这种集团化的建设模式,除了极大的提高学生技能、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学质量以外,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职业院校之间资源分布不平衡,部分院校校内实训条件较差的问题。
4.2建设有效的学生实习保障体系。
为切实推进企业主动参与、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工作;要使企业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的现状得以改善,应建立起可靠的实习保障体系,对于主动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积极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企业,可在税费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或减免。
4.3建立健全的高职教师培训制度。
“双师型”实训基地教师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经费支持的同时,建议地方教育与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重点支持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工作,各高职院校之间也应加强相互联系,或作定期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技术水平。
[1]宋若峰等.加强高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