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搞清楚这两个概念。什么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建一种新思想新事物的想法。(你起心动念的想法)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新认识,不断的追求新知识;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边框;探索新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不盲目模仿他人。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思考。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能力(比如智商、情商),它由一些思维能力综合而来,主要包括系统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要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具有创新性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方式*是遇到问题时,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寻找答案,不要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它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方案、多途径中去探索、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广阔性等,要做到具备创新性思维*少要打造自己的“六多”,做一个“敏感的有心人”。
多看
用“心”去看你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用心去感悟当下生活当中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空气,阳光,树木,每一个人的情绪、状态。*重要一点是要阅读,阅读你所在领域、或者是你所要做的事情的-这个垂直领域内所有权威的著作。边读一定要边带着问题。然后剖析,挑*权威、*难的挑战搞清楚。如果你能把它搞明白、讲清晰。你*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做难而*的事情。
多听
要学会倾听。倾听别人说话的逻辑。倾听他说话背后的深层次需求,你才会知道,对方真正要的是什么,倾听是种智慧。
多问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2~3种答案。要学会问问题,要学会问*的问题。是符合规律的还是符合逻辑的,还是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会有不一样的解读的。所有的成*都是建立在设计问题的基础之上解决的。
多思
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思考,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得更好。如何可以更直接,如何可以撼动人的心灵,让人更温暖。从身边小事获取灵感,以达到你*终的目的。
多做
要做个实践者。张萌曾经说过,“敢比会更重要”。如果说到做不到,*等于不知道。与行动相比,你的才华不值一提。只有做了,才知道结果如何。
多写
写作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思和复盘的过程。当你把所有的思想行为化成文字的时候,你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当你把写作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需要摄入更多的能量。你会陷入一个*的闭环:看—听—问—思—做一写—看
做自己
赖声川说:“*伟大的创意*是在改造自己。”所有的看听问思做写都是在经历,累计你自己的风格。为您形成你自己做*大的积累和铺垫。而做自己*是*大的创新。不必模仿、不必彷徨。没有比玩自己更好玩的事了。你是你自己*伟大的艺术品。而你创造的必将是*的创新。
建议阅读书籍
1.《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作者:李欣频
李欣频老师更像是邻家姐姐,没有高深的概念,却让你能在随时的生活工作中发现创新,做出创意生活,接地气。
2.《创新之力——将创意变为现实》
作者:马特·金登
这本书会让你茅塞顿开,只要你听话照做,仔细观察,通过努力以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融会贯通,你会实现创新。好看的是,本书还提供了具体步骤教你如何获得“好运气”,找的自己心仪的“新大陆”。
3.《如何移动富士山》
作者:威廉·庞德斯通
这是一本实实在在教你开拓思维的书籍,例举了很多案例,摆脱过去“洗脑的成功”方式,更多从“人”本身的需求出发,我愿意理解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创新”。
4.《大爆炸式创新》
作者:拉里·唐斯、保罗·纽恩斯
作者们分析了宇宙大爆炸式起源,*颠覆你的认知。探讨了其中所含有的经济学原理,还对奇点、大爆炸、大挤压、熵四个重要的阶段组成创新生命周期做了做了详细解析。也许你会发现,找到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否是个颠覆者。
乡村振兴要靠人这一核心因素。青年人头脑灵活,知识储备好,精力充沛,应该在农村创业创新当中,担当更大的责任,发挥骨干和生力军的作用。
年轻人应在哪些方面创新?*不说大道理大理论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参与过三农工作,只想实实在在说点农村青年可以创新干的事,希望能有帮助和启示。
农业要升级,农村要*,始终停留在传统生产模式上是不行的,必须利用社会*所带来的一切有力手段。现在,“互联网+”是众多产业*的一个大趋势,无数有想法、有见地的青年人都在这当中淘到了金。我真诚希望广大农村青年能抓住互联网浪潮带来的机会,创新农村商业模式。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互联网还可以融入农村各行各业,可以实现分类粮食分类*销售,可以实现畜产品*优价,可以把农村手工艺品卖出去,带动一些新产业的发展。
这些年,我所见到的农村大量产品都是原自号销售的。玉米,大豆,小麦,猪牛羊,山上野果,直接卖出去,只能赚个辛苦钱。其实有些做点深加工,哪怕是初加工,难度并不大,却可以成翻论倍增加效益。
上面所举的例子,其实需要投入的机械成本并不高,而农村的场地、仓库等基本上可以利用原来的设施。原料在生产地当地加工运出成品,运费要比运出原料低一些。如果管理经营得好,不仅自己能发家致富,还可以带动周边地方的粮食销售。目前有很多地方也有农民在这样做,他们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产品卖的非常好。
目前农业种植基本上都是米稻豆为主体‘的大路货。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测算。把种玉米升级为种蔬菜,把种蔬菜升为中棚室菜,或者种植一些稀有药材和稀有果品,那么效率*更高了。
农业本身*是一个收益水平比*低的产业。农业属于*产业,加工业属于第二产业,服务行业属于第三产业。这三次产业本身*是在人类不断发展*过程中依次产生的,后端的附加值明显高于前段。但是大多数农民又离不开农村,只能从事*产业。那么有什么好办法提*益?作为农民来说,主要是相信科技,主动推广和应用*实用技术。
对于农民来说,推广应用农业科技过去主要是良种,应用新栽培方法,科学使用农药和肥料,现在还有新的生物技术等。1958年时全**高水稻亩产400公斤,而到前几年袁隆平已经通过品种改良,把水稻亩产提高到1200公斤左右。仅品种一项,*把水稻产量提高了两倍。现在农民对优良品种的专用认识已经很高了,但是像节水灌溉、立体栽培、智能控制这些,应用面还是比*窄。如果青年人能够在这个领域发挥带动作用,*更好了。
乡村振兴。是一项富于挑战的光彩事业。在这个事业中,广大农民是主体,农村青年人则是生力军。真诚希望广大农村青年积*投入创新行列,既为*家做贡献,又增收致富,实现自身的价值,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