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照片均由省政府网薛声军提供)
【直播团队】
总监制:苏越直播统筹:李梦丽文字采集:黄子怡摄像:程曲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12月5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总工会联合举行江西省2023年职工“五小”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邹绍辉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应朝晖,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家杰,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小蓝工厂主管技师曾祥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邹绍辉,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应朝晖,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家杰,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小蓝工厂主管技师曾祥宗,请他们介绍江西省2023年职工“五小”创新成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邹绍辉作介绍。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邹绍辉
邹绍辉: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省总工会首次集中开展全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评选发布工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这一专项工作的具体情况。
一、职工“五小”活动的背景
“五小”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开展职工“五小”活动,旨在引导广大职工从“小”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围绕生产经营,踊跃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队伍。职工“五小”活动是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群众性创新活动,与我国改革开放同向共进,是工会的一项传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企业和职工的广泛支持、充分认可(比如入选今年“五小”优秀成果的江铃公司《汽车制造产线突破产能设计自主创新能效提升》小发明项目,就是以曾祥宗同志为第一完成人的16名职工共同完成的,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每年达到600多万元)。
开展职工“五小”活动是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重要路径。201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五小”活动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开展职工“五小”活动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江西省总工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全总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发展实际,大力推动职工创新创造活动在企业、在基层、在生产一线开花结果,一大批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的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涌现出来,蕴藏在职工中的“智慧之火”助推创新创造形成“燎原之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尊重职工首创精神;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开展活动;三是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内容、方式、载体;四是坚持共建共享,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让职工受益。
二、2023年全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评选情况
今年,省总工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了“助力‘1269’建功新时代”专项行动,全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评选发布工作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由省总工会主办,省质量协会具体承办。7月27日活动通知下发后,全省职工反响热烈,积极参与。期间共收到11个设区市总工会、赣江新区工会联合会及15个产业和直属基层工会申报的“五小”项目510个,覆盖35个行业,其中:小发明207项、小创造92项、小设计44项、小革新154项、小建议13项;“1269”领域项目331个,占比64.9%。
优秀成果120项中,小发明65项、小创造13项、小设计10项、小革新30项、小建议2项。属于“1269”领域的100项,占比83.3%。其中电子信息28个、有色金属13个、装备制造12个、新能源7个、石化化工6个、建材9个、钢铁4个、航空5个、食品7个、纺织服装4个、医药4个、现代家具1个。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全省工会将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重要抓手,引导企业和职工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树立“时时可创新、处处可创新、人人可创新”的理念,将职工“五小”群众性创新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持续扩大“五小”活动的覆盖面。将这项活动从国有企业向非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扩展,从生产领域向管理、服务等领域延伸。保持国有企业开展“五小”活动的优良传统,总结活动经验,探索非公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新途径、新模式,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已建工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带动中小企业“五小”活动的普遍开展。省总工会将持续开展“五小”活动优秀成果评选发布工作,加大对职工创新成果的激励支持力度。
二是积极搭建职工创新成果交流转化平台。通过组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举办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等,积极推动“五小”创新成果走出企业、走向社会。明年上半年,省总工会将在南昌举办首届全省职工“五小”活动成果创新交流大会。届时,将有全省11个地市、赣江新区和部分省总产业和直属基层工会选送的“五小”优秀成果;2023年度获得全省职工“五小”优秀成果的部分项目;以及大国工匠、赣鄱工匠及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在大会上进行展示、交流。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届时前来采访报道。
三是大力营造职工群众创新创造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注重从“五小”活动中发现、培养、选树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特别是优秀技能人才和一线职工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推广他们的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选送推荐“五小”活动优秀成果参加国家级、全国性“五小”优秀成果和创新成果评选,参加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展示。选送推荐职工创新成果参加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合作奖评选。
总之,全省各级工会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把我省“五小”活动打造成有地域特色、有职工拥护、有社会影响的“金字”工作品牌。让职工“五小”小而不小、小中见大,通过小切口、小成果、小产品,体现大智慧、作出大成就、发挥大作用,为助推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工会组织新的更大贡献。同时,也希望记者朋友们,对职工“五小”活动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共同推进此项工作再出新成果、再上新台阶。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谢谢邹书记!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中新社提问
中新社:
能否介绍一下江西省总工会积极推动开展职工“五小”活动的意义?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应朝晖
应朝晖:
正如发布人刚刚所介绍,职工“五小”活动既是工会的一项传统工作,也是工会的一个品牌工作。具体是指职工群众基于一线的生产实践,围绕提升产品、服务、工程质量和效益,改造落后的技术设备、不合理的工艺和过时的操作方法等,所开展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和小建议等。可以说,职工“五小”活动,体现的是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展示的是职工群众的创新能力。
我们常说,职工“五小”活动是距离职工群众最近的发明创造,看似解决的是生产中的小事情,实则却关系到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其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推广性都很强。今年省总工会大力推动职工“五小”活动,就是把它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作为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抓手,作为组织动员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从而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到创新创造的热潮中,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日报提问
江西日报:
请问江西省总工会2023年度评选的“五小”优秀成果有哪些特色、亮点?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家杰
吴家杰: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省总工会2023年度评选的“五小”优秀成果的特色、亮点。
一是职工参与度很高、覆盖面很广。2023年全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的评选工作由江西省总工会组织开展,江西省质量协会具体承办。自活动通知下发后,全省职工反响热烈,收到11个设区市总工会、赣江新区工会联合会及15个产业和直属基层工会申报的“五小”项目共计510个,申报范围覆盖35个行业。
二是评选围绕我省“1269”专项行动计划开展。本次申报的项目中属于“1269”重点产业链的项目331个,占比64.9%,在第一阶段评选中,入围了120项优秀成果的,属于“1269”的100项。
三是积极推动职工“五小”优秀成果的运用、转化。继第一阶段的评选后,第二阶段进行“五小”优秀成果的发布,对入围优秀成果的120个项目进行集中发布,并举办颁奖仪式,为最终获得一二三等级的116个项目颁发证书。另外,在闭幕式上还专门挑选了优秀项目进行现场展示,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并请南昌市总工会和江铜集团工会作推进“五小”活动情况的经验介绍。下一步,我们还将把优秀项目进行推荐、推广、展示,大力推动全省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发展。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电台提问
江西电台:
我们注意到,2023年江西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评选已于上周成功开展。请问曾主管,作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亲历者,能否介绍一下参加本次全省职工“五小”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感受?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小蓝工厂主管技师曾祥宗
曾祥宗:
大家好,我叫曾祥宗,是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小蓝工厂的一名主管技师,非常荣幸我本人也有两项成果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作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近几年江西省对工匠人才越来越重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培训、选树、激励的平台和机会,举办的各类赛事、评比活动非常贴近“四新”技术、贴近新时代企业发展所需,符合国家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企业和我们个人的高质量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对工匠人才的认可和尊重。
通过这些平台不仅让我们个人有了才华展示的舞台,也让我们可以有机会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及同行交流学习,起到了以评促学,以赛促学的作用,每一次评比既是竞赛更是学习提升。这些活动不仅极大的激发了我们职工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也大大激发了我们学习科技知识、参与科技实践的热情,对于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学习、成才,技能提升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
同时,能够在全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发布会上获奖,我感到很自豪,这是江西省总工会对我和我的团队在平时工作中做出的创新创效成果的肯定与鼓励,我也会以此次获奖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立足于自身的岗位,为汽车智能制造行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在单位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曾祥宗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汽车智能制造领域,通过我们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技术创新改善成果643项、培养了48名高技能人才,未来我将带领我的团队,发扬江西省职工“五小”活动的创新精神,持续扎根一线,为产线能效提升,攻坚克难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公司创新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江南都市报提问
江南都市报:
明年江西省总工会将举办全省职工“五小”优秀成果展览会,能否介绍一下这个展览会准备怎么举办?
就在前不久的11月30日,省总工会举办了全省职工“五小”成果的评选发布会,可以说,成果丰硕、反响良好。这些来自一线职工的创新成果,解决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卡脖子”问题,创造经济效益14.66亿元,也集中展示了全省职工积极助力省委“1269”专项行动的成果。同时,我省还有一大批“赣鄱工匠”“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人等,他们都有着很多的精湛技艺。
基于这些考虑,经过充分论证和深入研究,省总工会决定于2024年的上半年,在省会南昌,举办全省职工“五小”优秀成果展览会。
整个展览会的布展面积为5000平方米,展期3天,面向全社会开放。展览会将设主会场一个、展馆两个、新闻采访中心1个。其中:一号展馆为职工创新成果馆,由11个设区市、赣江新区、若干省总工会产业和直属基层工会分别布置的展厅组成;二号馆为工匠技艺展示馆,由“赣鄱工匠”“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人等,展示其绝技绝活。
届时,我们热诚欢迎广大社会公众和记者朋友们来观摩、感受和报道。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经济晚报提问
经济晚报:
请问江西省总工会在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方面有哪些抓手、开展了哪些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效?
群众性创新活动是工会组织紧贴企业中心、提升员工素质、发挥工会优势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改进等活动为主要载体,以业务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以广大员工为主体,以创新为灵魂的系统性活动,是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引导到为企业战略转型、建功立业上来的积极举措。
近年来,省总工会积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立足职能,找准定位,围绕“1269”专项行动计划,从政治站位和战略部署的高度,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细推进,开展了“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挂牌职工创新创业服务站、打造工匠学院、“五小”活动等一系列赋能职工队伍成长的工作。
如在劳动和技能竞赛方面,主要依托“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组织优势和品牌效应,对接我省重点产业链各赛道,大力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2023年共开展22项“天工杯”赛事、3项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全国电子信息行业首届职工技能竞赛、助推“1269”百场劳动和技能竞赛,截至10月底,892家企事业单位职工1.57万人次参加竞赛,带动岗位练兵113万人。此外,引导和组织各级工会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和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举办100场“天工杯”职工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带动岗位练兵百万人次以上。
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省总工会自2013年开始,坚持每年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选树和命名活动,目前已打造国家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个,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13个,省内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000余家。今年8月,省总工会还修订了新的《江西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命名和管理工作。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