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三年,很多人的工作生活面临了极大的改变。尤其是曾经在各外企、大厂任中高管的朋友们,他(她)们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
不管承不承认,不论主动被动,人到中年其实可供大家的选择并不多,大概就以下几种:
一、跳槽到同行或者跨界赋能
中层人员同级或降级跳槽。例如程序员是阿里跳京东,抖音跳快手,美团跳头条。不降职降薪是少数,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70、80后要面对的可能是90后的新领导,多少有点被长江后浪拍在沙滩上的无奈。
高层人员跨界跳槽做管理。例如很多互联网人跳到餐饮、母婴、美妆企业做信息化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和数据化。很多媒体人跳槽到企业,做pr或新媒体运营。
二、打造个人IP成为超级个体
随着短视频和新媒体的崛起,知识型人才利用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谋生,也是成了一条不错的出路。尤其是在某一领域,深耕过8年以上的中高层管理者,怎么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不论是懂内容、懂营销、懂增长、懂品牌,只要有一技傍身,就有价值可挖掘。这也是很多大厂中高管,出来后做咨询做培训师的主要原因。
三、自己创业当老板打怪升级
不少高管都有创业当老板的梦想。原有的经验加上人脉资源,混的不太差的都能组个三五人的局,先干起来了。不过很多高管只是负责一个模块,真正创业却是跑通整个流程,失败的概率很高,也要三思而后行。
四、做投资人或合伙人
打工嫌不自由,创业嫌辛苦的人,做起了投资人或投资合伙人。找一个优质项目,在创业初期出一份力,要么贡献点智慧出谋划策找资源、要么贡献点技术打造初代产品,要么贡献点小钱占点小股份,也是不错的选择。打的都是雪中送炭、以小博大的算盘。万一将来企业做大了,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五、财务自由告老还乡
外企、大厂高管赶上行业红利或是一线城市地产红利的中高层,少数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手里有7-8位数资产,换个城市生活或考公换个活法也是大有人在。
六、在Runwise创新社区做创作者或顾问
当然,外企、外企、大厂高管们(或某一领域的牛人)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到Runwise(即能创新)创新社区。
Runwise创新社区是一个连接全球领先创新智库和专家,汇聚10+万专业企业创始人、创业家、创新提供者(咨询师/咨询顾问)创新研究学者参与的创新实践社区。
说共建,是因为每个具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是“创作者”,注册通过后就可以发表自己在创新领域的课题、研究、案例等等。
它的展现形式多样,具体呈现如下:
创新讲座用视频形式讲述“如何创新”;“图说创新”以简单的图表形式来展示创新流程或思考;各类创新研报、创新案例、创新洞察用厚重的笔触探讨商业现象背后的逻辑;上百份各类行业报告和PPT可以自由浏览和下载。
Runwise创新社区甚至都可以不是你的第六种选择,而是你个人成长的“第二曲线”,作为兼职或者副业来经营。
“创业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国际领先的创业案例,学到科学的创业方法论,找到潜在的合伙人,甚至靠谱的咨询团队,解决你在创业中的困惑。
“投资人”、“投资合伙人”可以在这里发现新的投资标的,找到气味相投的合伙人。
Runwise创新社区在帮助传统企业探索和创新商业模式。如平台模式,全渠道DTC模式、联营模式、PLG模式,设计新模式创新方案MVP推进可行路径,创新社区提倡「轻规划+重迭代」,不做PPT式的咨询项目,而是联合客户组建全能型创新团队,交付经过验证价值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已经合作和孵化出了多个新消费品牌。
Runwise可以应用创新思维和方法,帮助企业/创业团队孵化和成长新业务,同时促成企业掌握创新方法和工具,让团队具备可持续创新的能力。
Runwise创新社区联合创始人Jackie是一名连续创业者,过去15+年曾是IBM和EY管理咨询业务的合伙人,深度咨询服务过包括华为、平安、苏宁、万达等中国领先企业。他有一套自己的科学创新打法,也愿意躬身入局带新人,协助他们挖掘出人生下半场的价值。
Runwise创新社区可以看做一个商业创新版的“滴滴”——更确切地说是“咨询版的滴滴”,它像一个创新领域“摆渡人”,摆渡人们的思想,引领我们在商业上的创新。只不过在这里你的工具不是汽车,而是你的思想、你的洞见、你的内容。通过内容输出,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创新者聚集到社群来,而越来越多的读者又可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甚至在这里做轻咨询,从而形成「创作者-创新内容-创新读者」“飞轮效应”。
今天,我真正想聊的并不是中年问题。而是当一个人的能力和专业只能被年龄定义时,是该抱怨竞争的残酷不要气馁,哪些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人,可能一生都无法达到廉颇的高度。
我甚至不是想聊Runwise创新社区。我想了聊的是,不论什么年纪,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永远没有人可以放弃你;只要有创新精神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重启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