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2.22山东
他年纪轻轻就坐上CEO,坐拥上亿资产,这可是很多三四十岁还在辛苦搬砖,却依旧拿着基本工资的打工人的梦想,更是唤起了无数观众对“要年轻有为”“搬砖不如创业”的渴望。
年轻人创业,理由有很多: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不想被约束、想要自由的生活......
公司中高层创业相对理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公司优化人员、或经营不善被裁,被迫出来创业;二是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资源和人脉,主动出来创业......
我们看电视剧中的老板:个个都很年轻,男的帅,女的美,带着PatekPhilippe手表,穿着Armani西装,开着限量版西尔贝超跑,坐在京上广最豪华的CBD大楼里,随便一指,就是100个亿......
这样当老板,是不是很爽?
电视剧包装出来的老板,很容易让人误把创业当成一件,像老板一样会享受的事,而忽略了主角光环背后,老板该干的正事。那真实的老板是什么样的?打工人和老板的差别在哪里?为啥有人屡创屡败还要坚持创业?当了老板怎样才能hold住创业路上的坦途,让企业走得更远?
老罗是做教育出身,他看不懂互联网发展趋势,却贸然进军这个烧钱的行业,在做手机产品的时候,他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从自己的理想出发,而不是立足市场需求去做手机。
手机本是大众产品,他却试图做小众,走的是小米的老路,却并没有积累下小米的口碑和人数,产品本来就不惊艳,老罗又没有雷军在互联网投融圈玩的风生水起的人脉和经验,锤子走向没落也就成了必然。
可见,想当老板,想创业,必须要有精准识别风口、创造正确产品的能力。
再有经验的老板,也很难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有很大一部分人,感知到了这是风口,却打造了一款错误的产品,就这样倒在风口之下。
还有相当一部分老板,把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以后,开始飘了,开始将创业当做自我小情怀、个人爱好的实现,却忘记了营销的本质是满足市场需求。
怎样才能做到永远懂客户、真正懂市场;怎样才能做到坚守初心,胜不骄败不馁,是一个创业者或老板一生要做的功课。
创业是什么?不是摆个小摊,卖小笼包,那是小本生意,创业是把小笼包,做成连锁,是整合资源,开创一项新的事业。
在创业这件事上,媒体一贯喜欢制造爆点,爱大肆渲染,创业者如何如何年轻,怎么年少有为,比如“95后CEO身价千万”“00后天才少年拥有上亿商业帝国”。
一毕业或没毕业就创业的成功人士虽然有很多,但创业失败的人更多。
90后情趣女王马佳佳,曾因在母校中国传媒大学附近开创意情趣店powerfu一举成名,之后又成立了泡否,上线情趣用品商城。
2012年,马佳佳也因其爆炸性言论和创意营销,成为媒体宠儿,然而她的情趣用品店很快就关门大吉,线上销售也非常惨淡,马佳佳也成功沦为打工仔......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只看到了成功商人风光的表面。比如,媒体故事里的雷军草根逆袭,美团创始人王兴也是毕业即创业。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雷军是从22岁进入金山,在金山工作了16年才出来创业的,王兴也是经历了四次创业失败才摸索出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不管是经验、人脉还是经营策略,他们创业的起点,要比普通人高很多。
真正白手起家去创业,过程是很痛苦的。
我有一个前辈,曾在一个知名传媒公司做项目负责人,拿着不菲的收入,在他四十岁这一年,他突然很想创业,于是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等他当了老板才发现:创业公司最难的第一关竟然是招人。
以前在大公司,有公司的名气在,前来应聘的人很多,可以随便挑,且都是优秀的人才,但自己的公司是个没有名气的小公司,很难招到能独当一面的人。
没有好用的人,谈客户就得他自己去谈,重要项目就得他自己来做,他白天忙着谈资源,找项目,晚上再干具体的活,对于手底下的员工,做的不好了还不敢批评,怕一批评,连给自己打印文件的人都没有了。
白手起家的创业,不是靠激情,也不是靠听别人成功的故事,它需要真银白银地去投资、扎扎实实去打拼。
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清醒的去思考,自己在行业中的积累能不能支撑自己走一段很长的路,自己能不能经得住创业初期,资金紧张、人力不足的辛苦,以及创业失败以后,钱财事业两失,甚至信誉受损,名声一落千丈的痛苦。
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去谋好的结局。
写在最后
创业不易,无论成功与失败,每一位创业者都值得被敬重。
只有经历过创业才会明白,老板与打工者最大的不同,是看事情的维度。
当一个人走到老板层,不管他学历高低,从事什么行业,他已经脱离低头看路,低层次的搬砖思路了。
他们最突出的能力就是总是能想到办法,在审视大盘中发现机会,牵线搭桥,直接透过问题看到本质,去赚最轻松的那部分钱。
受经济形势影响,或许现在并不是创业的最好时机,但我仍然建议每个人都要尝试像经营创业公司一样去经营自己。
想想自己现在的工作、目前的知识和能力能解决哪些领域的问题,能发现哪些市场需求,自己能不能打造一款产品,打通自己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并产生盈利,老板思维和创业思维能让你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看问题。
当然,创业还是需要不急不躁的来,不管你是即将创业者还是已经是一位成功的老板了,我们需要清醒的了解:再成熟的老板,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创业者的心性是会随着事业的发展发生变化的。
我见过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艰苦时期,往往能保持头脑清醒,但企业做大以后,很容易被胜利冲昏头,开始虚荣攀比,讲排场,盲目扩张,导致企业损失惨重。
一个创业者,是否能够始终如一的对待事业,是否能在巨大的胜利面前保持荣辱不惊也很重要,创业成与败与年龄无关,不管怎样的创业起点,都必须要经历失败的磨砺,成长的迷茫,认知的误区,最后才能找到回归商业本质的路,靠扎实和专业去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