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维修事实出售新车,算欺诈?会“退一赔三”吗?

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结了一例经销商对汽车后保险杠维修后,再行出售给消费者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法院认定经销商构成消费欺诈,改判经销商承担车辆三倍价款——共计75万元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此判决也向汽车生产厂商和经销商传达了重要讯息——一旦涉嫌欺诈,企业可能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新车交付前有维修记录

2016年8月30日,邓某来到Y汽车销售公司门店(以下简称Y公司),在销售员的热情推销下,经过反复的询问和比对,选中了某品牌轿车一辆。双方当日签订《订单》并约定:车辆价款25万元,预付款5000元。邓某随即按约定向Y公司支付了5000元购车定金。

同年9月27日,邓某与Y公司推荐的金融公司签署借款合同,并支付了车辆余款,Y公司向邓某开具了价税合计25万元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并代为办理了车辆保险、贷款等义务。同年10月2日,邓某将新车从Y公司提走。

新车到手一个月后,邓某突然发现方向盘轻微抖动,于是前往4S店进行咨询,意外发现该车在9月12号(即汽车交付之前)就已经进行过维修,维修记录载明“拆装后保,后保整喷”,显示保险杠做过维修,整体喷漆。邓某一怒之下将Y公司起诉到法院,请求Y公司退还其25万元购车款,并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购车款的三倍价款进行赔偿。

经销商辩称是售前维修

按照行业惯例,汽车经销商一般会在新车交车前对车辆进行PDI(即售前检测),以保证交付的车无质量问题。但若在此阶段发现车有瑕疵并进行了相应维修,这需要如实告知消费者吗?

一审审理中,Y公司还向法院提供了一份该品牌汽车公司出具的情况说明,力证“清白”。该情况说明显示,Y公司根据厂方要求为该车做了PDI检测,在检测中发现车辆“后保险杠倒车雷达处轻微破损漆面”,Y公司随即对该车进行了售前修复。

一审法院专门向该品牌汽车工作人员核实车辆从生产厂商到最终购买车辆的消费者手中的操作流程,并向其出示了该车的维修记录。该工作人员表示拆装后保险杠、后保险杠整喷有可能是油漆工艺问题,并向法官说明PDI检测是生产的延续,是经销商根据厂商要求在车辆交付前应做的检查。

一审法院根据双方的辩论意见并结合该品牌汽车公司调查核实的情况,认为Y公司关于车辆售前修复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即2016年9月12日的维修记录是为车辆做售前检查(PDI),故无法认定Y公司的销售行为构成欺诈,对邓某的诉请不予支持。

邓某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至上海一中院。

是否刻意隐瞒新车瑕疵

二审庭审中,双方针对Y公司是否向邓某刻意隐瞒新车存在瑕疵、有过维修的真实情况,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邓某称,从整个购车的过程看,Y公司恶意隐瞒车辆发生维修的事实。现在整个后保险杠整体喷漆,漆面与整个车身明显不一致,出现皱褶、泛黄,已经不是Y公司所说的“轻微瑕疵”;并且,如果出现新车后保险杠做过维修,整体喷漆,应主动告知消费者,但Y公司利用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明知车辆交付前已有维修记录却故意隐瞒,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构成消费欺诈。

Y公司称,双方签订的《订单》中第4条明确注明“卖方将车辆交予买方前,已根据厂方要求为该车辆做了交车前PDI检测,并根据PDI检测结果进行车辆检修、调校,确保该车辆符合厂方新车交付标准”,该订单邓某已经确认签字。另外,该车经生产厂商检验合格后出厂,已取得《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等随车文件,并无重大质量问题。

关于PDI维修记录是否该向消费者披露,Y公司称,经销商不会主动向客户出示维修记录,客户在所有4S店都可以查到维修记录。因此,Y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并不存在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欺诈行为。

二审判决“退一赔三”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

Y公司是否隐瞒系争车辆未交付即被维修或使用的事实;

是否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

是否须承担退款、三倍价款惩罚性赔偿的责任。

二审法院认为,车辆后保险杠外观瑕疵予以“拆装后保、后保整喷”的维修,超出了车辆售前正常维护和PDI质量检测的范围,Y公司应负有告知义务,其未履行告知义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使其陷入错误认识,属于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构成消费欺诈。故邓某提出要求Y公司退还购车款并三倍赔偿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应予支持。上海一中院遂改判:解除双方销售合同,经销商按退一赔三规定,返还购车款25万元并赔偿购买方75万元。

法官说法

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

适用惩罚性赔偿

围绕本案争议焦点以及判决结果,二审主审法官从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1、新车售前检测、维修是否需要主动告知消费者?

2、消费欺诈如何认定?订立合同时,概括性的格式条款效力如何判断?

欺诈可以是积极作为,告知虚假情况,也可以是单纯的不作为(沉默),隐瞒真实情况。欺诈行为包括负有告知义务时的不作为。本案中,Y公司违反告知义务,侵害消费者知情权,进一步侵害消费者选择权,使其陷入错误认识,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不能充分体现其自由意志的,构成欺诈。

Y公司与邓某订立《订单》时对PDI检测进行了概括性的格式告知,但Y公司并未采取合理、显著的方式提请邓某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或按照邓某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该条款实际上排除了邓某作为消费者的重要权利,即知情权、选择权。因此,该条款属于无效条款。

3、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法律依据何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从立法目的看,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惩罚性赔偿制度设立的目的就是不仅要使受害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得到赔偿和填补,还要让经营者对其欺诈经营行为承担更大的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而对其产生惩罚作用,并威慑其他经营者,防止类似或更为严重的商业欺诈行为的发生。

此外,惩罚性赔偿具有长远的社会意义:一是引导社会预期,让经营者预见欺诈行为所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实施在开展经营活动时恪守诚信、守法经营,防止类似欺诈行为的发生;二是促进行业规则的树立,使流程更加规范,程序更加透明,促进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三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司法观察

制定交付规则明确义务边界

上海一中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本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对经销商的欺诈行为作出了判决。同时,该院考虑到此类争议的发生与目前汽车行业对于新车PDI检测没有统一的规则有关,就完善新车PDI检测行业规则、明确告知范围、督促经营者诚信经营、净化市场环境,分别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发出了司法建议。

建议制定汽车交付规则,明确告知义务边界。鉴于现行法律法规并未对汽车交易中经营者的告知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建议协会能够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交付规则,规范汽车交易流程,明确经营者的告知义务。经营者在履行告知义务时,应当充分考虑一般消费者的正常理解能力以及消费心理,对如PDI检测维修等可能影响消费者选择权行使的事项,应当以明示的方式进行特别说明并对有关情况作详细解释,以避免消费者陷于错误认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选择权。

建议加强行业督促管理,提高企业生产质量。行业协会应发挥自身行业自治上的优势,积极与生产企业沟通协调,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标准的控制,以市场需求倒逼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从源头上减少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的发生。

建议开展行业诚信教育,规范汽车消费市场。行业协会应站在推动汽车销售行业健康发展的高度,积极制定并实施行业自律公约,把诚实信用放在首要位置,规范会员单位在销售过程中的行为。对违反诚信原则、损害行业整体形象的会员单位,采取必要的行业自律措施。制定完善行业内争议处理的规则和程序,积极就汽车销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所产生的争议事项进行调解。

此外,法院还提醒广大汽车生产厂商和经销商,汽车关乎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务必恪守诚信,严把质量关,一旦涉嫌欺诈,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专家点评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金可可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段匡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惩罚性赔偿有其政策考量,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挑剔的消费者,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高汽车质量,净化汽车消费市场环境。

THE END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详解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退一赔三详解_ 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_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全体公民消费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双十...http://zz.ychedu.com/ZZJA/BNJJA/598854.html
1.消费者权益法退一赔三的规定是怎样的导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退一赔三的规定是,如果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除了应该退回消费者之前支付的价款之外,还应该按照支付价款的三倍支付赔偿金,如果增加三倍的赔偿金不够500元,最低按500元赔偿。 消费者权益法退一赔三的规定是怎样的 ...https://www.64365.com/zs/1420066.aspx
2.消费者受欺诈该如何维权,能否“退一赔三”?本案中张女士要求“退一赔三”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的规定,这是法律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而设立的惩罚性赔偿标准。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2/id/7727492.shtml
3.罚款!赔偿!湖里发布一批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湖里区政府厦门网在大型建材商场购买装修建材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下单时注意阅读合同条款,如有特殊要求要通过手写备注的方式明确约定,注意核对合同签字盖章的主体身份;二是不要随意向合同相对方以外的主体付款,对于要求扫码付款或向工作人员个人转账的要特别谨慎,避免发生纠纷时出现合同主体争议;三是注意大型商场中的消费提示,若消费者交易...https://huli.xmnn.cn/jdgz/202403/t20240318_5590021.htm
4.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新消法退一赔三详解以上两项事实,具备一项者,即为欺诈,直接导致消费者丧对 经营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错误认识,并导致消费者作出错误抉择。在此情况下,消费者便可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1款之规定,主张“退一赔三”。 投保人所主张的已付保费三倍数额(130余万元)的赔偿,即源于以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原理、逻辑、法律,以及结...https://www.fljg.com/baike/43579.html
5.消费者退一赔三法律条款规定法律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指出,当商家实施欺诈时,消费者可退款并获取三倍赔偿。赔偿金额低于500元,最高亦至少为500元。商家如已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向消费者提供并造成伤害,消费者有权要求其赔偿损失。此外,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且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特殊规定范围内,应当依循...https://v.66law.cn/wenda/3166857.aspx
6....7天无理由退货被罚1千元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度消费...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3/16/content_6700453.htm
7.消费者如何主张退一赔十退一赔三“退一赔三”适用于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即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购物。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https://www.chunxianglawyer.cn/article-item-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