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常问的20个问题及回答技巧HR常问的一些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胜任岗位的能力,往往因为在回答HR的问题过程中掉入

忌讳:背诵的形式自我介绍、说的过多又没有重点。

技巧:突出专业度或强调与职位的匹配程度,保持平常心,不要表现出紧张

考察要素:工作态度、岗位匹配度(某些岗位强度确实大)、个人能力

忌讳:无脑表示愿意或拒绝加班

回答案例:

其次但我并不喜欢无意义的加班或为了表现自己工作努力而特意加班。我更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减少无效的加班时长或有计划地安排加班。

**(此时可顺势反问)**你们的加班严重到什么程度?通过都是为了什么加班?加班有补偿吗?根据这三个问题摸清公司套路,再决定是否要在这个公司就职。

考察要素:是否了解行情、是否有底气、心理素质

忌讳:直接暴露自己的期望薪资揭露底牌(陷入被动)

首先,我想先了解一下贵司的薪酬体系和福利待遇。

(等HR回复后,以对行情和自身的了解,根据与面试官的交流过程进行评估,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自己的薪资。但是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底线。聊薪资一定要有底气,就算没有录用也没有关系,不慌才能够为自己谋取到好待遇)

职业规划的三个要素:个人内在要素、商业价值要素、外在环境要素。即: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支持我做什么

考察要素:自我认知、职业岗位了解程度、反应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工作的稳定性(能在这儿踏实干几年)、上进心、目标感和自我驱动力

问你职业规划,根本不是问你的理想和梦想,而是问你,假设你得到这个岗位,你会怎么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工作

回答技巧:既能看到你的事业心,又能看到你平和的心态。

回答案例:

感谢您提问。我的兴趣是XXX,优势是XXX,因此我选择了XXX行业/职业,这是一个可以将我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的行业,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我会很用心对待XXX岗位

说到职业规划,近期3到5年,我打算在xxx行业做到xxx,希望可以稳定提升,持续学到更多的知识,后续可以在XXX行业/XXX岗位独当一面,独立负责XXXX事务,解决XXXX问题

远期规划,我会根据环境变化、工作内容变化、以及自身能力的变化进行调整。对于职业规划,我暂时的考虑就是这样。谢谢

忌讳:提问薪资待遇(会让面试官对你过分解读,贴上只在意钱,而不是企业文化)、非常简单粗浅的问题(能搜到的问题就别问了)、让人尴尬的问题(我能通过面试吗?)

常规回答:根据公司的历史讨论产品

进一步回答:根据公司概况讨论个人规划

因为贵司在我印象中是理想的公司,但了解到的信息比较浅显,能否给我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战略?

我本人确实热爱这个职业,我也会不断学习,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业务知识和经验,力求减少差距。如果确实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前提下,我会主动提前找公司沟通说明情况,避免因个人原因给公司带来损失。当然,以我目前掌握的专业技能来说,我觉得我是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

我的初衷是努力工作为公司带来效益,造成经济损失,首要考虑的是设法弥补或恢复经济损失。如果是我的责任,我愿意收到惩罚,如果无力承担时,希望与公司沟通协调去解决问题;如果责任不在我,更不能幸灾乐祸。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工作避免类似的错误

对于企业来说,跳槽能保持企业的活力,引入新的人才;对于员工来说,跳槽能找到更为适合自己的工作。但这是建立在合理跳槽的情况下。频繁跳槽浪费公司的招聘资源,也会让员工失去工作稳定性。

首先以工作为重,去适应配合他们,不影响工作的完成。作为新员工,应当多与同事上司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自己做出调整,快速适应同事和上司之间的配合。增加互动,了解团队中的每个人,利于快速融入团队。

尽量用与工作能力无关、被人理解的理由。

1.合同到期1.高层决策,团队解散等12.对工作的期望与目标何在?希望可以在岗位上稳定提升,持续学到更多的知识,后续可以独当一面,独立负责XXXX事务,解决XXXX问题

工作中的意见分歧是很正常的情况,本质上大家的目的都是更好的完成工作。相互沟通,尊重对方并且认真听取对方意见,也可以放到团队中进行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

如果我被录用了,在入职初,我会优先熟悉公司现有的项目技术架构(产品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知识能力最快进入工作状态;其次,与同事多沟通交流,学习大家的经验进行总结,缩短与同事在工作上的差距,最大的努力成长起来。

如果没有被贵公司录用,首先我对此感到遗憾,因为贵司是我的意向公司,自己也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其次,我接受这个结果,这次机会我没有把握住,说明我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贵司对这个岗位的要求,我也非常希望如果您能给到我一些关于这个岗位、职业方面的建议,我也会在面试后认真复盘总结。

不论结果如何,感谢贵司的面试邀约,也感谢您跟我做的有效交流。

案例:首先利用自己的技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其次多与上司和其他同事沟通,了解团队的每个人,能帮我快速融入团队。多听取建议,总结别人的经验,缩短差距。

技能上得到了提升(学会了什么技能)、阅历上得到了提升、人际关系上得到了提升(学会了怎么沟通等等)。

THE END
1....他们问这个是想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呢?这个问题有什么深意吗?他们...大家好,我是17年的毕业生,现在在找工作。有过一个为期3个月的工作经历。然后我发现我去面试的每一个hr几乎都要问你这个工作是你自己找的,还是朋友介绍的。他们问这个是想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呢?这个问题有什么深意吗?他们能从这个问题得到什么讯息吗?都在问。谢谢~ 20回答 123743阅读 20个回答 匿名用户 四川成都...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ForXZH/147603
2.面试快结束时,HR问我还有什么想问他们的,不应该问()面试快结束时,HR问我还有什么想问他们的,不应该问() A.我多快能转另一个职位? B.你还提供其他职位吗? C.什么时候能涨工资? D.我什么时候可以得到面试结果的回复? 参考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判断题 在无领导...https://m.ppkao.com/tiku/shiti/a17c87393cc24d89a88f436ca0536c1b.html
1.面试官:“你还有什么想问我的吗?”回答技巧+模板此类问题大致分为三种情形:部门负责人面、HR面、高层领导面。 一、部门负责人面 【判断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性格特点是否与岗位匹配度高】 此时,你可以选择问: ① 您认为优秀的XXX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根据面试官的回答可以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一定更准确的判断与了解,有利于明确自己后续的努力方向,避免少走弯路。)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78909013&efid=4_ZxG3gCC-iF1WxSNgNRKQ
2.面试hr岗位会问的问题和答案hr面试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HR最常用的面试问题及答案 : 1、你为什么想离开目前的职务? A.别的同仁认为我是老板前的红人,所以处处排挤我。 B.调薪的结果令我十分失望,完全与我的付出不成正比。 C.老板不愿授权,工作处处受限,绑手绑脚、很难做事。 https://www.dongrv.com/jizhangbaoshui/19829.html
3.50个面试经典问题助你轻松搞定面试官求职者吐槽:这还用问?不就是把岗位职责背一遍吗?你还想知道什么? 面试官观点:招聘广告上写的东西谁都会看,我想知道的,是你之前的经历中有没有类 似的经验。 专家见解:面试官通过求职者对岗位职能的理解和把握来判断求职者对于该工作领 域的熟悉程度,这也是鉴别“求职者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项提问。 https://www.snhrm.com/gxbysmszn/1415144.jhtml
4.面试最后,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千万别问这些问题其次,你的面试官也不一定是管理薪资这一方面的,所以就算你问了也不一定能得到很靠谱的回答。 另外,当你通过了面试后,公司的HR自然会在发offer的时候跟你详谈你的工资待遇情况,等到了那个时候再询问就比较合适了。 最后,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你的薪资待遇是个什么水平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询问打听啊,真的没有必要要在...https://www.douban.com/note/696924495/
5.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面试官观点:“面试是双方相互了解的过程,所以出于礼貌在面试结束询问一下个人方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当然我们也想借此了解个人对自己公司的了解程度及感兴趣程度。” 专家:首先依靠最后一问来挽回面试局面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面试成功,请认真准备面试本身。最后一问只能起到加分的作用,可以在面试官犹豫要不要用你的时...https://ai.njcit.cn/2019/1227/c4849a109406/page.htm
6.面试时一定要问HR的6个问题在面试中,一直都是面试官在向你提问,其实你也可以提问的,别担心因为提问而遭到面试官的反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面试时一定要问HR的6个问题,欢迎阅览。 1、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问清楚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避免之后出现工作内容与职责不符合的情况。比如你应聘的是储备干部却让自己去做销售,这时候在面试一定要...https://www.jy135.com/zhichang/321046.html
7.面试千万不要问的5个问题,看你有没有踩雷!“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这道灵魂拷问,90%会出现在HR准备结束面试前的最后一问,但大多数求职者都有些畏畏缩缩,不知道哪些问题该问,哪些不该问。更有甚者,生怕自己的“多嘴”毁了整个面试。学会提问,远离提问误区,提高面试时的应变能力,有备无患!这个问题看上去可有可无,其实非常关键,是能够考察应聘者本...https://www.pekhr.com/lib/1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