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2年底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3亿人次,截止2023年8月,中国有3800万人停止了养老保险参保,与此同时,4300万人退出了医疗保险。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断缴社保,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放弃国家和社会给予的保障和福利,正在放弃自己的权益和未来。
为什么现在"断缴"社保的人越来越多,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原由?如果年轻人不交社保,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从何而来?
社保
退休老人不靠子女赡养靠社保"救济"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据统计,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了1.9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3.5%,预计在2057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25亿人口,占据中国人口32.9%-37.6%。
人口是经济增长的红利也是社会共担的负债,从总量上看,中国养老保险覆盖大约10亿人,参保率已经超过了90%。
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这些老人进行养老,也从侧面说明了现如今中国很多老龄人口、退休职工都不再依靠子女对其进行赡养,而是通过社保来维持老年生活。
参保率虽高,但是整体储备依然无法满足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带来的超大负荷,2020年,农村养老保险人均领取额不足200元,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差异巨大,相差了大约20倍。
城镇退休人员老有所依,农村养老保险人员似乎正在面临难题,但是随着多种原因的综合存在,中国的退休老人似乎无一例外,都难逃脱"断缴"社保的魔爪。
"断缴"社保的根本原因
退休人员的饭碗似乎端不稳了,越来越越多的年轻人拒绝缴纳社保,导致很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直线下降,这些老人似乎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渐行渐远。
失业率上升
失业、无稳定工作成为年轻人"断缴"社保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迅速发展似乎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这更像是表面现象,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5.2%,这意味着有很多人正在面临失业的难题,养活自己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哪还有"闲钱"去缴纳社保呢。
年轻人就业现状
社保并非强制性缴纳,因此很多人会为了减轻压力选择"断缴"社保,想通过此举为自己增加喘息的机会,减少生活中的压力。
社保价格上涨导致很多人不愿意继续缴纳社保。社保一般情况下一年缴纳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会再次进行变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年缴纳的社保金额都是一成不变的,普通群众办理的社保是由职工上一年度所有工资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
社保价格上涨
通俗一点说就是一旦你的工资上涨,那么缴纳的社保的金额也会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很多人将社保视为一种负担、一种累赘,因此面对社保的涨价,很多人毅然决然选择弃缴社保。
除了上述的两个原因之外,无法在当下获得明显回报也成为了很多人拒绝缴纳社保的重要原因。参加社会保险可以享受国家相应的待遇和服务,生病时有医疗报销,失业时有失业救济,还有退休金,生育津贴等一系列的好处,但是这些依然无法阻止很多群众拒绝缴纳社保。
年轻人选择享受当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很多年轻人都注重享受当下的生活,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之前的"老思想"大相径庭,"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还是好好享受当下更为重要。"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广大年轻人的共识。
年轻人更加注重当下,但是社保却与此种想法背道而驰,一般情况下,社保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了提供退休金,这种常年缴纳但是只有老年才能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显然不具备任何吸引力,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断缴"社保。
断缴社保
小结
年轻人断缴社保极有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老无所养、老无所依,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普通群众应该正确认识社保存在的意义,不为一时的"鼠目寸光"断缴社保,莫要重蹈"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的覆辙,为自己的举动懊恼后悔,政府面对这种现象更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断缴社保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