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李冬。他说:“只要做阳光的事,正能量的事,就是好事。”
骨正筋顺巧手治疗颈腰椎疾病
60岁杨金芝女士,头痛五年,走了一些医院,吃了一些头痛药,当时有所缓解,但不久又复发。
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李冬仔细检查,确认应该是颈椎引起的头痛。“骨正筋顺!”李冬医师当即为杨女士进行正骨,并辅以针灸治疗。一周,杨女士的头痛好了,笑着告诉李冬,“想不到,你这几下还挺厉害的,不吃药不打针,头痛好了!”
42岁唐芬女士,腰痛及怕冷已有3年,即使是春夏季,也穿着棉袄。李冬医师为唐女士检查时,她都要盖着被子。李冬找出了问题:脊椎及腰背肌劳损干扰了皮神经引起的怕冷。采取针灸等中医治疗,唐女士痊愈了。李医师说,“手法正骨,骨正筋顺,针对一些疾病,有意想不到效果。”
在李冬眼里,现代人颈椎、腰椎疾病等比较常见,尤其手机“夺”走的我们一些健康,采取正骨、针灸,并配合小针刀、中药等治疗,对骨伤科疾病,大有裨益。
触类旁通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从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李冬痴情中医。导师、中国中医药促进委员会骨伤分会副会长、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董晓俊评价李冬,“他很是热爱中医药文化,同时喜欢思考钻研!”
在日常输液中,很多人都要找个同伴盯着,担心输完液不知道,最后导致回血。李冬采用一个小浮标装在输液滴斗中,只要药物快完了,利用浮力原理,则浮标可以自动下降堵塞滴斗药口而止液,不就可以避免输液回血吗?
他的发明“一种自动止液且防回血输液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武汉发明创新大赛银奖。“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要用心观察。”李冬说,自己在外面看到小孩脚踩两轮滑板摔倒,受启发后发明了三轮活力板,也拿到了国家专利证书。
李冬还参与主编了《股骨头坏死康复指南》、《膝骨关节炎康复指南》等多本科普书籍。
笑我疯狂拜师学艺喜欢钻研收获颇多
小时候,李冬在老家,看到邻居脚上长疖子,始终没治好,有位老中医给了祖传的敷贴方子。敷贴第三天,邻居的疖子消失了。
“这让我很受启发,原来中医好神奇啊!”李冬报考湖北中医药大学刻苦学习中医。参加工作后,节假日,他都会自费到全国各地拜访名中医。越学习,他越发觉得中医博大精深,比如,针对一些轻度的高血压、糖尿病、胃病等慢性病,采取正确的中医治疗方法(手法、针法、中药),大部分可以根治,“想想看,如果高血压吃一辈子药,那是件痛苦的事。”
有位病人肖林师傅,有胃痛,时常感到不舒服。一个偶然机会认识李冬医师后,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李冬根据脊柱医学原理,采用正骨手法,将肖师傅的胸椎第七、八椎调整下,胃痛马上消失了。看似偶然,实则有科学道理。
李冬说,食物进入口腔后,胃开始分泌胃粘液,首先把胃壁保护起来,然后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如果胸段脊神经(以及交感、副交感神经)由于胸椎错位被挤压,产生功能紊乱,有可能在没有分泌粘液的情况下,先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由于局部胃壁没有保护措施,就被误“消化”了,出现胃痛胃炎胃溃疡。
“有人笑我痴狂,胃病居然在骨伤科可以治,其实我有案例作支撑。”李冬解释,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案例,有一位师傅胃痛,走路时摔了一个“四脚朝天”,爬起来发现,居然胃不痛了;还有的人患肾结石疼痛难忍做彩超,也是不小心从床上摔下来,爬起来感到肾绞痛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