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三)——曾志威

人物专访(三)——曾志威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714

受祖父影响走上中医路,师从名家秉持仁心仁术获称赞

曾志威出生在梅州的一个小乡村,从记事起,曾志威就受祖父影响,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每次看到祖父通过看经典医书自学中医,家人感冒头痛、脾胃病等不舒服,祖父就自己开方摘草药给家人服用,曾志威觉得祖父很了不起。曾志威孩童时还常跟随祖父到山间田头采摘中草药,这些就像自己求学中医的“早教课程”,他从小就觉得中医是非常神奇的。

高考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曾志威毅然报考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因为受中医包容理念的影响,他觉得中西医可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选专业时就选了中西医临床医学。

让曾志威特别发愤图强并坚定走中医之路的是大二时的经历。那时,父亲得了肺癌,在进行了放化疗后,虽然恶性肿瘤得到控制,但咳嗽咳痰的症状仍然明显。曾志威于是带父亲到学校找中医科教授诊治,然而一个月药需几千元,父亲觉得很心疼,不想再看了。为了给父亲治病,曾志威研究教授的方子,再自己查医书药书等多方学习,给父亲配了独特的方子。这不仅省了很多钱,父亲吃了后,咳嗽咳痰的症状竟慢慢消失了。

曾志威更坚定了自己学中医的信念。那年开始,他勤学苦练医术,每年都拿奖学金,并以优秀成绩毕业。2013年毕业时,他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由于表现突出,顺利被惠州市中医医院录用。

从此,曾志威治病救人之路正式开启。他师承广东省名中医刘英杰、陈洪,并系统学习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吴雄志教授开创的太湖大学中医课程。老师们言传身教的医者仁心引领着他,他越发懂得临床和学术相辅相成、医术与医德不可或缺。

他潜心钻研,刻苦实践,成长为一名被众人称道的好医生,在急诊科值班出诊时,经常看到患者在门口排长龙等候,夸他的中药很管用,同事也说他的中医造诣深。

曾志威常说,“由医入道,中医精神就是服务他人,治病救人乃医者天职。”

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在全国打响。作为一名医生,曾志威总想奔赴前线。2月11日,在家休息的曾志威突然被叫去医院帮一位医生顶班,原来,该医生参加了惠州支援湖北医疗队,已经奔赴湖北抗疫前线。湖北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曾志威受触动了:“这么危险的地方,如果换我,敢去吗?”最开始曾志威有瞬间的犹豫,然而越想心里有个声音就越坚定:“我要去!”当晚下班回家,他就跟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是党员,更应该冲在前面。”妻子尽管很担心,但还是表示支持。

第二天,曾志威就报了名。2月14日早上8时,曾志威正式接到出征湖北的通知。得知入选了,他很兴奋,妻子却笑中含泪,反复叮嘱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曾志威有两个女儿,大的4岁小的才4个月,父母也已年迈,他确实有点不放心家里,但是他说:“没有国家哪有小家呢?”

出征前,医院领导找到他,让他担任医院此次赴湖北医疗队的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作为惠州市中医医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代表发言时,曾志威说:“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作为中医人,抗击疫情更是责无旁贷,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如今我们只是换了个地方去工作,请组织放心,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平安凯旋!”

在车上,曾志威和同伴们才知道,他们要奔赴的是湖北省疫情最严重的武汉,顿时,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当晚抵达安排好住宿和物资后,已是凌晨3点。第二天一大早,曾志威和队员们就赶紧起来培训。每天等广东医疗队的培训结束后,曾志威还带着队员们继续在酒店里练习,尤其是穿脱防护服,曾志威特意跟队员们在酒店坚持穿3个小时。

如何不负重托,发挥惠州中医特色优势助力抗疫,是曾志威时刻思考的问题。他们要进入的是武汉市汉江区方舱医院。然而在第一次参加广东医疗队的会议时,曾志威就受到了“当头一棒”。开会时,他提出的成立中医专家小组的建议被否定,理由是:在方舱,没有中药可以吃。曾志威随即提出:“不能吃中药,那总能给患者把脉看舌头吧?”马上又被否定了,理由是:“不建议近距离接触确诊患者。”对于开展艾灸、针灸、沐足等治疗的提议,也一一被否定。

在等待进入方舱医院的日子里,曾志威和战友不敢丝毫懈怠,不分白天和黑夜地训练。曾志威每天都没有停止过思索:如何在条件有限的方舱医院里发挥中医特色,如何利用中医药帮助患者更快痊愈……曾志威脸上洋溢着跃跃欲试的兴奋,随时准备进舱。

2月24日凌晨2点,曾志威正式进入武汉方舱医院上岗。他迎来的第一位患者是留观的确诊患者,他的任务,是在上午转院前稳定好这位患者的病情。

入舱厚重的防护服,比平时训练来得更加严实,口鼻两重防护,加上硕大的眼罩压着鼻根,曾志威顿时感觉呼吸遇到明显的阻力。顾不得这些,他一入舱就直奔主题了解患者的情况。这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是40多岁的女士,其时正坐在床上边吸氧边喘着气。血氧监测仪显示,她的血氧饱和度91%,心率达到125次/分,这是有明显的缺氧现象,心率也跳得异常快。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好这位患者病情成了曾志威进方舱后的第一个考题。

患者看见曾志威,指着胸口急促着说:“胸闷,憋气!”与患者简单交流后,曾志威根据她的情况,教给她揉按膻中穴的方法。这个穴位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是胸闷胸痛的常用穴。不到五分钟,患者高兴地表示自己的胸口不闷了。然而半小时后,患者刚上了厕所回来,喘气又加重了。观察到患者的心跳比之前还快,曾志威示意她这次用拇指点按膻中穴,加强刺激量,5分钟后患者胸闷再次缓解,并且可以平躺了。他再让患者按压内关穴,此穴有宁心安神止呕等作用。

半小时后,等曾志威再返回查看时,患者已经入睡,时针指向凌晨3点。

没想到凌晨五点,护士再次来找曾志威:“那位女士又去上厕所,刚蹲几下就喘得厉害,她说一定要见你这个中医!”曾志威想起自己的急诊经验:银针刺“定喘穴”治疗喘促效果会更好。偏偏此时手边没有银针,这时他看见了桌上放着的弹簧笔,急中生智:没有针那就用笔筒替代!他拿起笔到抢救室,此时患者明显处于气管痉挛状态,血氧很不稳定,曾志威立刻用笔筒按压其定喘穴,大约两分钟,气促明显缓解,再先后取穴肺腧、内关等穴位按压,患者血氧逐渐上升至98%,心率也下降至105次/分。看到这明显的变化,一旁的护士也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患者感慨说:“我这病还是得中医来治。”曾志威笑着回答:“中医确实有它独特之处,我们山高路远飞来武汉就是想用中医帮助你们!”就这样直到早晨8点交班,患者的情况都比较稳定,等待转院进一步治疗。

由于方舱医院内收治的都是轻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外还尤为适合结合适当的活动,来增强肌体的免疫能力。曾志威于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接受能力,决定指导大家练习五禽戏。

“五禽戏是属于中医的导引术,对全身气血的激活、筋膜肌肉的舒展和呼吸的调节很有帮助。”曾志威说,在查阅了许多研究八段锦、五禽戏和太极拳等的论文资料后,他发现了不少关于五禽戏可以帮助肺功能恢复的研究。

“这可以支持我们最初的想法,而且五禽戏耗氧量低,不容易引起病人缺氧而加重肺部负担。”找到理论依据后,曾志威大为振奋,立即向医疗队和指挥部报告。

从2月29日起,他领头对广东省第16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00多名队员开展培训,迅速在患者中推广开来。随着患者参与热情的提高,每次练习的人数均在60人左右。方舱内掀起了一场古典运动健身风潮。

慢慢地,通过打五禽戏,很多患者原有的对环境的抵触,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和担心等,都消失了,患者们一改原来心情郁闷的状态,有了笑容,跟医护人员的关系也融洽了,变得更乐于配合治疗,有时还主动跟医护人员合影,病情也慢慢好起来。

“这个操做得很好,很舒畅。以后出院了,我也会继续做,锻炼身体。”武汉方舱医院里一位患者说。

实现中医应用“三个全覆盖”,给患者带来身心“重生”

应用中医药手段帮助方舱内患者康复,曾志威实现了中医的三个全覆盖:中药和适宜技术的全覆盖、患者和队员的全覆盖、治已病和治未病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医药在各方面的参与,在武汉留下了深深的惠州中医印记。

曾志威坚信,中医除了在方药治疗病毒上大放异彩,在对症处理方面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特别是在条件有限的地方,更能发挥中医简便灵活的优势。中医适宜技术的引进,不仅有助于击退病毒,也能改善患者在舱内的生活质量、睡眠和心理状态。另外,在中医的天人相应观指导下的调养方法,对于患者的身心调整也有很大裨益。

曾志威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清肺排毒汤”为基础方,开展中药治疗,实现了中药参与率100%,疗效显著。在前线中医药资源匮乏、中医团队人数薄弱、医疗操作受限制等不利条件下,曾志威结合方舱实际情况,拟定了《广东省第16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医治未病方案(队员版)》和《惠州市中医医院支援湖北方舱医疗队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简易版)》,提出在方舱内推广五禽戏、经络拍打、穴位揉按、五行音乐、春季养生指导等中医适宜技术,在得到医疗组初步认可后,进一步制定出《广东第十六批援鄂方舱医疗队中医适宜技术可行性方案》,方案得到方舱专家组的论证和同意,并要求在舱内大力推广。

经过曾志威和队友们付诸实施,截止3月8日,中医适宜技术各项目参与共834人次,参与率99%,深受舱内患者喜爱,在舱内刮起浓厚的中医风潮,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焦虑情绪,不少患者赞不绝口。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防流感茶、中药香囊、姜粉内服或沐足、艾灸贴等项目,充分拓展了中医特色项目内涵。

与此同时,他们还将针对在方舱医院内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效果论证,用表格做成量化呈现数据的对比,从肺病症状、胸闷头晕等躯体症状、情绪和睡眠质量4个方面评估这些中医适宜技术的疗效。

惠州中医曾志威,在武汉抗疫前线,以独特的中医药优势,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的“重生”。

THE END
1....并公开诊治药方张胜兵,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张胜兵中医科诊所执业医...2019年“一带一路”中美俄国际中医药高端大会授予“国际优秀中医讲师”称号,获得“国际最具影响力中医奖”(全球唯一一个获得此奖的八零后中医)。 大家好! 我是张胜兵。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武汉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报告,给大家讲解一下我的心得体会。https://xueqiu.com/7075864342/142027052
2.武汉大学王牌专业最好的热门专业排名一览表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口腔医学(五加三一体化。);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备注:本博融通,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这是根据武汉大学各专业2022年在四川省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排名得出的结论,也可以称得上是武汉大学在四川理科最热门、最难考上的...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vD31aF0923jH90.html
3.董晓俊医生预约挂号武汉市中医医院(汉口院区)名医堂董晓俊董晓俊,男,1963年出生湖北武汉,正高二级专家,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骨伤科学术带头人。湖北省中医名师,武汉市中医名师,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武汉地区(国家级)专科诊疗中心--中医骨伤科诊疗中心项目负责人;创建我院骨生物...https://www.jkzl.com/doctor/hb/112E6D95E6D34E59B6F903415A985F68.shtml
4.武汉真的有厉害的中医!已经第三次来了第一次来走路都费劲,上楼梯都很艰难,第二次做完后走路轻松很多,上楼梯也比之前轻便,还可以逛街,今天来了之后,做了针灸和按摩,做了之后,腰可以弯了,走路可以走的很轻松。李医生技术这么很不错,按摩手法娴熟。下次再来看看 武汉仁安医院中医馆·三伏贴 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9049253?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武汉看中医哪家医院最厉害真实医生回答武汉看中医哪家医院最厉害(男,47岁) 陈佳医生 你好!可以去湖北省中医院。 患者 同济协和不行吗 患者 还有一家武汉中医院 患者 还有几家3甲的中医院 患者 哪家最好。专家最权威 陈佳医生 都可以的。同济协和相对名气较大。 患者 我就说中医这方面哪家最好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6h2P989Y4h6MSUoSIgL33w/
2.武汉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谁更厉害?附差距对比谁更厉害?附差距对比 武汉大学是位于湖北的综合类本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是位于天津市的医药类本科。下文将为2024年高考生对比武汉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各方面的实力,帮助大家了解哪所学校更好! 一、武汉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附排名对比 从大学排名的角度对比,武汉大学要比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好一些。https://www.gk100.com/read_376294035.htm
3.武汉厉害的民间老中医石汤17011604986》武汉有没有什么著名的中医啊? 漆闹5088……》 利济路的武汉第一医院,那里有专门的中医部,针灸.火罐,中药等都是很厉害的. 另外湖北中医学院,在螃蟹甲,有附属医院的,就叫湖北中医院. 石汤17011604986》武汉哪有好中医医生? 漆闹5088……》 看样子 楼主是想找个民间的中医师.你可以去试试 在武...https://www.da-quan.net/ti/%E6%AD%A6%E6%B1%89%E5%8E%89%E5%AE%B3%E7%9A%84%E6%B0%91%E9%97%B4%E8%80%81%E4%B8%AD%E5%8C%BB.html
4.动态要闻中国中医科学院日前,记者专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 组建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 大年初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的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赶赴武汉,支援当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黄璐琦院士领队,开赴...https://www.cacms.ac.cn/news_dynamic/p/178.html
5.武汉中医院蔡根兴医生评价怎么样直到2009年的12月,我来到中医院找到蔡教授,他老人家非常的和蔼,一听说我儿子的情况就安慰我说要我不要担心,坚持看中医,一定可以把儿子调养好,我把曾经就医的情况都给蔡教授说了一下,他发现我也看过一段时间中医但是吃了21付中药后就放弃了,便问我是什么原因,我告诉他,儿子当时吃了中药后吐得厉害,拉肚子也很...https://m.iask.sina.com.cn/b/iQPJNVOEKKs9.html
6.?武汉“非典型”抗疫故事:个体医生承包病区“纯中医治疗”风波记“这不是一次冒险实验,而是一次让有能力的体制外中医接触到真实病例的机会。”在武汉亲历了这场民间行动的李中正说。 2月13日莫仁云离开诊所奔赴武汉时留下的背影。 莫仁云供图 归来以后 从武汉回来后,郑安家发现自己最大变化是开药方时敢于“下猛药”了。 https://www.shobserver.com/zaker/html/24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