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预定利率从3.5%调到3.0%,表现最直接的就是保费上涨了,先不管市场反应如何,对于寿险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客户对产品的预期下降了,购买保险的动力本就不足,这么分析,好像确实不乐观。
实际上,从1999年6月到2013年8月这14年间,我们国家人身险的预定利率仅有2.5%。所以今天预定利率下调到3%,并不是历史最低点。考虑到投资市场的现状,未来继续下沉的可能性很高。那么作为保险从业者,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对于这件事,我是这么想的,希望能给到更多保险从业者一些新的思路。
一、回归保障
所以,我想3.0时代,首先就是要回归保障属性。随着外部大环境的调整,我们不能一直活在利率编织的大网之下,从而改变了我们从业的初心。
二、是家庭财务安全规划导向
很多人都把经纪人当成搜索产品、对比条款和对比产品性价比的角色。但实际上,这并非我们的核心价值,为客户做家庭财务安全规划,才是一个保险经纪人作为顾问的核心价值。通过梳理客户的主动收入、被动收入,收入固定支出、变动支出,再结合客户家庭成员的年龄、所处的人生阶段,找出一个家庭的财务风险点在哪儿,财务风险缺口有多大。然后再匹配市场上最符合需求的保险产品,转嫁财务风险。
当我们回归家庭财务安全规划导向,给客户做更有价值的财务保全与财务安全保障方案的时候,我们自然可以规避掉3.0时代,甚至预定利率继续下调带给我们的冲击。毕竟,当我们不断的给客户灌输对比产品,寻找高性价比的保险配置思路。那么未来一旦预定利率下调了,客户对于产品的性价比敏感度也就提高了,就会感觉保险是一个非常不划算的金融工具。
而我们没有回归需求导向,不要让客户天天盯着所谓的高性价比的产品,而是把眼睛放在自身实际的家庭财务风险和风险缺口上,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到有价值。
三、纠偏客户配置保险的底层逻辑
说实在的,之前很多的保险从业者都是以赚快钱,做短线的方式在做保险。尤其是一些热衷于做保险产品评测、产品对比、产品推荐的从业人员,总给消费者一种错觉,好像只要对比产品,就能做好家庭财务安全规划了。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对于普通家庭,保险配置的底层逻辑有这么几个原则:
1、购买顺序:建议先配齐基础保障,然后再考虑储蓄;
基础保障一般包括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它们就是给我们家庭财富蓄水池的缺口打的补丁,一旦出现漏洞,可以及时填补,防止财富流失,从而保障我们的财富不受影响。尽管每一险种都同等重要,但配置也要区分先后顺序。
2、优先考虑防范重点风险:优先转移重大风险,对于不同情况、不同财富量级的家庭,重大风险不尽相同,防范的重点也不会相同。
比如,普通家庭的重大风险多是重大疾病和意外带来的财务损失;企业主群体的重大风险则是现金流不足或家企资产混同,从而导致公司的有限责任变成家庭的无限责任;而高净值人群的重大风险则隐藏在财富的分配与传承中,财富应当成为留给亲人的礼物与祝福,不应成为亲人反目的枷锁与束缚。
4、最重要得一点:量入为出,不要让保费成为生活的负担,保险配置很难一步到位,随着家庭结构、财富积累、人生阶段的变化,风险也在变化,配置保险是个动态的过程,每个阶段做到符合当前情况的保障即可。
因为财富管理,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提前规划,当风险来临时可以从容应对!
只有当客户真正搞清楚保险配置的底层逻辑后,才能明白,保险的真正意义所在,对于我们从业人员来说,也才真正找到了我们存在的价值意义。
这样不管是3.0还是以后的2.0、1.0,对我们来说都不构成威胁,它只是我们用来处理客户风险和财务安全规划的工具,只要这个属性没变,保险就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们只要坚持初心,展业的信心就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