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加速智能化,车险为何还千人一面?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蒋昭昆

责任编辑:谢艳霞

2023年开年仅两个月余,新能源车价格战烈火很快蔓延到燃油车市场:特斯拉今年以来连续五次的降价猛药有效刺激了销售终端,国内新能源车纷纷跟进。更令市场侧目的是,东风汽车“自杀式”全系大降价,宝马和奥迪等传统燃油车迅即跟风以去库存,以轻装加速转型新能源车赛道。

价格战的背后是新能源车正加速成为主赛道。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2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30.6%,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在赛道愈加拥挤之时,智能化成为新能源车企下半场拼尽全力竞争的焦点。

国内的新能源车险为何价高而“凑合”?国外有量身定制的新能源车险吗?它有何特别之处?

车险占财产险大半壁江山,是绝对的支柱。对于新能源车险,财产险公司当然不会忽视。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费规模达350亿元,同比增长56%。新能源车险成为增长新势力。

国内新能源车险随市场需求而生,并受益于政策扶持。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下称“专属条款”),这是国内第一个新能源车专属条款。与此同时,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并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不仅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定的补贴,以降低新能源汽车保险的成本。

《专属条款》落地已一年余,各财险公司纷纷推出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附加险较为丰富,包括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智能辅助驾驶软件损失补偿险和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等。

财产险公司所言问题无法改进?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车聚焦竞争智能化,“专属条款”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越发有“凑合”之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新能源车险理应千人千面定价与服务。

“专属条款”是否可以升级为“专属保险”进而演进为定制车险?

UBI(UsageBasedInsurance,即按需付费型保险)车险为新能源车险指明了方向。但拥有庞大的数据是新能源车险定价和服务的核心,财产险公司显然不具优势。主机厂则对于行车数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两者如何竞合?

我们从国内外新能源车险的缘起和设计进行对比分析,为国内新能源车险的进化寻求较佳路径。

2021年以前,国内没有针对新能源车制定专属保险条款。新能源车在投保时采用的是与燃油车相同的条款。但投保更贵和理赔更难为新能源车主诟病。

占整车成本50%左右的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和电控,均不在传统车险理赔范围之内。例如,投保后,燃油车若遇到发动机进水等情况时,可以获赔;新能源车的电机则不在传统车险的理赔范围内,不少纠纷由此引发。

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目前保有量相对较低,财产险公司在风险评估和制定保险方案时的数据基础相对薄弱,定价并不精准。

为应对上述挑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21年12月14日发布《专属条款》。新能源车保险将动力电池、电动机和电控系统等部件损失纳入保障范围,从根本上解决了之前车险条款中不保“三电”的问题。

财险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新能源车的保险产品,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保险方案。例如,一些公司的新能源车险不仅包括车辆本身的保险,还包括充电桩和电池等部件的保险,为车主提供更全面的保障。还有一些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产品中引入了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风险评估和理赔效率。

具体而言,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和大地财险等主要财险公司推出创新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例如,"充电桩设施损失险"可保障充电桩因天灾、人为等原因损坏或者被盗的损失;"电池损失险"则可理赔因电池损坏或损失导致的车辆价值损失或修理费用。

然而,保险更贵了。2021年12月27日,新能源车险正式上线后,有车主发现自己的新能源车险保费暴涨,比如特斯拉ModelY竟然涨了80%。还有车主调侃:“开新能源车省下的油钱,全省给保险公司了。”

随着各大保险公司新能源保险产品不断调整,特斯拉等销量较高的新能源车型的保险价格日趋降低;小众车型的维修成本居高不下,面临保费保持高位的局面。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家用车主全类型各车价单均保费,购置价在10万~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和非新能源汽车保费分别为5429元、4881元;购置价在20万元~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和非新能源汽车保费分别为6821元、6493元。新能源汽车较燃油车出险率高11.7个百分点,赔付率高5.4个百分点,新能源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21%。

影响车险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出险率和零整比。新能源汽车因加速快而电机损耗快、车自燃或涉水,都会造成电池和电机等核心部件受损,维修价格不菲、出现较大故障时基本要直接拆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车载设备电子化集成度高,单次事故零配件和工时费价格一般比传统燃油汽车高。

新能源车险贵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财产险公司对行车数据获取与积累不足,财险公司难以充分计算并根据实际驾驶状况与风险水平进行千人千面的定价。目前的定价逻辑仍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车险的模式。

新冠疫情期间,全球汽车保险行业出现变革。人们居家隔离和出行减少降低了驾驶汽车需求。车险需求随之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车险业的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

UBI通过车联网、OBD(OnBoardDiagnostics,即一种为汽车故障诊断而延伸出来的检测系统)和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采集驾驶者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和行驶环境等信息,根据人、车和路等多维度进行精准定价,提供更多元服务和精准定价的保险产品。

随着车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智能手机在车联网中的融合应用,UBI车险在数据采集层面的障碍已逐渐被克服。此外,在技术层面上,高新技术如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赋予了险企分析海量用户数据,并据此进行差异化风险定价的更精细和完善的能力。UBI车险可以与自动驾驶技术更好地融合,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更高维度发展。

目前,UBI车险已在欧美国家推广,并有一定成熟度,其中在意大利的渗透率最高,已经超过15%,欧洲各国整体渗透率达到了5%。虽然美国的UBI渗透率不及意大利,但其UBI保费规模位列全球第一,超过半数的保险公司提供UBI产品和服务。除欧美国家外,UBI车险在英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全球范围内,UBI保单数量迅速增长,增速达到26%。然而,我国的UBI车险市场尚未发展,急需填补这一空白。1

OBD盒子应用实例。

特斯拉则可以依赖自身闭环生态,通过整车来收集数据。特斯拉车内的传感器可全面收集车主实时驾驶行为,包括碰撞、紧急制动、急转弯、不安全跟车、强制自动驾驶仪脱离等数据。

目前,特斯拉在加州提供本品牌保险,价格具有较强竞争力,可为特斯拉车主提供低于同行业价格20%的保险费率,并逐渐扩展至美国其他州。

特斯拉保险界面展示。

在财险公司努力适应市场之际,快速起步的新能源车险刚需市场也吸引了车企纷纷躬身入局。

自2020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以来,险企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专属条款》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专用保险条款和责任。在这个背景下,新能源车企入局保险业,掌握第一手信息和数据,可以在车险定价和产品服务等方面提供更为精准和具体的方案。

与财险公司合作成为车企进入车险市场的现实选择。获取保险中介牌照,并代理财险公司的产品,几乎成为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必选动作。

2022年8月6日,特斯拉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落地上海,注册资金5000万。

特斯拉海报截图。(特斯拉官微/图)

2018年,小鹏汽车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特斯拉、蔚来和比亚迪也先后成立了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理想汽车则收购了银建保险经纪公司。

传统汽车厂商也纷纷成立或收购保险中介公司,以期实现车险与汽车服务生态的对接和融合。2022年10月,“宝马(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已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核准,并等待银保监会核准批复。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控股、梅赛德斯-奔驰也已设立或收购了保险中介牌照。唯有广汽集团此前发起设立了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但财险公司对于车企入局很有戒心。相比于财险公司,主机厂拥有更多的内部数据,更了解客户和汽车的风险状况,可反向定制专属于本品牌汽车的车险及服务,其在保险费率和理赔服务上将有更大改进空间与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财险公司形成较大压力。中小财险公司竞争优势难存,4S店等兼业代理的利润也将受到较大冲击。

智能化的新能源车市场已在现实中倒逼车险改革提速。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创新式需求?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仍面临以下几个客观条件上的阻碍:

一是目前保费基准由银保监会制定,车险公司的保费定价权仍受到一定限制。2023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车险定价自主权,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确定的[0.65,1.35]扩大到[0.5,1.5]。虽然监管部门逐渐将定价权交到保险公司手中,但车险公司之间的保费水平仍比较接近,有待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车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自动驾驶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但自动驾驶立法以及基础设施等体系化保障尚未配套。由此导致责任主体难以界定,事故赔偿规则缺失,核保核赔难度较大,国内尚无成熟的自动驾驶保险产品。保险法等现存法律法规并没有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问题做详细阐述和规范。尽管有部分企业尝试推出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但并未落地。

针对现状及未来发展,何小鹏也提出建立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产品体系。他建议,一是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纲领性规划;二是鼓励部分地区开展自动驾驶保险创新先行先试;三是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参与保险产品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完善提升新能源车险,既是商业上的客观需求,也是提振消费、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更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只有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保险机构和车企等多方合作,加快探索完善保险保障机制,才能更好支持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姬小童,2021:《UBI在中国车险市场的应用》,载《中国保险》第3期

THE END
1.加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商业保险年金迎发展机遇商业保险新浪财经自商业保险年金概念落地以来,发展商业保险年金便成为热议话题。记者注意到,近日,部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印发专项通知,推动商业保险年金发展,多家保险公司也加大对商业保险年金的宣传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保险年金在提供养老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面临着长久期资产短缺、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等问题,建议通过发展浮动...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0/doc-incwschy2377871.shtml
2.2025六、日本保险业个人代理保险发展经验 第四节、发达国家个人代理保险发展比较 一、发达国家保险业经营模式对比 二、发达国家保险业营销渠道对比 三、发达国家保险业个人代理保险市场对比 四、发达国家保险业个人代理保险发展经验对比 第二章、中国个人代理保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JU0QTR0553BKOF.html
3.3.0%时代即将落幕,多家保险“下架专区”咨询量大增2023年7月底后,普通型人身险开启了3.0%产品定价利率新周期,引发了保险市场的“炒停潮”,多个险种销量大增。当下,“炒停潮”似乎又有闻风而来的趋势。 不过,根据记者走访得知,市场反应均在预期内。 一名互联网保险经纪人向记者表示,近一年来,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调,行业内对保险产品利率下调已经有所准备,有需求...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209270&qtype=0
1.五高管分走友邦1.7亿元薪酬;保险中介行业步入3.0时代保险中介行业步入3.0时代逐步向轻资产模式转变 苏汇资管出清利安人寿股权 险资上半年调研263家上市公司 超8成上涨最高涨超5倍 今年以来,险资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密集调研。根据东方财富(300059)Choice梳理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25日收盘,险资(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合计调研了263家上市公司。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19-06-26/197656174.html
2.新型数字化中介平台涌现保险中介行业进入3.0时代6月25日,普华永道联合水滴保险商城发布的《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201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成熟与互联网新技术的涌现,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依托互联网流量和场景的新型数字化中介平台,保险中介行业进入以数字化中介平台为代表的3.0时代。 https://m.cls.cn/detail/359814
3.保险业的3.0时代保险的1.0,2.0,3.0时代分别是本文回顾了中国保险业从1.0时代的起步,到2.0时代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再到3.0时代的精细化发展。在3.0时代,行业注重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专业化,强调家庭风险管理与财富管理服务。同时,疫情下保险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吸引了高素质人才入场。未来,行业将聚焦于吸纳和培养高绩效人才,构建专业团队以服务高净值客户。 https://blog.csdn.net/m0_62014083/article/details/121931738
4.保险投资的未来趋势及机遇保险类理财财经核心提示: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保险投资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投资不仅关乎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营和资产增值,也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保险投资的未来趋势及机遇,以期为保险行业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保险投资的发展历程与...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620.html
5.为保险营销员插上数字化双翼同方全球人寿开启宙斯(ZEUS)3.0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新的时代风口, “十四五”期间,我国的保险产业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变化趋势,同时我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增量市场。受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将加速推进,也倒逼保险从业者们改变现状,不断突围。 保险营销员队伍将如何高质量发展?保险营销员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下进行营销方式的转型与升...https://www.aegonthtf.com/aboutUs/gsxw/mtbd/2278.shtml
6.重疾险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发展2007-2012:行业规范阶段 2007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至此中国大陆所有开展重疾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有了统一的标准。 《规范》规定了25种常见的重症疾病,其中有6种(红色字体部分)是必保疾病。 25种疾病统一定义后,理赔界限分明,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保险公司与消...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13478499&efid=PLa70CXu9c_TVimNAs3AJA
7.3.0时代如何让保险更好卖——让终寿成为客户的首选3.0时代如何让保险更好卖——让终寿成为客户的首选 课程背景: 寿险销售走过三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市场从一张白纸到逐步成熟,从业人员从陌拜扫楼、开荒拓土,到精准客户定位,日益完善的客户经营,保险销售已从“拓荒期”进入到“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阶段,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保险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重疾和...https://www.qingdapeixun.com/home/hejianhua/kecheng-5198.html
8.孙建平详解平安产险3.0时代:打造开放式互联网平台保险资讯“好车主APP3.0版是平安产险3.0时代的核心载体,将沿着‘车保险’、‘车服务’到‘车生活’这条主轴不断进化。未来还将通过这一平台将线下用户迁徙到线上。”孙建平如是说道。 同时,平安产险的互联网车险还将在行业定价因子、传统核保因子基础上,结合已经率先应用于风险筛选的非传统核保因子(信用行为、违章行为、消费...https://www.p5w.net/money/bxzx/201601/t20160112_1323687.htm
9.赵峰:智能化如何重构保险业第三期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保险数据深度融合催生的智能保险,在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正加快改变着保险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复旦大学联合中国保险学会发布的《人工智能保险行业运用路线图》预测,到2025、2030、2036年,人工智能将分别实现25%、50%、75%的运用。 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全面认识智能化对保险行业重构的内涵,纵览...https://hfri.phbs.pku.edu.cn/2020/third_0609/1003.html
10.保险业的“双11”静悄悄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1、3.0%时代的首个“开门红” 2023年上半年,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集中下架,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炒停潮”。 在保险业的集体“狂欢”中,不少保险公司提前完成了2023年的业绩,这也给2024年“开门红”留足了时间。 在董燕看来,储蓄类保险产品仍然是2024年“开门红”的主力。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889628
11.豆包网完成亿元D轮融资,保险业的未来靠SaaS?界面新闻·JMedia以保险公司营销团队为代表的1.0时代;以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为代表的2.0时代;在互联网逻辑下形成的保险公司与传统专业中介公司结合形成的数字化中介平台的3.0时代。 当保险行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之时,保险中介业务的痛点逐渐爆发出来:监管风险、税务负担、业务渠道、人力成本。需求之下,自然有入局者。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22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