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综合改革较好地实现了监管层“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导向,降低了保费支出和手续费率,让广大消费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自2020年9月19日《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实施至今,车险综合改革已走过两周年。
当时,中国银保监会印发《意见》,指出此次车险改革指导意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目标,具体包括: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建立、保障责任优化、产品服务丰富、附加费用合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竞争有序、经营效益提升、车险高质量发展等。短期内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阶段性目标。
车险综改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中谈到制定背景时指出,“我国车险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比较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车险保障需要与车险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据了解,2001年以来,我国车险历经了四次改革。在业内人士看来,2020年的车险综合改革堪称史上最大力度的改革。
“此次车险综改是一次综合而系统的改革。”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分析道,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综合性,既涉及商业险也涉及交强险,既涉及基本服务也涉及附加服务,既涉及传统车险也涉及新型车险,既涉及经营也涉及监管等;在交强险方面,既涉及责任限额也涉及定价机制;在商业险方面,既涉及险种也涉及保险条款和定价机制;进一步理顺了商业车险3个主险及11个附加险,从而形成有机的车险产品保障体系。
谈到改革成效,王绪瑾表示,客观来说,车险市场今年好像还不错。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制的2022年一季度保险市场观察报告,截至今年3月底,消费者车均保费2808元,较改革前降低689元,降幅达20%,约89%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全国车险综合费用率为27.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简言之,车险综合改革推进两年后,基本实现了‘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武峰表示。
今年上半年头部险企保费收入明显回暖
根据《意见》,为更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风险保障需求,发挥车险保障功能作用,交强险和商车险责任限额均有所提高,具体来看,将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将示范产品商业三责险责任限额从5万-500万元档次提升到10万-1000万元档次,并且,将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
“提高责任限额将会使被保险人得到更高的保障,同时,在保险事故和保费一定的条件下,也将增加赔付支出,提高赔付率。”王绪瑾认为。
武峰向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自车险综合改革实行“降价、增保、提质”以来,各类险企都面临着车险保费定价下行的情况下、赔付率攀升的严峻挑战。
这一点可以从各险企车险保费收入变化得以体现。
以车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为例,根据其发布的财报数据,2021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207.55亿元、890.15亿元、446.42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7.8%、-6.9%、-6.9%;2021年全年,3家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552.75亿元、1888.38亿元、917.99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3.9%、-3.7%、-4%。
车险赔付率上升、保费收入下降,致使当年的车险综合成本率也呈现上升态势。
有业内人士透露,2021年,综合改革后第一个完整年度,行业车险综合成本率高达100.96%;而2020年,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8.99%。
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前述3家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288.08亿元、955.02亿元、48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7.3%、7.9%,较2021年上半年和全年的“负增长”明显回暖。
另外,从综合成本率来看,半年报数据显示,人保财险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95.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平安产险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94.4%,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太保产险上半年车险成本率下降2.4个百分点至96.6%。
此外,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数据,今年前8个月,车险保费收入5284亿元,占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比例为51.4%;而去年同期,该比例为52.7%,去年全年,车险保费收入7773亿元,占比为56.8%。
“根据保险业财险市场财务数据,受车险综合改革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车险在业务结构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健康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非车险种在近两年则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占险企保费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成为险企保费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武峰说。
各险企应加快数字化转型
由于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市场竞争压力随之增大。
“原来在车险综改初期,中小险企受制于成本、渠道、客户、产品等要素,面临较大的改革风险,但随着改革的推进,车均保费普遍下降超过20%,这不仅体现在管理成本的控制上,也体现在车险联动、保险科技、行业标准等多个维度,因而中小险企也在普遍受益,特别是深耕地方市场和细分险种的中小险企,差异化的车险服务是未来重要趋势。”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方瑞新向记者分析说。
武峰也表示,在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对车险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险市场稳健、持续、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能更好地支持险企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丰富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战略风险管理是一个较大的难题,险企的获客成本将日益上升。
“各险企应尽快制定并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同时做好风险防范措施,通过数据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最终推动车险业高质量发展。”武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