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大令姐收到一个朋友的抱怨,说:
大令姐,听了你的建议,给自己买了一份意外险。前几天,不小心被车碰到了,去医院治疗后找保险公司报销,保险公司竟然不给赔!
你说这是什么操作???
经过了解,这位朋友发生的意外,的确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也基本符合理赔的标准。但有一项除外,那就是免赔额。
什么意思呢?
就是朋友在医院花的钱没达到保险公司赔付的标准。保险合同规定免赔额是1万元,而朋友治疗只花了5000元,这时候,保险公司是有理由拒赔的。
这里,大令姐要给大家普及一个重要的概念——免赔额,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保险的理赔规则,从而更加顺畅地享受保险带来的好处。
保险免赔额,顾名思义就是指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出现保险事故后所遭受的损失在一定范围内不承担赔付责任的金额。简单来说,就是保险公司不赔的额度。
保险公司设置免赔额,一方面有出于对自己运营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消费者交的保费处在合理区间。
首先,设置免赔额之后,一些小额度的费用就不用赔付了。
如果没有这个门槛,大家随便花个百八十块钱的,都拿到保险公司去索赔,保险公司不仅要抽出人力应对大家的需求,还要掏很多钱进行赔付。
这样下来,保险公司估计要忙死,也要赔个底儿穿。
其次,为什么说对消费者也有好处呢?
如果不设置免赔额,保险公司必定要提高保费,这是我们消费者不愿意看到的。相反,现在设置了免赔额,降低了保费,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有条件投保,从而撬动保险高杠杆,转移风险,享受到保险带来的好处。
举个百万医疗险的例子。
不看保费的话,大家都觉得1万的免赔额有点高?
换个角度来看,同样是1000元的保费,如果设置1万元免赔,则最高享有100万的保额,但是如果不设置免赔额,可能只能享有最高10万的保额。
1-100万与0-10万,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哪个对自己更有利。
免赔额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还有更加细致的分类。
接下来大令姐为大家详细讲解两种常见的免赔额:
1.绝对免赔额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绝对免赔额是指在保险人作出赔偿之前,被保险人要自行承担一部分的损失金额。
前文中,大令姐提到的百万医疗险有一万免赔额,就是绝对免赔额,它要你先自己承担一万的费用,剩下的才由保险来报销。
2.相对免赔额
相对免赔额,是指只有当损失高于合同规定的比例或金额时,保险人将赔偿全部损失,否则将不进行赔付。
例如免赔额为1500元,投保人因事故出险花费600元,那么保险公司是不会进行任何赔付的,投保人要自行承担;只有花费≥1500元,保险公司才会全额赔付,不做任何扣除。
一句话总结就是:
低于免赔额,绝对和相对免赔额都不报;高于免赔额,绝对免赔额只报销超过的部分,相对免赔额全报。
熟悉保险的小伙伴都知道,还有一种是“年免赔额”,这是什么意思呢?
年免赔额,意味着一年中的医疗费用可以累积叠加起来抵扣免赔额。举个栗子辅助大家了解:
假如小张买了一款年免赔额1万的医疗险,保障期是1年,社保或者公费医疗的部分不计入免赔额。
小张第一次因病住院,花了5000元,社保报了3000元,剩下的2000元没达到免赔额标准无法获得理赔,此时小张的免赔额度余额还有10000-2000=8000元;
在同一年内,倒霉的小张又住了一次医院,花了20000元,社保报销10000元,剩下的10000元可以报销10000-8000=2000元,此时免赔额度余额为0。
在这里,大令姐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有的产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在社保或公费医疗险报销部分,不能计入年免赔额。这种产品一定要注意喽,别光看保费便宜就下手。
讲到这里,很多人都会以为,那买免赔额越低的保险,岂不是越好吗?这要分情况来看。
拿医疗险来说,目前市场上的医疗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百万医疗险,保额上百万,免赔额通常为1万;还有一类是小额医疗险,保额大概在1-5万,免赔额只有几百块甚至没有。
相反,由于成年人免疫力强,遇到感冒发烧的小病,吃点药就扛过去了,通常住院都是因为大病,费用较高,这时候可以组合搭配小额医疗险+百万医疗险。
说到这里,大家对免赔额应该有了系统的了解。那么,我们在实际投保的过程中,该怎么选择产品呢?这里大令姐再教大家一招,根据报销顺序,一般是:
社保---0免赔的商业医疗险---1万免赔的百万医疗险。
根据这个顺序,大家就可以对应选择产品了。其中社保是基础,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其次,用商业医疗险进行补充,最好的情况是上述三种保险都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