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以为,买完保险,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享受保障了。
所以在买完之后,就去把买之前不敢做的体检项目一股脑儿全做了。
如果结果没事那还好,如果结果真的检查出了状况,告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说,抱歉,我们把保费退给你吧。
赔偿没要到,其实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期限——等待期。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等待期那些事。
01
一、什么是等待期
等待期,也叫观察期或者免责期。
官方的解释是:
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
一般情况下,等待期是从合同生效的那天起开始计算的。
保险公司之所以会设置等待期,主要是为预防恶意骗保和带病投保。
不同产品的等待期是不同的?
像意外险没有等待期,保单基本都会在第二日0:00生效;
像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除了首次投保有等待期30天左右,续保时一般没有等待期。
假设A先生投保的重疾险等待期是180天,他在第179天的时候,拿到医院的诊断报告,确诊癌症。
虽然只差一天就过等待期,但保险公司并不会赔偿。
所以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尽量等待期越短越好,同时注意避免等待期内体检。
02
二、等待期内出现异常,投保的保险还赔吗?
等待期内出现健康异常,可能只是小毛病,也可能是确诊了某种大病。
那如果是出现这个情况,我们的保险究竟还赔吗?
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险种、不同的保险公司有不一样的规定。
医疗险
医疗险在健康告知方面一向要求严格。
在医疗险的等待期内,身体出现异常或确诊了疾病,这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
例如得了肺炎,不会拿到理赔金,而且肺部问题在以后的所有保障期内再次发生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也不赔。
但是合同仍然有效,等待期后因其他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达到免赔额标准后,仍然可以报销
但有部分医疗险对等待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例如如果在等待期内确诊癌症的话,保险公司不赔,且终止合同。
重疾险
如果在等待期内生病,其实重疾险的影响最大。
一般有下面三种情况:
1、等待期内确诊重疾
等待期内确诊重疾,合同终止,一些保险公司会退还保费,也有某些奇葩保险公司会直接退还现金价值的
2、等待期内确诊了轻症中症
如果在等待期内确诊了合同约定的轻中症的话,一些苛刻的重疾险会按照确诊重疾的方法处理,退费解约。
而一些宽松一点的重疾险,如果是在等待期内患了轻症中症,会除外该部分责任,保单继续有效。
像结节、息肉等,还没到确诊重疾程度,在等待期过后才确诊重疾,这种情况比较复杂。
如果症状跟之后确诊的疾病有关联的话,理赔会麻烦一些;
要是没有关联,那么理赔的概率就比较高。
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的保障非常的简单,只是保障身故。
如果在寿险的等待期内,因疾病而身故的话,那么寿险是不赔的,通常会退还已交保费,同时终止合同;
但如果是意外导致身故,则可以获得理赔;
在等待期内查出什么异常或确诊了什么重疾,对寿险本身的理赔没有任何影响。
意外险
一般的意外险没有等待期,一般投保后的次日零时或者几天后生效,只要是在合同生效后出险,符合条款要求,就能获赔。
03
三、关于等待期,你可能有这些误区!
(1)等待期内不能去医院
如果只做普通的身体检查,我们一般建议过了等待期再去,如果检查出什么异常,那么就会影响理赔了。
但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严重不适,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为了熬过等待期而不去医院。
万一病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岂不是得不偿失了吗?
(2)等待期内健康异常,要补充健康告知
补充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为投保时未如实告知的客户提供的一种补救措施。
如果在投保时已经履行了“如实告知”的原则,即使等待期内发生告知中的一些疾病,也无需向保险公司补充。
如果在等待期内身体出现异常,并不是就一定不能赔,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买保险一定要趁早,不要等到身体出现小毛病时,才想起要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