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等待期又称观察期,是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这段时期称为等待期。
当然,保险等待期只适用于第一个保险年度,对于可续保单来说,续保年度一般没有等待期。但是要留意一个问题,要是超过宽限期(一般为60天)还没有缴费,这份保单就得重新计算等待期。要是过了中止期(一般为宽限期过后两年),就只能重新投保了。
二、等待期出险,保险就白买了吗
假如真的很不幸,在等待期内就出险了,那我们的保单是不是就作废了呢?下面我们分不同险种来看看:
重疾险等待期内出险,保单有影响吗?
在等待期内发生重疾,几乎所有产品都会终止合同并退还保费。但如果是轻症、中症,一般会有三种处理方式:
1、整份合同结束:大多数产品会终止合同,并退还保费。例如康惠保旗舰版、好医保终身重疾等。
2、附加险结束:以慧馨安、瑞盈为例,轻症都是以附加险投保的。如果在等待期发生轻症,只有附加险会失效,主险的重疾还是继续保障的。
3、合同继续:这种情况是最好的,只有等待期内发现的疾病不提供保障,其他几十种疾病继续有效。
这里小编想提醒大家的是,小编不认为这是挑选一款重疾险的核心因素,但我们做到心里有数还是好的。
三、其他险种等待期内出险,保单怎么办?
相对于重疾而言,其他几个险种的处理方式会简单直接一点。
医疗险:等待期内生病无法理赔,但保单还是有效的。等待期后再发生的其他疾病,那就可以理赔。
定期寿险:等待期内因病身故,合同会结束,因为人已经不在了,无法继续保障。
意外险:本来就没有等待期,合同生效后出险,就能拿到理赔金。
重疾的特殊情况
针对重大疾病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那就是等待期内健康出现了异常,由于最终诊断通常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等待,因此可能最终确诊是在等待期后,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会如何处理呢?
而初次确诊,对于被保人是有利的,只要等待期内没有最终确诊,就有可能得到保险公司赔付。
四、等待期,常见的误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有些人对等待期满不在乎,但也有些人会过分紧张,常常就会陷入一些误区。
1、等待期不能去医院?
由于等待期内患病不赔,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买完保险等待期内不要体检,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尽量在等待期后再进行。
另一方面,有人买完保险后,明明身体不舒服,却为了撑过等待期,强忍着不去医院。有一说一,小编确实能理解这种想法,但我们要知道,身体健康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千万不要为了一份保险,而耽误了治病的时机。
2、等待期内也要健康告知?
如果在等待期体检发现了身体异常(不在保险保障范围内的疾病),那么要不要向保险公司补充告知呢?
先说结论:不用。
有朋友会担心,如果不告知,将来会不会被保险公司当作拒赔的理由,这里需要区分购买前的如实告知和买保险后的告知,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
我们买保险做到如实告知仅仅是要求在投保的时候,这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而在买完保险后发现的健康异常,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它并不影响保单继续有效,保险公司更不会以投保后发现的健康异常来说我们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
五、如何避免等待期患病得不到赔偿
另外选择保险产品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合同内容,注意覆盖的疾病范围、等待期的天数,如果基本相同的价位、保障责任,尽量选择等待期短的,理赔条件宽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