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村干部,又在村庄群里发送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就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前俗称新农合)缴费通知了,没记错的话,这月才过去一半,就已经发了3次了,上月也发了好几次。
催缴的不是明年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而是今年的医疗保险费用,而实际上,该医保费用,在去年12月31日就应该截止了,而今年延长之后再次延长,已经延长到了6月30日。
根据往年的情况,每年9月1日开始缴费,到12月31日截止,如果截止日期过后,再进行缴费的话,就属于断缴了一年,换句话说,第二年住院就不能报销了。
比如2021年9月1日开始缴费2022年的合作医疗保险,在2021年12月31日缴费的人群,2022年都可以享受报销的政策。如果在2022年1月1日缴费,那就等于断缴。再次缴费需要等待一个“等待期”(一般是半年左右),在等待期内住院的话,无法使用新农合报销。
而今年延期后就不一样了,2022年9月1日开始缴费,能享受到2023年的医保政策,正常情况下,应该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缴费完毕才可以。可是,今年延期后,在2023年6月30日之前缴费的人群,依然可以享受到2023年的医保政策,也就是住院可以报销,没有了以前的“等待期”。
再延期之后的3个月后,也就是2023年9月1日,又要开始缴费2024年的合作医疗保险了。
为什么今年会延长到6月30日呢?
原因很清楚,不少朋友也明白,那就是断缴人群增多了。如果是前些年缴费人群比例大的时候,只有一小部分人没有缴费,就不用延长缴费。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到底有没有好处?
答案是肯定的,自从有了新农合之后,为无数个家庭减轻了医疗负担。尤其是随着报销比例的增多,有些人看病,能报销70%-80%。以前都说看病难,而且农村家庭最害怕大病,一旦得了大病,多年的积蓄就要花光。
有了新农合之后,即便有了大病,也不会那么担心了,别看住院花得多,报销以后,可能几十万的病,只花费了几万元就看好了。
这点从每年这么多人愿意缴费上也能看出,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中,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629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数为3543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0866万人,也可以理解为新农合参保人数在10亿人以上。
如今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有不妥的地方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下面说的这3个方面,是很多朋友经常提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人断缴的主要原因。
其一,费用不断上涨。从刚开始每年每人10元,到今年已经涨到了350元,如果一家有6口人,那就是2100元,如果家庭比较大,有10口人,一年费用就达到了3000元,确实存在一定的压力。
其二,所缴费用每年都会清零,不累计。即便一年交了350元,在这一年中,不生病住院的话,就用不到,而到了第二年就没有了。如果能累积就好了,或者是第一年不用,第二年可以享受打折优惠,比如80%,如果第二年还没用,到了第三年只需交60%,这样操作的话,就会好一些。
其三,新农合缴费之后,虽然说住院看病能报销,但是所花费的费用也在上涨。比如,以前可能100-200元就看好了,现在要花1000元,并且很多检查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内。看似报销70%-80%,而实际所花的费用,比以前要多了。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今年新农合为何延长到6月30日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答案。我个人建议,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还是交了好。有句成语叫“以防万一”,就是花钱买个放心。
当然,对于新农合也有建议,费用不要再继续上涨了,如果往后还是一直上涨,可能断缴的人会越来越多。既然是自愿缴费,那就要让群众们满意。